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及其变动趋势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的级差地租量规定的表述,并不是马克思的最后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级差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虽然土地的改良使各种不同的等级的土地之间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是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中,由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对城镇建设用地更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量的规定;变动趋势;城镇建设用地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15-03
  
  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是非常完整和科学的。然而,我们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有些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仅就马克思的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和变动趋势,以及其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问题,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的同行。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级差地租量的规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量的规定表述,基本上都采用以下说法:级差地租Ⅰ在量上等于较优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级差地租Ⅱ在量上等于各级土地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笔者认为,上述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量的规定表述,虽然均来自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对级差地租量规定的有关论述,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对级差地租量的最后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级差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稍加分析。
  
  1 关于级差地租Ⅰ量的规定。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分析资本主义地租时,运用的是科学抽象法。首先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级差地租。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时,假定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在这一前提下,级差地租Ⅰ计算方法确实如我国学术界所表述的那样:级差地租Ⅰ由较优土地初次投资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但是,随着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理论进程的推进,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租和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上述级差地租Ⅰ的计算方法就要加以修正。
  因为,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缴纳的绝对地租量相等,各级土地的绝对地租量均等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又由于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需要的初次投资相同(参见潘永强、姜再勇:《对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资本关系的认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因此,各级较好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必然多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这样,较好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应视为何种形式的地租呢?不难看出,这部分差额是由土地本身的自然差别造成的。因此,它应属于级差地租Ⅰ范畴,即属于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后的级差地租I的增量。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租和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级差地租Ⅰ的计算方法就必须要加以修正。修正后的级差地租Ⅰ计算方法为:各级土地级差地租Ⅰ等于各级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减去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再加上各级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减去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的总和。
  
  2 关于级差地租Ⅱ量的规定。
  马克思把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在理论上称为级差地租Ⅱ。追加投资在量上等于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指初次投资量)的差额。(参见陈征:《资本论》解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1、618页)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学界普遍把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视为级差地租Ⅱ,而把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视为绝对地租。笔者认为,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不应被视为绝对地租,而应同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一起构成级差地租Ⅱ。即级差地租Ⅱ在量上等于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分析级差地租Ⅱ时,同分析级差地租Ⅰ一样运用的是科学抽象法,即在撇开绝对地租和假定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这一前提条件下,来分析和研究级差地租Ⅱ的。在这一条件下,由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生产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超额利润。在租约有效期内。归农业资本家占有。租约期满以后,土地所有者重新订立租约或把土地转租给别人经营时,会采用提高地租的办法,占有这部分超额利润。马克思把这部分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称之为级差地租Ⅱ。但是,当马克思分析绝对地租时,由于土地本身的有限性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其他部门的资本向农业部门转移,使得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能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要全部留在农业部门。于是农产品在市场上要按劣等土地生产条件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全部转化为地租,那么,这部分地租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构成。就是说,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地租,除了包括上面所讲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外,还应包括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问题的关键是,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什么不属于绝对地租范畴,而应属于级差地租Ⅱ范畴呢?从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来看,农业资本家因租种了较好土地,比租种同等面积劣等土地所多交纳的那部分地租,应称为级差地租。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占有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就是因为追加投资改良了土壤从而使土地的肥力比以前提高了,如原来是劣等地,现在可能变成中等地或优等地了。可见,土地所有者在重新订立租约时,比原来所多征收的由追加投资产生的地租,是由于土地的肥力比以前提高所造成的。因此,这部分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地租,也就不应该包括绝对地租,而应全部视为级差地租,准确地说,应视为级差地租Ⅱ。
  
  二、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随着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地在不断的改良。从而使原来各种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缩小。这种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变化,无疑会引起现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对此,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现代级差地租量有下 降趋势的看法。然而,笔者根据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认为现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
  马克思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从理论上把农业资本家在同一块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本区分为初次投资和追加投资两部分。初次投资是指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由于较好土地的有限性和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或社会价值由经营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因此,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要由能够经营劣等土地这种生产条件所需要的资本量来决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这时,由于未开垦的荒地又很少,因此,就需要把资本集中在被开垦过的土地上,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进行农业集约耕作。马克思把这种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集约耕作所投入的资本量。称之为追加投资。追加投资在量上等于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指初次投资量)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农业生产一般是实行“粗放经营”,这时形成的级差地租,就是级差地租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便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由此形成的级差地租,就是级差地租Ⅱ。
  既然初次投资是指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这种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又是由依靠劣等土地的自然肥力,进行粗放耕作并且能够保证获得平均利润所需要的资本量决定的,那么,各级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初次投资量总是一定的。又由于各级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土地没有经过改良,完全由土地原始的自然肥力决定,因此,各级单位面积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也总是一定的。由此,又进一步决定了各级单位面积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产量也同样是一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各级单位面积土地初次投资所提供的级差地租Ⅰ的量也总是一定的,它不会因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有所变动的结论。
  至于说,先进的农用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改良了土壤,使原来各种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则是由于农业资本家在初次投资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追加投资,即由粗放耕作转向集约耕作,从而改造了土地,使原来劣等土地变成了中等地或优等地,各级土地之间的肥沃程度差别缩小了。根据马克思的级差地租Ⅱ理论,追加投资所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要高于原来劣等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就会产生超额利润。在租约期满以后,这种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超额利润。就要以级差地租Ⅱ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农业资本家越是不断追加农业科学技术要求的投资,改良土壤,提高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产品产量也就越多。于是,由追加投资所提供的级差地租Ⅱ的量也就必然不断随之增加。可见,在现代农业中,由初次投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Ⅰ在量上是固定不变的,而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Ⅰ在量上却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现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
  
  三、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产生一定量的土地需求。所以,城镇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建设用地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在利用和管理上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管理,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城镇级差地租和农业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与表现形式是一样的,也同样存在着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式。然而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中,由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对小城镇建设用地更具有调节作用。
  级差地租调节城镇各产业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由城市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因为在城市中,级差地租Ⅰ完全是由土地的位置决定的,土地的质量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虽然在城市任何地区,都可以通过追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收益,形成和增加级差地租Ⅱ,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城市不同位置土地之间级差地租差距缩小的现象,但是,即使旧的土地位置优劣的差距消灭了,更大范围的差距又会出现,由位置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永远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这样,不同的产业,由于其生产过程和经营的特殊性,对土地位置的要求和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同一地块上创办不同的产业,会导致不同的产出效率,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商业等服务行业级差地租对土地位置最为敏感,这是由商业等服务行业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与商业等服务行业所在位置所决定的顾客稠密度、营业额等指标成正相关来决定的。至于工业企业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其所获利润的相关性,就远远不如商业等服务行业那样明显、直接和密切。据日本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用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土地的单位面积产值之比为1:100:1000。因此,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由于各产业支付高低悬殊的级差地租的能力有差别,就会自动形成一种产业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方式,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城镇建设用地潜在的效率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级差地租的这种调节作用不仅存在于同一城镇或大中城市的不同区位上,也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一般来说,大城市的级差地租量总是要高于中小城市。因此,大城市昂贵的地价最终会形成一种排斥力,将那些占地面积过大的企业或经济效率不是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向周围的地价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从而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破到立的文化发展道路,是群众路线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城乡统筹的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9-0015-03   
期刊
[摘要]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要构建综合为主专项为辅的制度,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管制度。  [关键词]粮食补贴;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9-0026-03    我国从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践证明,这些粮补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期刊
【摘要】60年来,新中国的选举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从有限发展到普遍;选举权的价值不平等性逐步缩小,并向完全平等方向发展;从记名投票发展到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范围从基层扩大到县级,并逐步向高层迈进;从等额选举发展到差额选举。  【关键词】选举制度; 六十年; 重大进展  【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16-02    新中国成
期刊
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轻合金的焊接中,但现有搅拌摩擦焊设备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极大限制了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应用范围。本课题以小型数字化铣床为基础设施,设计并制造出与之相配的搅拌头、垫板、夹具等装置,改装成体积小、质量轻的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机;通过1060铝合金薄板焊接工艺探索、搅拌头几何参数确定、拉伸测试、微观结构分析等方面,得出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机焊接1060铝合金薄板时较为合适的各项焊接参数,证明了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机的可行性,同时通过预热处理等措施焊接强度更高的6061铝合金薄
【摘要】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亚洲先后以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为代表,创造了经济发展方面的奇迹.但普遍奉行着经济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国民福利普遍未能够获得同步发展。笔者认为,21世纪是亚洲世纪.也将是亚洲国家普遍增进国民福利的世纪,将国民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国民福利并保持同步发展,以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扩大公共支出、造福全体国民,最终建立公平、正义、共享型社会,将是亚洲国家在本世纪发展进程中
期刊
【摘要】十六大以来,我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继往开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把党的思想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思想建设; 继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23-02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
期刊
地聚合物混凝土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工程材料,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它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成本低的优点。随着近年来地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愈发广泛,工程中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而言,耐久性中的抗冻性能和劣化机理已研究得比较全面,而水饱和系数这一概念自1977年由G.Fagerlund学者提出以来常常被作为一种新的表征手法对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进行分析。目前针对地聚合物混凝土在水及盐溶液中的冻融破坏,缺乏基础的机理研究,有关地聚合物混凝土水饱和系数的研究甚少。因此,可从水饱和
【摘要】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紧密围绕扩大公开性、突出服务性、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体现模范性来进行。  【关键词】公开性; 服务性; 实效性; 模范性; 组织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44-02    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真正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是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和战略任务。近年来,各级组织部
期刊
摘要 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伦理都有影响。  关键词 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21-02    Donald 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
期刊
[摘要]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建国60年来工农联盟经历7两大阶段:前30年,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农业合作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左”的路线曾损害了工农联盟;后30年,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  [关键词]工农联盟;农业合作化;农业工业化;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