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五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天五出生的年代,计划生育还没有开始,否则便没有张天五了。
  张姓在屯子里是大姓,又属张天五家最大,光哥们儿就五个,张天五是最小的男孩。大哥叫天一,一路数下来,到张天五是老五了。说也奇怪,张天五家不光人丁兴旺,而且是男丁兴旺,张天五的妈接连生了五个孩子,都是男丁,直到老六才生个闺女。看着老闺女落地,张天五的老爹长吁了一口气,高兴地叫了一句:“总算有了一朵花。”正是这朵花,使张天五优越的最小地位和宠爱荡然无存了。
  老六是闺女,不能跟着哥哥们往下叫张天六的,一个女孩就得叫女孩名。张老爹说总算有了一朵花,干脆就叫张天花吧。可叫了几天,就觉得不妥了,天花那是病啊,咋能叫这名字呢!得改。可改什么呢?老大天一这时已经上初中了,他们学校的一个女老师名字里有个英字,天一很喜欢这个女老师,就跟老爹说:“叫天英吧!”老爹眼睛一亮:“不错,我闺女就是天上来的,该在天上飞。”天一忙说:“不是老鹰的鹰,是英雄的英。”老爹一瞪天一说:“我还不知道是英雄的英,字不同,但就是那么个意思。”
  张天英的名字便在张家落户了。
  张天英最小,还是女孩,用张老爹的话说是老天开眼送了他们家一朵花,是来讨人喜欢的,哪能不好好养护,自然是众星捧月,有点好吃的都可着张天英来。唯一能和张天英分食美食的就是张天五了,但不是分享,而是张天五抢夺而食。张天五和张天英毕竟没差两岁,看着妹妹吃香的哪能不馋,东西少自己得不到或得到塞牙缝的一点,只好趁爹妈不注意夺而食之。夺食之事被张天英哭叫着告了无数次状,张天五也挨了老爹无数次打,可也没有扼制住张天五抢夺张天英的美食。久而久之,张天五就挺厌恶张天英的。都以为该是张天英厌恶张天五,因为是张天五抢张天英的美食,却没想到竟然反了。张天五厌恶自己的妹妹,却不能打骂,甚至都不能对张天英表现出冷漠来,这个家里,除了他以外,老爹老妈,还有四个哥哥,哪个不是对张天英从内到外地疼爱,他敢动张天英一手指头,还不得被老爹老妈和哥哥们打死。
  张天五对张天英真是恨透了,但又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张天五发现已经长大了的张天英和本屯的刘德贵好上了,忽然觉得自己對张天英的怨恨该撒出去了。
  张天五立刻把张天英和刘德贵好了的事告诉老爹,因为老爹绝不会同意张天英和刘德贵好的。刘德贵家太穷了,老爹怎么可能让从小娇生惯养的闺女去受穷呢!可老爹还没责问张天英呢,张天英自己便说了,死活要嫁给刘德贵。望着张天英,老爹半天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句:“刘德贵对你好吗?”
  张天英用力地点头,脖子似乎都要折断了。张老爹便说了一句:“对你好便好,你喜欢便好。穷不怕,有爹,还有你哥们,饿不死你们。”
  张天五眼前一黑,差点儿没摔倒在地。
  张天英结婚时,张天五也出了钱出了力,虽然他刚成家还没什么家底,但也出了和哥哥们一样的。
  有爹妈有哥哥们的帮衬,张天英的小日子过得一点儿也不比当闺女时差。只是,张天五的心情差到了极点,有时,远远地看见张天英,扭头就走,不愿意见。
  有一天,张天英哭号着跑回家里,呜呜地向老爹老妈哭诉刘德贵欺负她。张老爹立刻叫儿子们去帮张天英出气。于是,张天英的五个哥哥便杀气腾腾地扑向刘德贵。
  张天五一马当先,最先扑向刘德贵,下手也最狠,天一到天四就是敲打敲打刘德贵,告诫刘德贵别再欺负张天英,要知道张天英可是有我们这一大帮哥哥在身后撑着呢。可张天五一直没住手,且一拳比一拳狠,打得刘德贵鼻口窜血,把哥哥们和张天英看得目瞪口呆。
  就在张天五一拳把刘德贵近乎打晕时,张天英突然一声号叫,一下子扑到了张天五的身上,抱住张天五的脑袋,一口把张天五的左耳咬下来一块,凶狠地骂道:“你要打死我男人啊!”
  张天五起身,捂着血淋淋的耳朵,看看怒目圆睁的张天英,突然笑了一下,在哥哥们迷惑惊呆的目光中,心满意足地哼着小曲离开了。
其他文献
端州城外,有一画家,姓甚名谁,原籍何处,无人知晓。因其工于丹青,尤喜画蝶,人戏称其为“蝶痴”。  “蝶痴”妻子早逝,膝下并无子嗣,独自隐居顶湖山中。  此山绵延数十里,山势高峻,幽谷深远,四季树木茂密,早晚云绕雾障。山中居民甚少,垦地种黍,砍柴打猎,自给自足,乐在其中。  “蝶痴”来此数载,平日不露其踪。唯有初一十五,布衣短褐,披蓑戴笠,至顶湖山庆云寺。于寺外寻一古柏虬枝,挂画三幅,待价而沽。偶有
期刊
我是上个月途经一家很老的照相馆,在橱窗里发现夏岚的照片的,然后每周学校公休的时候,我就乘一个小时的环城公交来到这家照相馆的橱窗外。我有想过半夜来打碎玻璃偷走这张照片,也想过跟老板买下这张照片,但我没有这样做。  因为,我明白我并没有私藏夏岚照片的资格,以至于连用手机拍下照片的勇气都没有,我觉得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每周来这里看一次。  2009年秋天,夏岚还留着马尾辫,笑起来干净可爱,纤瘦的身板,像日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南门口,哪条巷子里都住有几位老婆婆。那时的很多巷子,仍然是解放前时修建的一间连一间的木房子。每个木门边都有一个长方形或圆鼓鼓的石墩子。巷子一般都是青泥地,每条巷子中间都有一个天井,只有快走到天井时,才能看到巷子中青泥地边上砌着的一块块青石条。不过,边角看上去早已磨圆了。  罗幺姑儿是住在一条深巷中的第二个有水井的天井旁边的。一开门,便可以端着碗饭,屁股往門前的石墩子上一挪,垂眼看着
期刊
澶渊之盟后,宋辽间暂无战事,宋真宗赵恒一时志得意满。几年后,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并决定在是年十月隆重举行泰山封禅大典。  时任首席宰相王旦,此人敢于仗义执言,是个难缠的主儿,赵恒担心王旦从中作梗,就很有些顾虑。枢密使王钦若急皇帝所急,如此这般地和赵恒说了一番,赵恒终于有了笑脸。  翌日朝堂上,满朝文武赫然在列,赵恒命人抬上一大罐酒,很是怜爱地对王旦说:王爱卿,朕知你爱喝酒,此酒乃天下绝品,特好喝,你
期刊
黑娃三十二岁上娶了个丑媳妇。  丑媳妇名唤玉婷,人高马大,三围粗圆,不见半分袅娜。尤其一张脸奇长,两颗门牙外突,谁见了都不舒服。  街坊邻居和哥嫂们笑话玉婷不说,黑娃老爹独居多年,也终日阴着脸对待玉婷,一说话恶声恶气的,像是欠了他二升黑豆钱。  黑娃悄悄跟爹说,别给玉婷脸色看!俺中意,你还想咋着?  老爹瞪着黑娃,跺跺脚,烟袋锅指着他鼻头,咬牙说,叫你分家你不分,你呀你,唉!  分家就分家!黑娃这
期刊
震天的锣鼓唢呐、欢笑喝彩声终于被抛下,崔护也追上了表兄。“表兄不必如此,科场胜败,亦乃常事。”崔护拦在高大而单薄的表兄面前。  “贤弟,愚兄不像你,家境殷实,年轻倜傥,本又无心于科场。”两行清泪挂在表兄枯白的脸颊上,“愚兄年近不惑,尚无妻室,靠老母供养。算上此次,已然九次……”  “表兄,一年转瞬即至。以表兄高才,来年定然高中。”崔护知道这样的安慰很乏力,但除此还能说什么呢?不料表兄突然像注了鸡血
期刊
秋天,嵩山背脊的枫叶像火一样燃烧的时候,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诗托讽,讪谤朝政,被捕入御史台大狱的消息,在西都洛阳像火炮一样,突然炸开了。  司马光闻听后惊悚不已,饭桌上,拿取的筷子悬在半空,竟不知投向哪里。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与苏轼心有灵犀,惺惺相惜,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  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不必为苏大人操太多的心。独乐园的老园丁吕直看不下去了,在一边安慰说。  吾皇啊,这是为何?司
期刊
黑云兜着雪,从西北的天空压向夹皮沟,同时也把二十几个壮男人赶进一所土房子。  保长最后一个挤进门,对羊倌说:“赶紧抱柴烧炕!”  众人一听,感觉上炕不是啥好事儿,于是都往窗根挤靠。  保长看着众人,厉声说:“都上炕!”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保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胆小的人往炕前凑了凑,大腿刚贴炕沿,就卡住了似的不再挪窝。  保长说:“又不是在鬼子的炮楼里,瞧你们这熊样!非逼着我撅树棍儿抓阄
期刊
十三岁那年,赵小凉自制过一把刀。  刀长五寸,五寸虽短,那也是刀。  刀背上刻着字——小凉用刀,明闪闪地,细看才能发觉趴在刀背上的四个字是蔫头蔫脑的。  如无精打采的赵小凉本人。  一开始可不这样。至少,刚入学那阵不是这样,刚入学那阵的赵小凉特自信,眼里都是有刀光的,福米知道。  福米,这个头上带疤的女生是赵小凉从小到大的伙伴。  确切点儿,是唯一。原因很简单,没人跟赵小凉玩。  有人说他孤僻,有
期刊
菊香家的二层小洋楼盖好了,女儿玲珑也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乔迁酒和升学宴一并办了,菊香说:俺要去北京旅游!  乡亲们不大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个眼睛瞪得比螺蛳壳还大。菊香可是村里出了名的“老抠”和“铁算盘”,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巴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当灯泡点,咋舍得花跑路买罪受的这个冤枉钱?  再说,眼下正是农村大忙季节哩!中稻马上要收割,茶山也等着翻挖、下肥,菜园里的大蒜、包菜、迟角豆也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