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现代养生》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羞谈汉武乞仙丹,
  不齿秦皇海外眈。
  《现代养生》昭轨范,
  延年益寿显骄憨。
其他文献
思其艰而图其易[原文]孝威知之:……自古功名振世之人①,大都早年备尝辛苦,至晚岁事权到手乃有建树②,未闻早达而能大有所成者,天道非翕聚不能发舒③,人事非历练不能通晓。《孟子》“孤臣孽子”一章,原其所以达之故,在于操心危、虑意识,正谓此也。儿但知吾频年事功之易,不知吾频年涉历之难;但知此日肃清之易,不知吾后此负荷之难④。观儿上尔母书谓“闽事当易了办”一语,可见儿之易视天下事也。《书》曰:“思其艰而图
对老公举案齐眉,发扬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在适当的时候背背三字经。爱自己的老公,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装模作样,想想恋爱时候的痴情,怎么成为了一家人反而变成了陌路?除了对自己的娘家人有私心,也学着向公婆献点爱心,毕竟他们的血液中流着你熟悉的东西,何况你可能在某个早晨发现自己已有了他们的后代。经常反省,为什么老公近来趁着月色回家?老公又不是猫头鹰,一天工作上的劳累,谁都希望躺在自己家里舒展四肢,有
从1980年开始,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第一批有610万个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目前,超过25岁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达到9000万。当这一代独生子女长大之后,大龄单身问题将在中国呈上升趋势,为社会所关注。让人不明白的是,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为选择一个合意的伴侣而伤透脑筋。他们的择偶观念与父辈明显不同,且有各自的困惑,很难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前几天,好朋友李芸气冲冲地来到我家里,
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大通村4组的吴玉辉老人,生于1906年2月26日,整整102岁了。在少年时,老人正处于“女是外人,读书无用”之时,所以吴老从未上过一天学,至今也不识字。14岁时,吴老与18岁的罗洪兴结了婚,一生共育有两女一儿。老人随儿子、儿媳生活至今。老人健康长寿活过百岁,是如何养生的呢?    心态良好 淡泊名利    吴老生性不愿与人争强斗胜,淡泊名利,心态平和。老人的老伴在1958年去世
五、杵击缺盆承上式。随着沉身后坐,两掌同时回收,掌心朝下,拇指相对(图10)。上动不停,两掌同时向前缓慢杵击(图11)。技击要领:两掌回收和探身前杵对方缺盆穴,是个完整的连续动作。有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意念导引:屈膝后坐,意念气沉丹田,尔后气贯中指前伸。一来一去,犹如双掌在按摩。六、分手点筋,拇扣阳溪承上式。1.两手分塌下落,然后向外再向上举至肩上,掌心朝前,拇指内扣(图12)。2.两手掌向内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对比法,从印度瑜伽在中国健身业的风行,反观陷入低潮的中华传统气功,从其功能、对象和内容特征上分析思考瑜伽盛行和气功难以推广的原因,并为振兴我国健身气功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瑜伽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成为健身领域最为热门的锻炼项目,犹如印度飘来的一股旋风席卷而来,风靡南北,盛行全国,深受人们的青睐。2004年的《健与美》杂志通过对读者的调研,结果将瑜伽评为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是我国第一个经过国家级多学科专家鉴定的“中国长寿之乡”,其“长寿文化”、“孝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现年105岁的杨少轩老人就住在该县义和乡合桥村9组。  近日,笔者几经周折,来到了老人家中,探访了杨少轩老人,不仅看到了老人那充满活力的身影,而且还了解了老人因爱好广泛,使其长寿的养生之道。  老人于1904年9月18日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由于家中十分贫苦,杨少轩从未上过一天
自本社向广大读者推出玉磁温灸、长寿玉灸以来,经常接到读者的咨询。为方便广大读者,本刊特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一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问:玉磁温灸治疗仪是否能够治疗脊椎以及颈、腰椎病?答:可以。玉磁温灸治疗仪不但可以使脊椎以及颈、腰椎病得到彻底的改善。同时还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血脂质量好转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体快速摆脱亚健康体质。问:玉磁温灸治疗仪是靠振动起到按摩的
主讲专家介绍:  孟庆云,男,1939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学习中医。曾执教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短期)。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第2版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中国中医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理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著有《
生命在于什么?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大家对此耳熟能详。可是后来又有多种说法,例如“生命在于静养”,“生命在于营养”,“生命在于舒畅”,“生命在于快乐”等等。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有没有一个说法能涵盖这几种说法呢?有的,那就是“生命在于平衡”。当然,从哲学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不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精神活动、生命运动中都是普遍规律。因此,生命的平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