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化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i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横埂在英语教学与汉语交际面前的现实问题,而我们大力倡导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通过有效地指导与实践,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跨文化交际 跨文件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就要了解它的文化,越过跨文化交际这道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对跨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个时候,我们应抓准时时机,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渗透中,强化学生们跨文化交际意识,并通过情景感知、实践体验、活动探究等形式,提供丰富的学习与锻炼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当他们在生活中面对外国人、或者是处于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都能从容又得体地处理问题,体现出一个当代中学生应有的风采。我想,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巧妙渗透,强化跨文化意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以其将这个问题,中规中矩、正儿八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如以“随风入夜”的形式,悄然地渗透在语篇、话题的探讨中,让学生们觉得清新自然,又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我想,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些有着“小逆反”心思的初中生而言,更加适用。
  教学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这单元时,Reading部分的语篇分别为我们介绍了Kitty and Daniel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少眼尖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其实存在着一些差异,如外国人的早餐一般都是milk and bread,而我们虽然偶尔也喝牛奶,吃面包,但更多时候则习惯porridge、bun、fried bread stick(稀饭、馒头、油条)。发现学生对中西生活及饮食上的差异感兴趣后,我巧妙地开始了一个“茶话会”,以tea or coffee为主题,组织学生们讨论了自己所知道的饮食差异,如中国人的快餐是简易中餐,而外国人的快餐则是汉堡和薯条。在这样的巧妙渗透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在不经意间强化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情境感知,感受跨文化差异
  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它发生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因此,当我们谈到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自然离不开特定的语言情境。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不少教师还是有些困惑,有些时候,即便创设出这样的语境,学生还是很难身同感受,更不用说流利地应用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创设具体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还可以巧妙地通过情景对比的形式,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更加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们的感知,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感知水平。
  如在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这单元时,为了丰富学生们对颜色的认识,并借机插入跨文化交际话题,我在拓展实践中,开设了Colour bar的小组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利用两个反差巨大的颜色,red and white创设了活动情境。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几个剪辑后的视频内容,内容为中国红:传统婚礼、过春节;西方白,西方婚礼。在这个情境中,鼓励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展开小组讨论,说说你对红色与白色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差异的看法。在这个情境感知活动中,学生们结合自设的生活经验,很快就受到启发,谈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还结合其他颜色,为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
  三、主题活动,促进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在教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倾向于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一场文化之旅,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要大力解放学生们的创造力,大胆地依托project这个综合性活动板块,设计一些以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主题板块或者主题活动,以此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促进学生们的语言创造。
  在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中,我们讨论了许多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例如Mid-autumn Festival、Halloween、Spring festival等等。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西方传统节日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此,在Task:My favorite festival 这个环节时,我Festival week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班级分为中西方两大阵营,抽任务卡片的方式,决定本小组的任務话题,如Christmas。在这个活动中,各个小组需根据抽到的话题任务,准备以这个节日相关的内容,如What is the Christmas?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Christmas?等等,探究成果将以小汇报的形式呈现,可以结合手工制作。在这样的“小汇报”中,学生们亲历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于文化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样的体会,比起教师反复的强调,来得有效得多。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应关注学生迫切的成长呼声,在教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更加得体、流畅地说英语,用英语,以此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把英语从教科书中带进生活,变成生活中的一份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从朱德熙(1961,1966等)提出分化三个“的”的主张以来,关于“的”字结构、“的”的功能等问题就引发了学界持久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的”的语义功能入手讨论“的”的分合问
作为中国语境下系统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新路径,和谐话语分析已具雏形,包括确立了哲学指导、理论基础、研究假定和分析原则.但是,和谐话语分析的内涵,尤其是各个要素间的关系和互动有待进一步剖析.本研究建构了和谐话语分析的研究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该分析路径的操作方式和适用性.本文认为,和谐话语分析的研究假定和分析原则与语境交织,通过语言中的经验、人际和语篇资源展示话语的合理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这一分析路径适用于不同语境下的汉语和非汉语语篇研究.
241356⒈ 深大国际会议厅接待室⒉ 家居一角⒊ 华夏银行营业大厅局部天花⒋ 华夏银行营业大厅⒌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贵宾厅⒍ 深大多动能厅软雕塑蔡强室内设计@蔡强$深圳大学
句子产出递增性理论存在结构递增模式与线性递增模式的理论分歧.本文采用图片事件描述任务,通过控制事件参与对象的题元层级和视觉显著度,对比考察德语母语者和母语为汉语的高水平德语二语者句子产出的递增加工模式.实验发现:1)题元层级主效应在母语和二语产出中均显著,说明母语者和二语者都采用结构递增模式计划句子;2)视觉显著度主效应在母语产出中显著,在二语产出中不显著,说明母语产出还呈现线性递增特征,而二语产出则严格遵循结构递增;3)母语与二语视觉注意分布主要在言语组织阶段存在差异,在概念化阶段无差异,说明母语者与高
会议
本研究基于在线合理性判断任务的反应时和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IRS)监测到的脑代谢激活模式,探讨了中国学习者日语语块加工过程中语义透明度和汉日双语间同译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不同语义透明度语块的语义加工模式各不相同,高语义透明度语块倾向语义分解加工,而低语义透明度语块最倾向语义整体加工;2)汉日双语间同译搭配与异译搭配语块的加工模式不同,同译搭配语块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认知资源.以上结果表明,语义透明度和同译性可能阻碍语块在心理词典内的整体存储,对日语语块习得产生负面影响.
因战争或冲突而大逃亡中的人们流离失所为战争遗留物所包围的人们充满危机。与肉体的伤害相比,失踪人员家属的等待永无止境,痛苦无边无际。“确切的坏消息好过不清不楚的牵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