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对于高校的自身发展而言,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硬件设施日益完善,对培养人才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但也存在着一些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外延式发展,把目标过分集中在办学规模的扩大、科研经费的增加、学科种类的增加等硬指标上的现象。而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配套。具体表现为:办学特色不突出、文化氛围不浓郁、学术研究水平低等。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如何适应国情积极稳妥发展高等教育,如何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高校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学校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等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形态,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次”。大学校园文化表现为一定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这种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以大学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等为物质基础,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核心,以具有大学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以及报刊、讲座、社团和沙龙等文化活动为表征,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和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包括大学发展目标、大学精神、大学办学特色、大学校园活动、大学行为规范制度、大学价值氛围等方面的建设。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二、为什么耍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
  
  1.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也要有雄厚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动力与源泉。
  
  2.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倡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形成科学与民主、互助与友爱、创新与活力相统一的文化氛围,以此推动学校发展,构建并服务整个和谐社会。
  
  3.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高校承载着知识生产、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打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软实力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水平及其社会影响力,可以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提升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制胜之道与必然选择。
  
  4.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现实需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扩招升格浪潮过后,逐渐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因此,加强内涵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只有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打造品牌、教风学风等内涵建设上下工夫,学校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5.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而软实力则是学校的灵魂。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是大学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其基本内涵是大学的办学传统、大学精神、教育理念、现代大学制度、科学决策、民主作风、人文关怀、校园风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软实力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也折射着大学的发展潜力。同时,软实力的建设还可以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发挥大学的整体功能,提高大学的品位,增强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三、怎样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
  
  1.彰显大学精神,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它的历史传统的一种校园文化。
  2.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大学软环境
  严密的制度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
  3.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日益讲究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竞争力。
  4.注重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管理学中把员工的“心理报酬”定义为员工个人对企业及其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报酬,发挥其潜能和主观能动性。
  建设高质量的大学,不仅需要加大硬件的投入,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更是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希望工程。
其他文献
首次从植物星果草(Asteropyrum Peltatun)中分离出五种结晶、其中四种为季胺型水溶性生物碱.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其中三种原小蘖碱型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
本文报道微尘物法测定硫酸链霉素血药浓度参数的方法.硫酸链霉素药代动力学符合双室模型,正常人肌注国产硫酸链霉素1g 后,取耳垂血进行测定,消除半衰期为3.18h,达峰时间1.18h
成本不仅是煤炭企业盈利数额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合理的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成本分析与控制措施可以有效节约各项成本。根据我国煤炭行业存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本文从"有效提问的原则""有效提问的方法""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有
茶碱为临床上治疗哮喘的强效药物,它比氨茶碱稳定且无过敏性,由于茶碱治疗范围狭窄(10~20μg/ml),频繁给药后血药浓度易出现“峰谷”现象。为此,我们研制了茶碱控释片,以达到
期刊
课程改革已经7个年头,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学习已遭唾弃,取而代之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随处可见,但许多探究、合作徒有其名,学生主体性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发挥,反而被削弱、被虚化。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现象作一剖析。  案例一:五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共组织合作学习次数4次,占用时间近30分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砼灌注桩因施工方便,质量便于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房建等施工中。但受砼质量、施工组织、施工机具与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时有卡管现象发生,处理
摘要:课程改革为我们的体育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学校、有的教师在执行新的课程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了一些误区,这是与课程改革相违背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学生、课程设置、评价体系都应进行必要的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误区 对策    1.前言    自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
初中语文新课标以鲜明的姿态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如是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课程的开设使教师遇到了新的挑战。作为新型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尤其重要。下面就如何上好一堂课,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一、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