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开放而又充满活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努力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初中语文课堂变得开放又充满活力。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着重介绍相关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课堂活力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接受基础语文知识,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之一,需要教师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事物进步的动力源泉,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如果他们自身对将要学生的语文知识充满兴趣,并且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投入,便会使得他们自身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前,可以首先讲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沁园春·雪》这首现代诗词的时候,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向他们讲授作者毛主席这首诗词写作背景:1936年,毛主席率领军队准备奔赴抗战前线的过程中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毛主席被这里“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所震撼,故提笔写出这一佳作。学生通过教师的历史故事讲述,心中不禁对这首现代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增强学生初中语文的课堂参与程度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进行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也只是呆板地进行聆听,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应有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构建开放又充满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也需要从增强学生的初中语文课堂参与程度方面做起。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式的课堂学习模式。教师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若干小组,并且把将要学习的初中语文知识告知他们。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并选出一个代表将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进行总结。接着每一个小组的代表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表述出来,最终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达到丰富自身语文知识储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捕蛇者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事先约定好的小组讨论形式,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小组讨论学习。首先小组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文言知识对柳宗元的这篇课文进行翻译,并了解其中的大致含义。然后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学习作者柳宗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且找到可以指出文章中心主题的句子。最后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谈论学习,共同得出结论:《捕蛇者说》这篇文章通过描述蒋家三代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意承担苛税之苦,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苛政的斥责与愤恨之情。教师通过这种具体的小组谈论学习模式大大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课堂参与程度。
  三、增多师生之间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交流次数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有效交流次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建立起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同时在另一方面师生之间进行的有效交流还可以使得教师知晓学生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所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最终达到完善学生初中语文知识体系的目的。教师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多师生之间的课堂有效交流,可以开展问题提问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好正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问题,然后在正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课堂问题提问帮助学生接受与掌握相关的重点初中语文知识。同时学生也需要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与其分享自身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接收到学生的学情反馈之后,需要迅速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知识水平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课堂问题提问的方式,有效增多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次数。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讲述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古代小说《范进中举》。那么接下来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范进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这本作品中的灵魂人物之一。他一生多次科举考试均未成功,直到范进五十多岁的时候才中了秀才。”教师接着提问:“那么范进在中秀才之后变得如何了呢?”另一位学生回答:“范进得知自己中了秀才之后变得欣喜若狂,疯癫起来,后被胡屠户治好。”教师接着说:“《范进中举》这篇小说通过详细描述范进中举后的丑恶事迹,极力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
  四、丰富学生初中语文的课余生活
  学生初中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的督促与指导,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帮助他们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初中生必读名著,从而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最终达到拓宽学生自身文学视野,提高他们文学欣赏水平的目的。
  【结 语】
  教师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形式,可以采用课前故事引导、小组谈论学习、增多交流次数以及丰富课余生活等多种实际的教学策略达到这一目的,并且帮助学生在这一完善的教学环境中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初中语文知识水平与文学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石春.浅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5(11)
  【2】屠凤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3】高锦恒.讨论中质疑,探究中解疑——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讨论【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其他文献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然而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课堂教
【摘 要】  学生写作不容乐观,皆因教师“成人化”教学。要想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儿童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教师蹲下身子,在儿童视野下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多记日(周)记,多写片段,积累知识,多模仿,说(做)写结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鼓励他们创作,及时“发表”。  【关键词】  儿童作文 兴趣 策略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主,教师要善于导,明白思路比方法更重要。从生活入手,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留给我们的明珠,她以其丰赡华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灵魂。我们在阅读时享受着她优美的节奏与韵律,并为其真挚的情感所深深触动,我们感动、沉醉,我们
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已是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诚然,和谐社会的最终建成离不开全体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如何使我们的
期刊
我国早期文学与史学工没有的分界,所以有些史学名著词时也是文学名著。文史分家后,史学著作以直载史实为贵,忽视了必要的文学描写,往往使史书缺少可读性,这对于史学的普及与发展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从阅读和写作。儿童识字的过程总是先知字形,然后读出字音,了解字义。教儿童识字,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汉字本身的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一个个汉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有规律,仿佛一个亲密的家族,认识一个汉字,就会带出很多字来。因此,学过的汉字要力求在阅读和写作练习中经常出现,反复运用,
电视新闻以其覆盖面广、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等优势吸引大众。英语电视新闻具有内容丰富、传播的时效性强、图像与声音共同传播和语言形式的现代性等优势,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有不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控制幼虫病害的发生,在饲养桑蚕幼虫期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确保优质、高产。基于此
通过我领题的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优化学生作业评改方式的校本研究"的研究发现,作业评价由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向关注学生情感目标的落实转换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呼吸内科住院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抗菌药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