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332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SF-36各维度评分、POM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POMS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生存質量;负性情绪
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更强烈的心理困扰,造成其生活质量降低。品管是由工作场所的个体自发组成小圈团体,由一名选举的圈长以及数名成员组成,全体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所发生的问题。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它把干预的关注点集中在与个体共同构建解决方案而达成个体期望的结果之上。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是利用手机信息功能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的知识,鼓励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指导患者遵医行为。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中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住院的肺癌患者332例。纳入标准:①有病理和(或)细胞学依据、肺癌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肺癌第6版TNM分期标准;②1个月内未行放化疗及栓塞等特殊治疗;③无明显心肝肾功能不全,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或控制良好;④病人自愿配合接受各项评估;⑤预计生存期1年以上。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或发生脑转移者,严重或未控的内科疾患或感染;②有化放疗禁忌者及期间使用他抗肿瘤药物;③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细胞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品管圈为基础的聚焦解决模式:建立信息组群,由一名选举的圈长以及六名护理人员组成,将出院患者纳入群里,成员每日会在群里对纳入患者的病情及护理事项进行该日的介绍,总结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的常见因素,并对此做出的防范措施,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1)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癌的相关知识及预后,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2)进一步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康复的期望值,共同设定具有落实可行性的目标。(3)与患者一起探讨假设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患者可能获得的利益。(4)研究成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对实现的目标进行反馈,对患者的坚持和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5)通过目标,能直观地反映出患者取得的进步并给予鼓励,以达到最终康复。
1.3评价方法
1.3.1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mood states,POMS):各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计分,条目的粗分相加结果即为量表总分。
1.3.2生命质量评测:计分方法标准分值=[(实际得分-该方面的可能的最低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聚焦解决模式培养个体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增强个体的积极健康行为。该模式能充分调动患者对疾病的热忱,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对患者术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完全进入了我们生活之中,信息技术已被大多数所接受并在传播领域广泛使用,具有传播速度快、传达准确、限制条件较少等特点。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是一种双向联系,是医患之间相互反馈。本研究应用的聚焦解决式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的功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说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癌症及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国内有研究显示关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知识讲座能显著改善研究对象的不良情绪。聚焦解决模式强调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强调创造性和非理性思维在达成目标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通可能的原因是聚焦解决模式通过探查例外、及时正性反馈等技术,充分挖掘并发挥了患者自身的资源和潜能,提高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进而缓解了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关键词]肺癌;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生存質量;负性情绪
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更强烈的心理困扰,造成其生活质量降低。品管是由工作场所的个体自发组成小圈团体,由一名选举的圈长以及数名成员组成,全体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所发生的问题。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它把干预的关注点集中在与个体共同构建解决方案而达成个体期望的结果之上。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是利用手机信息功能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的知识,鼓励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指导患者遵医行为。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中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住院的肺癌患者332例。纳入标准:①有病理和(或)细胞学依据、肺癌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肺癌第6版TNM分期标准;②1个月内未行放化疗及栓塞等特殊治疗;③无明显心肝肾功能不全,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或控制良好;④病人自愿配合接受各项评估;⑤预计生存期1年以上。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或发生脑转移者,严重或未控的内科疾患或感染;②有化放疗禁忌者及期间使用他抗肿瘤药物;③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细胞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品管圈为基础的聚焦解决模式:建立信息组群,由一名选举的圈长以及六名护理人员组成,将出院患者纳入群里,成员每日会在群里对纳入患者的病情及护理事项进行该日的介绍,总结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的常见因素,并对此做出的防范措施,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1)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癌的相关知识及预后,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2)进一步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康复的期望值,共同设定具有落实可行性的目标。(3)与患者一起探讨假设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患者可能获得的利益。(4)研究成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对实现的目标进行反馈,对患者的坚持和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5)通过目标,能直观地反映出患者取得的进步并给予鼓励,以达到最终康复。
1.3评价方法
1.3.1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mood states,POMS):各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计分,条目的粗分相加结果即为量表总分。
1.3.2生命质量评测:计分方法标准分值=[(实际得分-该方面的可能的最低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聚焦解决模式培养个体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增强个体的积极健康行为。该模式能充分调动患者对疾病的热忱,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对患者术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完全进入了我们生活之中,信息技术已被大多数所接受并在传播领域广泛使用,具有传播速度快、传达准确、限制条件较少等特点。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是一种双向联系,是医患之间相互反馈。本研究应用的聚焦解决式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的功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说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品管圈聚焦解决模式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癌症及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国内有研究显示关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知识讲座能显著改善研究对象的不良情绪。聚焦解决模式强调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强调创造性和非理性思维在达成目标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通可能的原因是聚焦解决模式通过探查例外、及时正性反馈等技术,充分挖掘并发挥了患者自身的资源和潜能,提高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进而缓解了其焦虑和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