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的地图教学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它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其作用是相当大的,地图是最实用的教具和学具。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很多,主要有激发兴趣、巩固知识、获取新知等作用。
  【关键词】 地图;作用;兴趣;新知;知识
  “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是地理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替代的。地理教学是离不开地图的,它们是始终相伴的,地图是最实用的教具和学具。地图是地理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它表达的内容是丰富的、巨大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工具所无法比拟的。而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能力培养,是取之于课本,用之于生活,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指导行动。笔者就此谈谈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作用。
  一、用图识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地理课堂如果做到“教有趣、以趣促学”,那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笔者在讲七年级下册《美国》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看美国的NBA比赛,课前布置学生任务,要求课中展示,让学生根据NBA的30支球队的分布,做一个球队的分布图,并且观察各个球队所在城市的位置,了解其名称的由来。如姚明以前所效力的休斯顿火箭队,为什么叫“火箭队”?因为该市是美国的航天城,是美国航天局所在地;而底特律活塞队的由来是因为以前的汽车城,老板是从事活塞制造业的。通过在地图找出这些城市的位置,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有利于加强教材的直观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又如笔者在绪言“与同学谈地理”一课中,启发学生思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100米、200米的双料冠军是拉丁美洲牙买加的博尔特,为什么美洲和非洲高原的黑人选手,在国际中长跑中,常能取得好的成绩?学生积极思考,得到结论:“高原上的选手,因为适应了缺氧的环境,在缺氧耐受力方面有优势。”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那么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能不能仿效美洲和非洲高原运动员的做法呢?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学习,教学效率提高了。
  二、引图识图,获取新知
  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作物、交通、城市等内容,利用地图学习,要比读课文更直观、形象,更容易形成空间概念,学生更能感知和理解知识。比如,笔者在讲八年级《疆域》中的中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时,就以课本插图为核心,让学生结合文字读图,让学生找出纬线读出,我国位于52°N~4°N之间,判断出我国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大部分在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导致我国热量充足,跨纬度大,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还通过经线读出,我国位于70°E~135°E之间,判断出我国位于在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然后让学生熟悉图中注记,读出我国是位于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再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的位置,加以比较,说明我国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原因。
  三、图文转换,巩固知识
  课本中有许多地图是配合课文内容而设计的,可以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也可以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的,文字用于解释地图,地图又为文字作注释。地图是文字的载体,单独掌握文字部分忽略了地图,掌握的知识是片面的、枯燥的。课本中有许多地图是直接表达地理事物,特别是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地理事物。笔者在讲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让学生按照方位“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北部边疆省区”,结合地图,按空间方位找到和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然后为学生提供一组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渝,内蒙台海福吉安”,进一步在地图上找到这些省区的位置。这样充分利用地图,图文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记忆更扎实,效果更明显。
  四、创绘地图,增强记忆
  笔者在讲八年级《中国地形》时,首先对学生进行画图指导,明确山脉、河流等在地图上用什么图例来表示的。明确指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是中国地形隆起的脊梁,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而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地图基础知识后,能够画出简单的地图。然后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画出主要山脉的分布,由学习小组共同评价,然后在画好的山脉之间填上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这样学生就明了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通过学生绘制略图,可以减少教师的讲解,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的记忆力更强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地图“教”,学生用地图“学”。而掌握地图技能,熟悉地理的图像语言,牢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经过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生能够在阅读地图、分析地图过程中自行获得知识,而地理知识凭借地图呈现出来,这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读图填图训练,逐步养成“手中无图,心中有图”。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操作的时间则很少,因此,课堂中少了生气与活力。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则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学生生成的课堂,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成互助学习小组。在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上,教师根据自己事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座位的安排,把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
【摘 要】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学校条件、家庭条件及环境氛围的影响,其阅读量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有书读,喜欢读,会读书,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学生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学生将已有知识同社会生活相联系,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变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8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心肌酶谱,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查体者比较,血清GOT
本文叙述了制造半导体设备采用无尘生产技术的必要性、好处及具体做法。
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SEMI)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北美半导体制造设备提供商的BB率(半导体设备订单与出货比率)为0.80,稍微高于今年3月份的0.78的比例。0.80的BB率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作业。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作业设计得生动形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们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众所周知,想要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不仅要建立高效的课堂,而且还要布置合理的课下作业。由于受传统
本文在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从接口的角度对精度要求高、过程动作及其复杂的直接分步光刻机的计算机控制做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造系统控制总线的方法,就总线对各分系统控制
有研究显示近90%的自杀者可以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20~50倍,精神分裂症患者约10%最终死于自杀[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是临床常见急症.随着AOIP救治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救治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其救治中的护理体会如下:
瓣膜置换是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有效的根治方法.我院从1983年以来已为58例病人进行了心瓣膜置换术,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