资源互换:促进高职文秘专业校企合作之路径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职文秘专业校企合作无法深入的困境,对高职文秘专业的优势资源和当前校企合作的资源互换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资源互换方式来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资源互换;高职;文秘专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3-0132-02
  
  资源互换是当前促进文秘专业校企深入合作的最佳选择
  如何解决校企合作的“一头热”现状,如何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是当前困扰高职文秘专业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仅有的一些校企合作,也多是企业出于“人情”与“面子”进行的。无论合作层次,还是合作的项目与形式都是较肤浅的、不够丰富的。
  当前,高职文秘专业校企合作无法深入下去,主要是企业主动参与的意愿不强烈。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目前没有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如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些税收优惠等。由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没有相应的回报,所以企业很少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二是文秘专业自身“功夫”不深,不能像工科专业一样为企业提供技术,也不能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供帮助,以逐利为目的企业当然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文秘专业的校企合作要深入下去,只能走资源互换之路,这也是当前促进文秘专业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之所以说是最佳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企业存在的本性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不仅决定了它的价值判断,而且也决定了它的行动标准。所以,当企业决定是否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时,不是考虑校企合作对提高学生能力有多大帮助(他们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而是考虑校企合作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与工作。当企业觉得参与校企合作收获甚微或成本较大、影响正常生产时,它们会选择拒绝。即使有时出于“友情”或者不具备约束力的“指令”而进行校企合作,也多是“交差式”的,很难做到校企深度融合。校方要使校企合作深入,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与需求,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
  企业之所以对能为其提供技术的校企合作热情高,主要是技术能给企业带来垄断地位、能给他们降低成本。文秘专业虽然不像工科专业为企业提供技术,但还是存在大量的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经营成本”的资源。比如广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珠海市泰坦软件公司的合作,主要原因是这家公司看到了扩大其产品——DARMS系列档案管理软件的机会。我院与深圳互动时代有限公司就协同办公方面的深度合作,也是企业看中了学生这批潜在客户。文秘专业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去换取企业的合作机会。
  资源互换是校企合作一条可行之路。从全国来看,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大部分地区的院校合作要么利用教师自身的“人情”,要么就是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来开展。而那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院校,大部分是采用了资源互换的模式。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都是利用自己的硬件资源或者人力技术资源与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当前资源互换模式分析
  从校企合作实效来看,一些工科专业和行业性质较明显的服务性专业(如酒店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研究成功案例,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校企资源互换模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以人才优势获得合作机会就是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生源,企业为学生(准员工)提供实训与实习机会,并随同提供教师支援,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这种模式对学校来说是最好的模式,它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影响以及当前人才市场大体供过于求的现状,实施这种模式的学校不多。
  以技术优势获得合作机会就是借助学校技术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发产品,企业在与学校进行技术合作的同时,也为学校支援师资、共建教学资源、提供实训机会。这种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有较强的技术力量。
  以潜在客户获得合作机会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潜在客户群体。学校可以利用这个资源优势,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如一些财会类专业利用学生这一潜在客户群的优势与某些财务软件公司合作。
  以硬件条件获得合作机会就是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或机器设备,企业将公司设在校园内,并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并提供指导。这种模式,对于教学管理和实训安排来说十分方便,但要求学校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并能提供给企业使用。
  以招标项目获得合作机会学校利用建设项目,在招标书中要求中标的企业在完成项目建设时进行校企合作。
  通过行业行政指令获得合作机会行业主管部门要求下属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这种方式对学院来说成本较低,在管理制度上能得到保证。但这种方式在行业办的职业院校中实施较方便,对于政府主办的职业院校来说,困难较大。
  文秘专业优势资源分析
  由于文秘专业无法给企业提供先进技术,常使得文秘专业的教师在开展校企合作时自信心不够,看不到自身所蕴含的企业所需资源。那么,文秘专业到底有哪些优势资源呢?
  专业教育优势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都十分重视的内部培训,一些大型企业在公司内部都设有培训机构。而一些中小企业也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培训时有时无,不很规范。文秘专业虽然不能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技术,但可以为企业文员提供培训服务。我院文秘专业与深圳世纪天福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就建立在我们为企业提供办公文员礼仪与办公软件操作培训的基础上。由于我们的培训是免费的,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没有增加成本,就能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他们很愿意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人力优势办会能力是文秘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企业的一些大型会议和活动往往是短期性的,他们组织这些会议与活动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临时工,首选对象就是在校大学生。一是在校学生的时间有保证,二是即使要付人工费也较低廉。文秘专业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而言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背景,也更愿意接受相关工作。文秘专业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合作。我院与深圳市服装协会的合作就是基于此。深圳市服装协会每年都要举行服装展,每次展览时我们都派出一些学生为他们提供服务。有了这个基础,我校其他层面的校企合作也得到了深化。
  潜在市场优势文秘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到企业从事文秘工作。他们在工作中要使用一些管理软件,并可能负责公司办公设备和办公材料的采购。根据人们的消费心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选择产品時多是选择自己使用过的或熟悉的产品。所以,文秘专业的学生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客户群。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不可能忽视这个市场。作为校方,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如深圳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珠海市泰坦软件公司的合作,就是泰坦软件公司看中了这个潜在市场。我们与深圳互动时代科技公司的合作基础,一是他们销往企业的协同办公产品企业需有专业人才来管理,二是他们看中了学生这个潜在市场。
  项目建设资源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文秘专业难免要采购一些设备或建设专业实训室。对于文秘专业而言这些项目就是一个优势资源。专业可以借助这些项目来换取企业的合作。如我们与深圳市普度文化传播公司的合作,就是采用项目资源换取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深圳市普度文化传播公司是一家从事专业速录的公司,我们在向这家公司采购速录设备的同时,要求他们培训本专业教师、提供学生实训机会、共同开发速录教材。
  优秀毕业生资源文秘专业作为培养高级文秘人员的专业,其最大的资源是优秀毕业生资源。学校可以在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的同时,得到校企合作的机会,也可利用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校企合作。如我校与一些街道社区的合作,就是他们希望我们在推荐优秀毕业生的同时与之达成进一步校企合作的协议。由于有了稳定的优秀毕业生来源,街道社区他们也乐意与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
  由于文秘专业分属不同性质的职业院校,因此,应充分分析专业的资源优势,并找出企业的“兴趣点”,以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
  文秘专业校企合作资源互换模式的选择
  文秘专业利用自身的资源换取企业哪些方面、哪些层次的合作呢?在选择时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
  坚持互惠平等的原则高职文秘专业在进行资源互换时,要考虑自身资源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益。如果自身的资源能给企业带来大的或长久的利益,可以进行战略性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如果自身的资源只能带给企业较少的利益,作为校方来说,也就不要过多提出校企合作的要求。校企合作只有坚持互惠平等原则,才能赢得企业实质性的合作。
  根据不同资源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不同资源适应的合作模式也不一样。如优秀毕业生资源适合于“订单式培训”的校企合作;人力资源适应共同组织实训教学的合作;专业培训资源适合于课程建设方面、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合作;项目建设资源适合于课程建设和共建实训室方面的合作。文秘专业应根据本地情况,考虑本专业建设需要,针对不同企业需求,选择不同的资源互换模式,并确定不同的合作层次和模式。
  对自身资源要进行合理分配文秘专业在分配资源时应考虑实际需要,不要因为与这家企业合作好就将资源全部给这家企业,因为你提供的资源企业不一定全部感兴趣。如果不根据企业的需要分配自身的资源,就容易造成浪费。
  用于交换的资源应是优化资源用于校企合作的资源应是经过专业优化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资源物有所值。如专业派出的培训教师应是最好的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再如提供给企业临时使用的人力,也应是最好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工作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林亮景,潘琦华.高职文科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2]徐建平.推动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
  [3]杜庆波.以行业协会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2008,(33).
  [4]周世青.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互补性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5]张海峰.治理视域中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3).
  作者简介:
  焦名海(1968—),男,江西遂川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文秘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由于需要从多个单位、多个岗位进行选择而产生困惑。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用于高职毕业生择业的数学模型,可以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一个定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择业;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74-03  问题的提出  职业与每一个社会
摘要:数学实验在高校数学课程改革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数学实验的作用、数学实验课程设置以及数学实验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数学实验;数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72-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实验在高校数学课程改革中日益受到重视。实验不再是物理、化学的专利,数学也可以做
摘要:项目教学应用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将理论教学融入工作过程、职业情境中,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突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反映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有机衔接。本文所述项目教学模式在突出了“五个合一”的同时,强调了市场性原则,即贴近就业市场,寻求与企业、行业衔接,以项目带就业,上岗“零适应期”,使教学模式与就业市场全面对接,不仅推动学生就业与职业岗位的良性互动,而且
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据全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数将近213万人,带动物流、软件、会展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