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10kv配电线路防范措施的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关于10kv配电线路防范措施的探讨的要点问题,文中对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问题和现状,主要有国内10kV配电线路的情况,关于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对10kV 架空配电线路的故障特点、电缆线路的故障特点和混合线路的故障特点的防范措施探讨,提出了针对10kV 架空配电线路安全送电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配电线路;防范措施;路径设计
  0.引言
  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压器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和负荷构成了完整的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就称低压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电力输送到用户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配电线路的建设中,必需要求安全可靠,这样才能保持供电安全的连续性,减少线路损失,提高输电效率,保证电能的应用质量良好。
  由于电力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提高配电线路的质量,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保障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实现。配电线路设计是电力传输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线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问题
  1.1国内10kV配电线路的情况
  10kV配电线路属于高压配电线路;在城市的核心区,出于安全的考虑,10kV配电线路配电网线路以电缆线路居多,在一般城区,城市远郊区及农村又以架空线路居多,由于10kV架空配电线路长期在露天条件下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接线方式复杂多变等特点,在运行中常发生故障,这会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用电,而且会给供电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由于配电线路的路径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又受气候、地理环境影响较大,又直接面对用户端,供用电情况复杂,将影响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故障原因也远比输电线路复杂。
  1.2关于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
  要实现配网自动化,应对各输电线路故障进行正确的分析、隔离和复电,通过理论及实践总结,可得到下述结论:
  1.2.1关于10kv配电线路架空线路故障的特点
  ①馈线故障频繁,造成大面积停电;②瞬时性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多,会造成停电,甚至破坏绝缘,损坏设备;③用户故障不断增加,用户出门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
  1.2.2关于10kv配电线路电缆线路故障的特点
  10kv配电线路电缆线路故障的发生,常常有如下特点。第一,由于馈线故障概率小,停电次数少;第二是永久性故障至大面积停电居多;第三是大都多分布在配电站点内和电缆接头处,属发展性故障,破坏绝缘甚至损伤设备;第四是用户故障不断增加用户出门故障会造成大面积停电。
  1.2.3关于架空线路和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的故障停电问题则是配网自动化就地智能处理重点解决的问题
  2.对10kV架空配电线路采取的防范措施探讨
  2.1针对10kV架空配电线路重过载时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解决10kV架空配电线路重过载线路的实际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如下,如可加强线路巡视,缩短巡视周期;在气候的高温时期,如每年的7-10月份,可实施开展多次红外线测温的巡视检查工作,对巡视检查工作中,如发现可能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缺陷,就应该立即上报,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以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2关于重复跳闸线路的残旧绝缘子的处理措施
  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有时就会出现跳閘事故,在某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2011年全年发生跳闸11起,在跳闸发生后,供电管理单位就应该及时了解跳闸问题,结合线路的停电时间,就应该对该线路的残旧绝缘子进行了更换。由于处理及时,该线路在2012年全年期间发生跳闸2起。可见残旧绝缘的更换,可以使跳闸次数大为减少。
  2.3提高技术手段加装故障指示器
  对一些意外故障,应由技术方面着手,加强对某些易发跳闸的某些重复跳闸线路,要加装故障指示器,这样就可以利用故障指示器监督故障的发生。在这些线路中,加装使用故障指示器以后,虽然有时也会发生故障,但是当线路一旦发生故障时,巡线人员可借助指示器的报警显示迅速确定故障区段,并找出故障点,尽快进行修复,保证用电的安全。
  2.4在10kV 架空配电线路中加装智能型分段开关
  2012年5月,为了解决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的多次跳闸问题,在这些易发跳闸区域优先考虑在这些重复跳闸线路加装智能型分段开关。安装智能型分段开关以后。智能型分段开关能通过断路器与负荷开关的配合,自动隔离故障所在线路区域,这样虽然可能造成重合次数的提高,但它的优势也是巨大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协助电力运行人员排查线路的故障点,也可以为修复线路的故障点争取时间,以便及早修复,保证生活和生产的用电功能。
  2.5对10kV架空配电线路安全与故障
  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要充分利用安全活动和安全运行分析会的时间,对相关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学习,互相交流和探讨,分享故障巡视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要利用对线路铁塔开展接地电阻测试工作。认真处理测试工作中没有存在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情况。同时利用电磁波、超声波局部电流泄放测试仪对辖区内电房高压开关柜的绝缘情况进行监察;对跳闸次数较多的线路,如焊管线,对其高供高计专变用户的电房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成功发现一例因电缆头脏污出现轻微电流泄放的故障,已结合停电对电缆头进行了清洁。
  2.6防止外力破坏10kV架空配电线路跳闸
  2013年年初,配电部便召开了工作会议,对城区各社区的规划取得联系,对市政施工牵涉到的线路等进行了通报,要求各运行维护班组加强线路巡视,对发现在线路周边开展土建施工的,要对施工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对空旷地段及线路附近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的建筑物、杂物,建立资料档案,密切监视,并给负责人发放《安全隐患通知书》。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对相关人员着重指出在高压线路附近放风筝或违章施工对人身安全的严重危害性,并在线路杆塔上挂设醒目的警示牌。
  3.结语
  在10kV配电线路中,要保证用电安全,应利用高科技手段,如采用FA就地智能故障处理方法,就可在输电线路中实现对线路运行状态的管、监、控、优的目标,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配网中某条线路的小故障若不及时切除将会影响到其他线路,甚至演变成为三相短路,扩大故障的影响范围,而实现配网自动控制就将能够有效解决安全送电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俊,曾红.10kV配电线路一、二类障碍防范措施分析[J].河南科技,2012(10).
  [2]华静,熊伟,周艳洁.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其自动化技术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
其他文献
由于环境中化学物的污染,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中的雄性性器官和生育能力都受到影响,导致雄性变得越来越“阴柔”。科学家综合了世界各国250多个科学研究结果。发布迄今为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城市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令人担忧。因此,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管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城市消防责任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些意见和看法,以便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消防;责任规划;问题;对策  0.前言  在城
数学知识充满了逻辑性,对很多学生来说相对抽象,不容易理解。小学的数学知识也有这样的共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与外界的接触少于成年人,所以他们更难理解抽象的东西,要想让学生主
撒哈拉沙漠马拉松有着“地狱马拉松”之称,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帕特里克·博埃的法国摄影师。1984年,28岁的他从尼日利亚边境的塔曼拉塞特出发,在荒漠中徒步行走了12天,最后到达
【摘 要】变电站发生雷击时,变电站电气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据此,分析了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强度、入侵途径,提出了在变电站应采取的防雷保护措施,以确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常有效地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雷电过电压;防护措施;接地装置  随着工业微机自动化和通信技术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强大的微机计算控制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智力水平的不同,其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习水平也存在差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
“生活即教育”,生活为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源泉,它本身就是广义的教育,离开生活的教育是狭隘的。如果能在生活中融入教育,那么教育的内容就丰富了,效果就更好了。  高一家长会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用一块钱解决会上家长的饮水问题。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任务,是出于这样一些考虑:(1)这样的任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可以放心让学生做;(2)通过生活小事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多样能力,以小见大
【摘 要】林火扑救的方法在林业发达国家的首选是用水灭火,然而在这方面我国至今还没有能力普及。本文对这里面的各种愿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作者和他的团队的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种林区的特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一系列用水灭火的森林消防设备,比如车载可携式森林消防装置、轻型消防泵、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灭火系统等等。这些成果是我国森林消防中水灭火技术发展的代表之作。在其中更是指出了我国现有设备模式的更新换代,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曼思所言:“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如果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就很难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