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吃肉最健康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容易得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因此要多吃素,少吃或不吃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认识,也不符合饮食平衡的原则。老年人如果饮食不均衡,可能会发生营养不良,甚至给身体带来危害。
  畜禽肉类,包括猪、牛、羊等的肌肉和内脏,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钙、锌等营养素。
  其中,铁主要以血红素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比植物性食物高,老年人适当吃些肉类可以帮助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对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有重要的作用。肉类中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也正好满足了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需要优质蛋白质的需求。而对于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动物,也同样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鱼类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主要包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癌等作用。
  有些老年人认为吃肉会升高胆固醇。其实,肉类中的胆固醇对升高人体的胆固醇水平作用不大。这是因为,人体约2/3以上的胆固醇是自身肝脏合成的,只有不到1/3来源于食物。
  而且,膳食来源的胆固醇在人体的吸收率只有约30%,随着膳食中胆固醇的增加,其吸收率还会下降。另外,目前尚未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增加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会升高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况且,胆固醇还是合成激素和胆汁的原料,以及形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等,是人体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
  老年人这样吃肉才健康:
  1.选对种类
  在肉类的选择上,建议优先选择鱼、虾等水产类,其次是鸡、鸭、鹅等禽肉,前两者称为“白肉”,最后才是猪、牛、羊等畜肉,后者称为“红肉”。而且应尽量选择瘦肉,避免肥肉,如选择猪里脊肉,而不是五花肉。
  至于动物内脏,老年人也可根据需要适当食用。如每周吃1~2次猪肝,总量为25克,猪肝可作为铁、叶酸、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补充来源之一。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尽量选择新鲜的肉类,避免腌制或烟熏肉制品。
  2.适量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水产类40~75克,畜禽肉类40~75克。一般来说,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宜吃100~150克肉类,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而对于那些消化功能减弱、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具体可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3.合理搭配
  为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肉类可与豆类、蛋类、蔬菜、菌藻类等食物一起搭配。例如鲫鱼豆腐汤、肉末儿鸡蛋羹、香菇猪肉饺子等。
  4.正确烹调
  老年人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应尽量做得松软易消化,同时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形。例如,可以把肉类切成肉丝或肉片后烹饪,也可剁碎成肉糜制作成肉丸食用,鱼虾类也可以做成肉片、鱼丸、虾仁等。
  在烹调方法上,建议以炖、煮、蒸、烩、焖、烧等为主,少煎炸和熏烤。
  编辑/陈致文
其他文献
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是牙周组织再生的理想种子细胞,但是在慢性炎症微环境作用下,PDLSCs的再生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不可逆的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等症状。慢性
口语和书面表达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两大方式。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教材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动静皆宜,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能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注重采用以下几点做法,收到较好效果。  一、利用教材,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课改后的新教材,其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是以往的教材所不及的。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编排的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其训练效果是可以预见的。如《坐井观天》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
无论普通大众,还是营养师,一直有人问同样的问题——“想要获得健康,吃保健品是不是必须的?”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来跟大家说说保健品的起源。  保健品是中国人的说法,它的真正名字叫做功能性食品,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概念。欧洲对于功能性食品提出了一个定义:“如果一种食品除了具有适宜的营养作用外,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靶功能有好的效果,还能改善健康状态和/或降低疾病危险性,则该食品可视为具有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