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卫士,红船女杰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会悟1898年出生于浙江乌镇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王彦辰是晚清秀才,开了一家私塾,母亲贤惠能干,刺绣技艺远近闻名。王会悟六七岁起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从小思想进步。
  13岁时,父亲病故,王会悟接替父业教书。没多久,由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她借了一个殿堂,独自办起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向学生宣传新思想,倡导新风俗、鼓励女孩子剪辫子、放脚等。
  1918年,王会悟就读于嘉兴女子师范预科班,后入湖州的湖郡女塾攻读英语,其间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给主编陈独秀等人写信,表示拥护《新青年》所宣传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赞成提倡白话文。陈独秀回信夸她有胆识,勉励她多读书。
  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王会悟前往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途径。经上海学联介绍,她被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会长徐宗汉安排在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在这里,她结识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李达。
  留学日本的李达回到上海,与陈独秀、李汉俊等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组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王会悟是第一批团员。她与李达都借住在陈独秀家里,两人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而相知相爱,结为夫妻。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王会悟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李达和李汉俊负责通知各地代表来京沪参加会议,王会悟则领受了安排代表食宿、选择开会地点等后勤事务。
  7月22日,十三名代表聚集在上海博文女校住宿处,举行了“一大”预备会议。期间王会悟担任保卫工作,坐在阳台上边摇芭蕉扇,边注视校门及上楼来的方向。
  第二天晚8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开幕。但到了7月30日夜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我的家乡在嘉兴,嘉兴有南湖,有游船,可以到嘉兴去开会。”那里离上海近,当天就可以来回,王會悟的建议得到与会代表们的赞同。
  在一条游船上,“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王会悟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用手指敲击舱门,提醒代表们注意。“一大”胜利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其后,代表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历史从此写出全新篇章。
  “一大”之后,王会悟参与创办我国第一个妇女刊物《妇女声》半月刊,并在该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妇女运动新动向》《湖南女工之觉悟》等文章。随后参与创办上海平民女子学校,担任该校工作部主任。1922年冬,李达应毛泽东之邀协助创办长沙湖南自修大学,王会悟随同前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
  大革命失败后,王会悟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秘密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1933年,王会悟夫妇移居北京。“七七”事变后,李达去家乡湖南避难,王会悟于8月下旬在朋友帮助下逃出虎口,流亡西南大后方。新中国成立后,王会悟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任职。1993年10月20日,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
  王会悟一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她机智勇敢、缜密细致,参与了“一大”的筹备、保障、保卫工作,被后人称为“‘一大’卫士”“党的第一位党务工作者”。作为参与“一大”的唯一女性,她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见证了“红船”向着一个伟大的时代扬帆起航。
  王会悟(1898年-1993年):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唯一非代表成员。
  编辑 指孚
其他文献
似乎每个人都会在爱情里患得患失。哪怕是相爱已久的人,也不敢完全肯定地说:他就是陪我走过一生的男人,她是我命中注定的姑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周国平说,这是我们内心太追求完美导致。一旦人的脑海里有了爱情的模板,眼前的人便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实,这世间的爱情都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不为爱情下那么完整的定义,便更能理解爱情的含义。  周国平曾讲述过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他认为,爱情没有过高的标准,这
期刊
近五年投入500多万元,培育实施202个公益项目;成立云妇联、商超妇联、协会妇联,不断探索妇联组织建设覆盖面;99公益日,上线“澄家有爱”公益项目,提前完成100万元筹款目标……自群团改革以来,江阴市妇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积极响应“县级妇联改革破难行动”,着力打通联系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妇联组织链条和
期刊
爱情自有天意  祖籍福建长乐的郑振铎,字西谛。父亲早逝,哪怕家庭困顿,母亲也教导他读书上进。郑振铎有幸遇见恩师黄筱泉,接触到新式书籍,培养了好学、治学的秉性。  郑振铎在叔父资助下考取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在那里熟读各国社会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瞿秋白、许地山、沈雁冰等志同道和者交往甚密。五四运动爆发,进步青年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先后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与“文学研究会”团体。郑振铎用诗作《我是少
期刊
我幼年时父亲向亲戚借款13 万元做生意,其实是被传销组织欺骗了。我读大学后,父母分居了,但母亲扣下了父亲的身份证和户口本。母亲做钟点工的收入仅够维持家用,父亲的工资都用来还花呗了。弟弟尝试跟父亲要生活费,他拒绝说:“我养了你16年,剩下的日子让你妈养吧。”  我跟母亲一起劝他,但他说自己不想过一眼能看到头的平淡生活。母亲劝了他半天,甚至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比如:你没有才能,你不是做生意炒股的料等等。
期刊
两个人能够从恋爱走向婚姻,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虽然婚前迈入婚姻很不容易,但婚后的相处也充满了困难。生活的磕磕绊绊,往往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我的好朋友文文新婚不久,因为老公经常加班,所以二人很少能有一起出门逛街的机会。一个周末,小夫妻俩约好去逛商场,一切收拾妥当之后,文文老公所在的公司突然通知加班。原本行程安排得满满的周末,就这样泡汤了。  文文老公很自责,但文文笑了笑,说:“没关系,辛
期刊
我这人有爱逛报刊亭的旧习。早年家乡小镇有一家新华书店和邮局设的一个报刊小窗口,那是家乡最美的风景。每逢喜欢的新书、杂志到了,我就让售货员给我留着,然后急匆匆跑回家拿出积攒的零钱去买。  后来进了城,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搬了多次家,可我最在意的事,仍是打听报刊亭在何处,看有什么杂志,有什么报纸。几个月前,我又一次搬了家,刚住下就急着去打探附近哪里报刊亭。  现在,我固定买书报的是城东南京理工大学附近
期刊
毛芳美(笔名毛芦芦)是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女儿汪芦川是浙江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年龄最小的会员,两人出版过“母女书”,被称为“母女作家”。好家风是文学底色  1969年,毛芳美出生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五十都村,父母虽是农民,却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培养。童年时的毛芳美很懂事,边上学边给父母做帮手。她总是背着一筐猪草或柴禾走在乡间小路上,甩着两条粗壮乌亮的麻花辫,放声高歌。有一次,毛芳美在舅舅家看到
期刊
“现在孩子大了,想自己出来创业,但是时代变了,创业靠的不仅是资金和知识,还要有互联网智慧与技术。”杨女士是一名80后宝妈,也是常州市新北区妇联“她·慧创”培训班学员。2020年10月,常州市新北区妇联“她·慧创”培训班正式拉开序幕,线上线下报名人数达400余人。  今年以来,新北区妇联立足引领服务联系的职责,以服务女企业家和女能手两大群体为重点,创建“巾帼她汇创”品牌,实施“巾帼益企行”和“四季暖
期刊
文友在朋友圈发了图片,说出门见到一朵花开得很别致,遗憾不知花名。他还口占一首:“一树依依拥铁栅,花开朵朵正斑斓。普天多少未名事,是为糊涂是为憨?”我仔细一看,不禁笑了,这不就是凌霄花嘛。  我最初是在舒婷的《致橡树》里熟悉凌霄花的:“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凌霄花就是攀附高枝的代名词,对它没有好感。  十年前的某个夏日,我在街头散步,被一墙瀑布般的
期刊
“父亲”一栏写了继父的名字  黎宇强和陈晓莉在祝福声中结为连理,但随着女儿黎艺萍的降生,两人的性格开始显现不和之处,矛盾增多。2013年8月,两人离婚。离婚后,女儿跟随陈晓莉一起生活。  2017年9月,陈晓莉与覃灿辉登记结婚后,黎宇强提出要回女儿的抚养权。  法官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解,经过斟酌,认为女儿黎艺萍由母亲陈晓莉抚养比较便利,于是判决黎艺萍跟随陈晓莉共同生活,黎宇强每周可以探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