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广播的创新举措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城市广播如何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广播人在不断的创新探索。本文以郑州新闻广播为例,对疫情期间广播的创新举措进行分析,认为除了要快速反应,还要在传播方式、渠道和内容上创新,以彰显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疫情 城市广播 创新 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生产生活和民众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主流媒体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及时、准确、生动、全面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如何有效疏导群众的紧张心理,普及好防疫知识?如何凝心聚力,打好全民抗疫的攻坚战?如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郑州新闻广播进行了积极尝试:打破春节假期原有安排,全媒体发力,所有采访报道全部围绕疫情防控开展,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生动讲述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舆论氛围。
  一、疫情发生后的快速反应
  疫情发生时,受众需要方便、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信息,需要有深度、有解读、有互动的新闻报道,既能舒缓压力,又能指导生产生活。新闻媒体要紧紧抓住受众心理,作为重要的连接纽带,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眾紧紧连接在一起,权威信息准确传达,防控知识生动传递,社会压力有效疏导。
  1月25日,武汉“封城”两天后,恰逢大年初一。郑州新闻广播全员返岗,全天节目迅速转为抗击疫情主题宣传,推出特别节目《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全天候发布官方信息、澄清不实传言、传播疫情防控知识、疏导公众情绪。为了宣传效果最大化,联合兄弟媒体共同策划特别节目,与郑州交通广播开展两天一次的固定并机直播,和河南省内18个地市台、全国各地电台并机或连线直播,传递最新信息。通过线上节目、“两微一抖”等多平台及时传播,进而增强其权威性和指导性。
  二、创新彰显主流媒体核心价值
  “对于大众传媒而言,传播力是其本质职能的彰显,是一种能力,一种到达受众、影响社会、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能力”。①随着疫情的变化,城市新闻广播应由最初的“规定动作”迅速向“主动作为”和“积极作为”转变,由最初的“单一广播产品”迅速向“音视图文”全媒体产品迈进,策划、创作出符合本土“口味”的全媒体作品。
  (一)传播方式创新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声音就要传到哪里。传播方式的创新直接关乎新闻内容能否到达受众身边,也关乎受众对于内容的接受度,因此,应从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去满足受众需求,通过广大受众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防疫宣传的第一线,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稳民心、聚力量的推动者。
  郑州新闻广播推出了防疫流动宣传车行动《抗击疫情,我们始终在一起》。用流动直播车喊话方式,抗疫宣传足迹几乎遍布郑州市的大街小巷。宣传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科学防疫知识,有幽默有趣的“硬核村长”防疫提醒,也有主持人与群众的现场“隔空互动”等等,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认可。
  (二)传播路径创新
  在此次疫情中,各类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输出大量关于疫情的信息内容,其中不乏一些伪科学与谣言。这些不实信息引起巨大的流量,其原因无非是满足了用户心理。人在紧张不安的状态下判断力会下降,会出现轻信的情况,此时容易被大肆渲染的夸张信息、吸引眼球的不实信息所误导。
  郑州新闻广播除做好传统广播大时段应急直播外,还积极实践传播路径创新,在新媒体平台推出了类型多样的科普短视频,向广大网友传播正确的防护知识。其中《村长说防护》系列公益短视频尤为突出,截止到5月6日,该系列已在“抖音”平台连续推出96期,阅读量突破1亿人次,点赞超过300万个,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该系列短视频创意源于网友高度评价的河南“硬核村长喊话”,主创团队根据市民心情、防控重点,借助“喊话”这一形式设计制作了短视频。作品利用黑色幽默、顺口溜等形式,从同理心的角度出发,说到了网友的心坎里。该系列视频已将“吴村长”的喊话形象打造成热门IP,同时还衍生出“女村长”“开封村长”“安阳村长”等,分别结合防控需求和要求,进行再加工和创新,充分体现了“广播+互联网”传播路径的有效性、生动性和贴近性。
  (三)生产内容创新
  此次疫情中的另一个重要创新,便是生产内容创新。内容生产要结合时代背景特征,融人中华民族精神,在其基础之上加入时代精神,对所生产的内容进行创新。内容创新的目的要直击人心引发共鸣,手段要贴近受众,形式要鲜活新颖。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时期,由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河南省内城市广播媒体共同创作的诗歌《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在豫、鄂两地引起强烈反响。张颂教授曾说,广播电视必须饱含民族文化的乳汁,必须能独具国家历史的特色,必须根植于人民开垦的沃土,必须展现出时代精神的文明圈。②该诗用各地市台主持人用方言呼叫武汉的形式,为武汉加油。音频版长诗制作推出后,通过郑州、新乡、安阳、开封、洛阳在内的多家河南省内城市广播媒体密集播出,累计播出时长超过2300分钟。进一步凸显出内容创新所带来的凝聚力与感染力。
  同时,作为呼应,武汉新闻广播2月8日推出了《黄河黄河,我是长江》,同样用“呼叫体”对中原儿女做出回应,表达了荆楚儿女不怕牺牲、在全国的共同努力下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豫、鄂两地作品一呼一应,在听众和社会各界均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内容创新形式,为两地人民共抗疫情加油鼓劲。
  三、后疫情时期,助力社会恢复生产生活
  在后疫情时期,媒体的任务应迅速转向推动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媒体的功能更多的在于传递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是各企业的复工复产。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或暂缓征缴、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媒体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好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快速地传达到社会各界。此时媒体的主要任务由抗疫信息传播转变为直接介人人们的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复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针对后疫情时期的消费场景创新宣传手段,如全媒体探店、沉浸体验式采访报道、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点对点地刺激经济。
  2月10日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郑州新闻广播迅速启动“以声助力美好重启”融媒体项目,全面帮助名企名商抗疫复工。截至3月20日共推出16期融媒体产品,涵盖各行业共51家企业,在企业界乃至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同时,郑州新闻广播开设专栏,解读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及时、立体、全面地反映郑州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情况,并对务工人员如何返郑、如何填报健康信息卡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启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对于城市广播的宣传报道而言,权威准确的内容是根本,快速响应及时发布是关键,创新传播方法是核心,还要根据疫情变化适时调整报道方向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郑州新闻广播的实践给我们带来几点启示。
  1.传统媒体依然受到受众高度关注,主流价值依然存在。近两年,传统媒体受自媒体冲击,价值有所下沉。通过本次疫情防控报道不难发现:权威性、公信力依然是传统媒体优势,只要深耕内容、创新对公众具有较强引导力的内容产品,依然能够赢得用户的关注和支持。
  2.根植本地,深挖特色,全力打造全媒体产品是必然趋势。郑州新闻广播推出的《村长说防护》系列公益短视频,就是深挖河南(郑州)农村大喇叭特色,结合疫情防控基层工作,将其打造成全媒体产品,获得了成功。
  3.创新传播形式,点对点垂直服务实现新一轮圈粉。如“流动大喇叭进社区”“名企名商抗疫复工春暖行动”等,就是传统广播借助报道内容全面平台化、报道形式全面融合化、报道时间即时化,满足人们在疫情隔离环境下、复工复产初期企业困难的“在场”需求,从而实现了新一轮圈粉。
  4.媒体间的跨区域合作报道将成为常态。疫情防控期间,公众不仅关心本地疫情,对于其生产生活所在地及疫情较为集中地区情况同样高度关注。此时,为满足公众需求,跨区域合作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全网技术的发展也为跨区域合作报道提供了支持。郑州新闻广播推出的《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特别节目,和河南18个地市台、全国各地电台并机或连线直播,传递最新信息;豫鄂两地广播联动创作“呼叫体”长诗等全媒体节目一举获得成功就是最好的验证。未来随着传播技术的更迭进步,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跨区域、跨媒体的联合报道也将成为新常态,形成合力,达到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影响力。
其他文献
【摘要】牢记使命、扎根基层,践行“四力”,是艺术创作者以精品奉献人民、主流舆论媒体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动守正创新的迫切需要。广播剧《闽宁镇》《黄河水甜》以发生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脱贫故事为原型,创作者以好故事、好题材、创新思维为创作方向,以增强“四力”为创作底气,呈现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四力 脱贫攻坚 广播剧 闽宁镇 黄河水甜  【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慢直播”的优势在于其强过程感与原生态,赋予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慢直播”打破特定图层,体现了对主流叙事模式化的解构。“慢直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推送的方式使话题持续发酵。  【关键词】慢直播 用户参与 陪伴式社交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受关注的“慢直播”是2020年1月26日晚上上线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全过程,“央视频”通过架设在火
期刊
【摘要】脱贫攻坚新闻报道是一项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的重大主题报道活动。本文以阜平县脱贫攻坚新闻实践为典型案例,对重大主题宣传中如何把握“时空维度”进行了探讨,提出把握新闻事实不同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注重脱贫信息的横向传播等观点,并就观点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扶贫攻坚 新闻报道 时空维度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保
期刊
【摘要】在各类报道中,典型人物往往是浓墨重彩、格外耀眼,其中离不开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典型人物之外的其他典型报道亦如此,本文以“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融媒体叙事传播为例,解析各种媒介宣传手段运用及其产生的宣传效果、形成的传播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  【关键词】十八洞村 传播力 媒体 印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湖南花垣,武陵山脉腹地,当太阳升起,十八洞村迎接着崭新的
期刊
【摘要】疫情防控下,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大众媒体加快转型,向全媒体进军,报道形式和渠道全面融合创新,其中短视频传播快速高效,深度报道影响力回归。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传播手段、话语方式亮点频现,融媒体产品的大量出现,促进了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全媒体化。  【关键词】主流媒体 新冠肺炎疫情 融合传播 特色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初暴发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剖析广播主持人在新媒体领域转型网红的成功经验和内在逻辑,为拓展广播媒体的融合之路带来一些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主持人 网红 MCN 主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兴起深刻改变了媒体格局,以新技术和新理念为支撑的新媒体平台不断迭代更新,产生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网红,他们的言行举止备受大众关注,头部网红不仅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商业
期刊
【摘要】自北平和平解放至建国初期,在北平市委、市政府和北平市军管会的领导下,通过“筹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查封和取缔反动电台、收购私营电台”三步走策略,北平的旧广播系统逐渐被人民的广播事业所取代。北京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和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城市创建人民广播的既定策略,也体现了时代洪流下旧广播体系必然瓦解、人民广播事业必然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律。  【关键词】北京人民广播事业 三步走 反动电台 私营
期刊
【摘要】当前,“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日渐火爆。本文结合国家应急广播在抗击疫情中的“抖音”运营思路和传播效果分析,阐述了国家应急广播公共服务的普适性、精准化特点,指出新媒体平台是国家应急广播实现公共服务的重要路径,提出了国家应急广播在新媒体领域打造传播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国家应急广播 公共服务 抖音 运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国家应急广播秉承“平时服务、战时应急、
期刊
【摘要】节日报道是新闻媒体常规的报道类型之一。但长期以来,主流媒体节日报道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创新成为亟待突破的问题。本文以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今年抗疫期间的节日报道为例,分析主流媒体如何做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接,创新文化表达、节目样态和传播方式,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节日报道 新媒体 创新 节目样态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做好
期刊
【摘要】本文从技术理性的视角出发,简要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主持人工作的赋能情况,包括克服人工缺憾、创新采编形式、丰富节目效果、打通反馈渠道等。提出主持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新思路,即主持人可将角色定位于“海量讯息”的把关者、新闻业态的全媒体人、融媒时代的新闻工匠。  【关键词】人工智能 AI 合成主播 主持人角色 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智能化媒体时代到来,人工智能、物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