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在跨时空的对话中涌动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第二天就要对全市开课了,我满怀激情地进班上第一课时。笔者自诩是善于朗读的,真庆幸有《母亲的恩情》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让我可以露一小手了。《游子吟》是学生早巳会背的,一读起来似唱儿歌,于是,我决定来个声情并茂的范读,当我声泪俱下时,教室中一片哄堂大笑,好多孩子都笑到了桌底下,只有个别学生很茫然地看着我。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万丈深渊。让一群七岁的孩子理解50岁的孟郊写的《游子吟》所蕴含的情感谈何容易?孩子能否真正地与文本对话?能否在对话中激发情感?经过一夜未眠的思索后,我决定在引领孩子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兼用超越时空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
  
  [片断一]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师饱含深情地范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生1:我觉得母亲缝了很长时间。
  师:你能通过朗读也让我们感到吗?
  生2:我从“一针针一线线”看出母亲缝衣服很认真、很辛苦。
  师:试着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2.映示“灯下缝衣”图。师充满深情地叙述:夜色已经很深了,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为儿子缝补着衣裳,或许她已经劳累了一整天,或许她已经几夜没合过眼了,她似乎从未考虑过自己,只希望将针脚缝得再细些,再密些……
   3.生再练读这句话,进一步谈感受。  生l:我感到了母亲很爱他的儿子。  生2:我知道当时有一种说法,要是针脚不密,外出的人就不能按时回家。母亲连夜缝衣服,缝得那么仔细,不就怕儿子迟归吗?  生3:这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啊!   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点评:教师通过动情的语言,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将文中蕴含的情感挖掘出来,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味,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使教材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加深了对文中情感的感悟。在抓住重点语句品读中,做到了在读中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达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进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古诗的有关句子]
  
  [片断二]
  
  1.课件展示“村外送别”图,师充满伤感地叙述:天不知不觉地亮了,儿子终归还是要走了,母亲依依不舍地将儿子送到村外,她有太多太多的不舍,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儿子说,她会说些什么呢?
  生1:天要是凉了,别忘了多穿点衣服!
  生2:晚上睡觉一定要盖好被子呀!
  生3:出门在外,别舍不得花钱,钱要是不够,就早点回来!
  生3:娘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
  
   [点评:想象力是智慧的翅膀,让学生通过移情。在想象的一句句叮咛中,更好地体会、领悟母亲对儿子关怀、爱护之心]
  
  2.师:还是让我们读读文中是怎样写的吧!生读第二自然段。
  
  3.喜欢本段的学生起来读读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重点抓住母亲的话,品读悟情。
  (1)师充满激情、充满感动地总结学生的交流: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话,那就是一“早点回来!”
  (2)生反复诵读母亲的话。
  [点评:诵读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要叫文字老是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
  (3)交流自己的感受,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1:我感受到母亲看到儿子要走了,心里很难过。  师:你能把母亲的难过读出来吗?  生2:我体会到母亲很希望自己的儿子早点回来。  师:你能把母亲的期盼读出来吗?  生3: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你能把母亲那深深的爱读出来吗?  生4:我感受到母亲很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迟归。  师:你能把母亲的担心读出来吗?  生5:我读懂了“意恐迟迟归”的意思,就是母亲担心自己的儿子不能早回家。
  
  ……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母亲的话。
  
  [点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本环节中充分地得到体现。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对重点句的自我感悟,借助诵读激起情感的共鸣,达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至深至纯。古诗相关句子的理解也在学生的感受交流中迎刃而解]
  在学生理解了古诗后,一个“设身处地”——“如果孟郊就在这儿。他会怎样读这首《游子吟》?”让学生“移情”于文,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在学生的吟诵中我分明看到泪光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闪动着,听课的老师流泪了,孩子们哭了,整个课堂沉浸在情感的至纯至深之中。
  
  [反思]
  
  “没有情感的课堂是没有生命与活力的!”课前,孩子是“笑”的,因为他们没有理解、体会诗的意境,不能感受文中母子之间那份浓浓的深情。通过引领孩子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后,让孩子入境动情。在情感的溪流中解文、悟道、怡情。
  有的听课老师问我:“我们成人的经验是丰富的、感情是细腻的,是极易流泪的,你怎样让二年级的孩子也流泪呢?”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挖掘情感因素。让学生移情于文本中
  
  在设计中。一方面紧紧抓住教材的情感因素,多处创设情境,或看图联想,或示范朗读,或描述讲解,或朗读赏析……引领学生移情入境,一次次地感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情感品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以情激情”,无论是对课文情境的描述,还是对文本情感的评说。无论是引导学生渲泄情感,还是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教师的语言始终充满激情,这种激情是源于内心的感动。在这个浓烈的情感氛围中,学生势必也会被深深地感染,从而达到作者、教师、学生三颗心一起跳动。
  
  二、让学生直面文本。进行心灵对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整个教案设计中,没有繁琐的提问,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声情并茂地读,情真意切地说,设身处地地想,身体力行地做,通过对重点句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个性化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激起情感共鸣,深深地体会到了母子之间的融融之情,进而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及情感内涵。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是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医药护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些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穿插一些医药学知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作了一些尝试。  一、针对学生的迷惑不解适时切入  《最后一片叶子》是鲁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讲读课文,是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主人公琼西因肺炎而失去生活
见到方悦芝的时候,设计学院徐伟雄院长正细致入微地向她交代着这一周的训练要点。出征世赛已进入倒计时,徐院长却并未因时间的紧迫而焦虑,仍然有条不紊地强调着细节。徐院长语速快,一会儿已经说了七八项,方悦芝静静听着,乖巧地频频点头。从外表看,感觉她与想象中十分不同,一点也不像在全国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取得全国冠军的“女神”,倒更像一个特别“邻家”的女孩。方悦芝  在采访方悦芝前,先“抓”住徐院长是关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过程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生成自己新的认识和体悟的过程,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可是想学好语文,仅靠每周几节的语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至少要达到课本的4~5倍,才能形成语文能力。而一个人拥有的词汇是和他的智商成正比的。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
关键词:技工院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级工) 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级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成为能独立学习、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劳动者。教师应解放思想,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力。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然后再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 要:伴随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不完全符合电商企业的岗位要求,其根源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电商学院在实践中摸索出“双师共导、六能进阶、四域融通”的全新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对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电商人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产教融合 电 商 人才培养
(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11600)  【案例]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  “奇妙的图形密铺”是教材中安排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堂上,在让学生理解密铺的含义后,我让学生猜想、判断教材中提供的几个平面图形能否密铺。在课堂交流中,学生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可以,梯形可以,正三角形可以,正五边形可以,就圆形不可以。  师:怎么就圆形不可以密铺呢?  生:圆上没有角,圆与圆放在一起
“品德·生活(社会)”学科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件为内容,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实施课程,属于“活动型综合课程”。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各自的兴趣、经验皆不相同。因此,他们在情境的互动过程中,会因为地区、个体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议题”或“变序的主题”,常令老师们措手不及:重置问题?索然无味。顺题而下?结构大乱。况且,无把握上好这样的课!……显然,这是对教师教学能
摘 要:处于“互联网 ”时代的95后大学生,其就业途径、就业期望值都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统计与分析,对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毕业生 就业统计与分析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研究规划课题“互联网 时代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CESZ2016-70)研究成果。  “互联网 ”
(丹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江苏丹阳212300)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行文优美,包含哲理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随爷爷来到海边,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过夜的情景,告诉人们,孩子只有经历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本文作者特别注意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课文前半部分(1—6自然段)通过描写美丽宜人的海边自然风光,映衬了强强对海边生活环境的依恋和向往;后半部分(7-1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 知道空气中是有水的。认识空气中的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的。经历假设与收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推理的逻辑学。  2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水。能够观察水蒸汽在冷表面凝结的现象,并推断出水来自于空气。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课堂教学实录部分    一、导入,引出研究问题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堂科学课。你们在科学课上最喜爱做什么?  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