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场羊疫病的防控措施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羊养殖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为养殖场户带来了理想的效益,但疫病也呈现出高发趋势,不利于羊群健康生长及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在此情形下,规模化羊场如何有效防控疫病成为思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现存问题;其次着重探讨了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防控对策。
  关键词: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现状;对策
   当前,部分规模化羊场在养殖管理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免疫预防不及时、防控措施不完善,极大地增加了羊病发生几率,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现存问题分析
  1.1 免疫预防不合理
   个别羊场在养殖期间,为节省成本,不重视免疫预防工作,仅仅是在发病后才进行紧急免疫,增加了疫病发生几率。与此同时,没有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方案和计划,免疫接种不合理,所使用的疫苗保存不当,易造成失效,依靠经验进行接种,影响免疫效果,导致疫病高发[1]。
  1.2 饲养管理不到位
   在养殖期间,没有配置完善的设施设备,如:消毒设备、饮水设备、投喂设备等。没有制定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喂不定时、不定量,饲料营养不均衡,无法满足羊群生长需求。饲料、饲草发霉变质,饮水污染,均会增加疫病发生几率。圈舍温湿度控制不当,养殖密度过大,圈舍光照通风不佳,是导致疫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1.3 引种不规范
   部分羊场在引种期间,不重视健康检疫,导致引入患病羊、带菌羊,极易导致全群感染发病。引进羊只时不了解当地疫情状况,引种后没有隔离观察,进而导致疫病的发生。
  2 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防控对策探讨
  2.1 坚持严格的检疫制度
   规模化羊场养殖期间,引种是一项必要性工作,这是提升羊场羊只品种品质、增加养殖效益的关键。为避免引入病羊,养殖场要高度重视引种管理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检疫制度,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引种前要进行调查,避免从疫病区、疫病高发区引种。其次,引种过程中要进行健康检疫,从正规羊场引种,并查看其养殖档案,保证健康方可引种。再次,引种后要隔离饲养,在这期间要密切留意羊群健康状况,并做好消毒、驱虫、疫苗补免等各项工作。隔离期满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混合饲养。最后,规模羊场管理人员要定时定期的落实对全群羊的检疫工作,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治疗,重大传染病应及时上报并扑杀无害化处理,避免导致疫病的傳播和扩散,减少损失[2]。
  2.2 加强对羊群的饲料管理
   羊养殖期间,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是促进羊群健康生长的关键。基于此,规模羊场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对羊群的饲料管理工作,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禁止喂食羊群腐烂、发霉的饲料和饲草。要充分结合羊群日龄来进行科学的喂养,满足采食量。首先,要能够结合羊群性别进行分群饲喂,同龄公羊和母羊相比较而言,公羊生长发育更快,需要更多的饲料,为满足采食需求,要适当增加精饲料喂食比例。其次,针对怀孕和处于哺乳期的母羊,应加大营养补充,增加精饲料喂食量,避免出现营养不足等现象影响健康。喂食期间,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精饲料、秸秆、青干草等饲料比例适宜。要严格控制喂食顺序,先喂食粗料、青料,再喂食精料、多汁饲料,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喂食。最后,要合理保存饲料,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等现象被羊群误食导致中毒。强化羊群饲料管理工作,满足羊群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抵抗力,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2.3 定期消毒
   羊养殖前,要认真做好选址工作,将羊场建设于远离交通要道、化工厂房的位置,同时要保证光照通风良好,给排水便利。养殖场管理人员要定时定期的清理圈舍粪污,定期更换垫草,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及时冲刷食槽。对粪污,要进行堆积发酵。要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产生应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消毒程序和计划,定时定期的做好消毒工作,要保证消毒的全面性和彻底性,不留死角。要定期更换消毒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提高消毒效果。要合理使用消毒药物,如:生石灰可用于墙壁、畜栏、地面消毒;氢氧化钠可用于被病毒和细菌污染的厩舍、饲槽和运输车辆消毒;过氧乙酸溶液用于喷洒地面、墙壁和食槽消毒;甲酚皂溶液用于羊舍、用具及排泄物消毒等[3]。
  2.4 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
   规模化羊场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发病率较高。寄生虫病的发生,不仅会阻碍羊群生长发育,同时还会降低畜产品质量及产量,因此定期做好驱虫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养殖场管理人员要明确驱虫工作的重要性,将驱虫工作落实到位。在驱虫过程中,应选用广谱性驱虫药物,保证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要合理控制驱虫时机,一般来说,每年选择在春季和秋季驱虫最佳。要合理选用驱虫方法,如:药浴、喷淋等。要科学使用驱虫药物,针对体外驱虫药物,可选用二嗪农、双甲脒等,首次驱虫后,间隔1周再用药1次。针对体内驱虫,可选用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需要注意的是,驱虫后羊群所排出的粪便,要进行堆肥发酵,有效杀灭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
  2.5 落实免疫接种工作
   规模羊场养殖人员要明确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疫病防控意识,充分结合本地羊病流行状况,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群抗体水平。尤其是要做好对口蹄疫、布病、羊痘、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并开展每月的补充工作。选择在春秋两季接种免疫,同时也要做好对羊炭疽、羔羊腹泻、肺炎疾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要科学选用疫苗,合理控制免疫剂量,提高免疫效果。每次接种工作应记录于养殖档案,并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如发现免疫失效,要及时进行复免,确保羊群健康生长[4]。
  3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羊场疫病高发背景下,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起来。要明确养殖管理问题所在,结合实际情况,强化疫病防控工作,落实检疫、饲养、消毒、驱虫、免疫等方面的工作,提升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水平,降低疫病发生几率,确保羊群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助推规模化羊场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惠瑛,杨亮珍,郭晓红,等.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J].中国畜牧业,2020(7):48-50.
  [2] 刘爱华.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性控制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8(2):15+19.
  [3] 刘可为.规模化舍饲肉羊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构建[J].农业与技术,2019(4):104.
  [4] 李世满.规模化养牛场疫病防治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9):57-58.
其他文献
摘要:牛胃肠炎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发病原因多样,其中的传染性胃肠炎致死率非常高,对牛养殖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本文主要从牛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牛胃肠炎;兽医治疗;效果   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极为关键的工作,直接决定着养殖的效益,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动物疫病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对于牛养殖而言,各疾病的防治
摘要:羊寄生虫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寄生虫虫卵具有强烈的抵抗力,羊群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根除,病情在羊群中长期存在,无形中大大增加防治成本。同时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极易诱发感染其他疾病,给整个羊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增加预防寄生虫病的投入,尤其在寄生虫病流行季节,应选择合理的抗寄生虫药物,对羊群进行定期驱虫,能够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变得挑剔起来,羊养殖开始走进市场经济中,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但是随着羊的数量不断增加,一系列的疾病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现阶段对羊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加强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羊病;诊治误区;防控;方法策略   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中,羊养殖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摘要:随着我国草食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牛养殖产业获得了快速的进步,规模化牛养殖是现阶段牛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牛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牛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阻碍,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在规模化牛养殖中容易导致牛群的患病,给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胃肠道炎症和牛病毒性腹泻是牛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于牛只胃肠道消化功能以及机体健康状况均会带来严重损伤。本文将对规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新型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病牛皮肤会出现大量疙瘩结节、持续高烧等症状,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生长及养殖业良好发展,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综合防治;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也被称为牛结节性皮炎,我国首例病例确诊于伊犁州,属二类动物疫病。牛
摘要:鸡霍乱是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鸡出血性败血症,该病的传染性强,致残致死高。病例中的急性病例占70%,多表现为无症状死亡。鸡霍乱的危害性极大,一旦暴发只能采用灭杀方式进行处理,造成养殖企业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我国鸡霍乱疾病的防治现状,霍乱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为养鸡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鸡霍乱;致病机制;防治措施   我国的鸡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每年的禽蛋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摘要:羊小反刍兽疫是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以体温升高、肺炎、口腔糜烂、腹泻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威胁羊养殖业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自此疫情出现以来,对世界范围内的养羊业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六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有效防控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症
摘要:鸡痘病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头面部等无毛或少毛部位、咽喉口腔等出现水泡,破溃后结痂等。鸡痘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由于病症典型,较易做出诊断。该病病死率较高,为肉鸡和蛋鸡养殖户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为疫苗接种,其接种方式简便且保护效率高。另外,养殖环境的洁净也是预防鸡痘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鸡痘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做了详细阐述。  
摘要:近日在牧场走访中发现犊牛出现腹泻带血,通过现场临床症状诊断,结合实验检测结果确诊为犊牛球虫病,从趋势上分析犊牛球虫病已呈现普遍性发展。本文就防控犊牛球虫病提出几点建议,帮助牧场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犊牛;球虫病;防控   球虫病是犊牛比较易感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感染后肠道黏膜会被破坏,肠管发炎且上皮细胞崩解,临床生产中主要可见感染犊牛以腹泻、下痢和出血性肠炎为患病特征,球虫病的流行常具
摘要:家禽的肌胃和腺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家禽采食饲料后在腺胃和肌胃内经过机械磨碎后与酶类充分混合,能够帮助家禽更好的消化饲料,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体重增长速度和家禽生产性能。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现象,严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成绩,所以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禽处于健康状况。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