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两个融合”创新三农传播

来源 :电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媒体提供助力.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三农传播发生了深刻变化,主流媒体立足“两个融合”、创新三农传播,做好“媒体+农业农村农民”文章,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形成的新优势,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提供了舆论和信息支持.
其他文献
非遗类纪录片以非遗项目或传承人为主进行摄制,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纪录片与非遗项目的 双赢不单关涉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还涉及纪录片发展和国家形象建构.如何通过非遗类纪录片的传播,对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对外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改变国外观众对中国的偏颇认知,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学握话语权,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电视新闻评论因其可视化表达的思辨内涵,以及较为鲜明的观点态度,使其在电视新闻节目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价值.但在互联网所形成的多维媒体形态、融合传播背景,以及信息传播的新生态等因素影响下,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形态、传播效果等出现了若干困境与难题.对此,总台央视新闻频道的评论类节目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应对,在表达中国立场、传播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声音上产生了显著的传播影响.同时也在融媒传播的生态环境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路径进行了相应探究.在国内同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上形成了示范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不仅重塑了新闻的生产流程和分发机制,而且催生出新的传媒格局.本文基于智能化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变革,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引起的传媒伦理困境,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新闻传播,使机器逻辑取代人文逻辑并占据重要地位,应充分协调智能技术赋能下技术逻辑与传媒伦理的关系,使二者实现动态的价值平衡.
短视频新闻既消解了传统一些长新闻枯燥冗长的不良文风,也以声音、图像与字幕解构了传统新闻以文字为主的文风元素组成.本文认为,短视频新闻的文风建构需实现四重转向:空间层面实现从新闻内容到评论区域的延展,表征层面实现从写作中心向传播中心的重构,结构层面实现从要素组合向场景生产的拓新,理念层面实现从文字本位向文本本位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向移动化、视频化、智能化、知识化发展,有深度的内容更加受到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开展的数据挖掘,促进了内容向专业化和垂直领域的深耕,成为主流媒体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从脱贫攻坚报道实践着手,解读数据可视化新闻的生产流程,并从采编人员视角提出智能新闻数据库建设的“需求侧”建议.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多样的探索,其中“网红”新闻主播、互联网用语的活用、轻松有趣的叙事手法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以全新的魅力吸引受众,引发关注和热议.本文着眼于主流媒体在融媒体场域下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中所呈现的网感表达趋势,从主流媒体网感表达趋势实践分析、主流媒体网感表达趋势原因探索以及主流媒体网感表达趋势前景展望三个层次逐步推进,由表及里,分析主流媒体内容生产领域中的网感表达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与完善,影视评论的作者、文本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在当下自媒体平台日渐丰富的大背景下,网络影视评论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并显露出传统影视评论所不具备的社交性倾向.该社交性倾向主要体现为评论内容选择的话题性,论证过程的情感性以及评论话语的互动性三方面.
科学性和艺术性是非遗纪录片的特有属性.当前,非遗纪录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还存在一些融合屏障,而通过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举、深度挖掘非遗项目的价值内涵、创新非遗纪录片的表达方式等,可以有效实现非遗纪录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构建,从而促进我国非遗纪录片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最近几年来,各大视频网站及自媒体网站都出现了利用影视剧片段、视频图片等元素剪辑成新作品的混剪视频.由于混剪视频是基于原创视频的二次创作,在现实中极易引发侵权法律纠纷,这类纠纷的焦点在于混剪视频对原创视频素材的使用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是否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目前我国《著作权法》体系对“合理使用”的界定比较模糊,导致原作品权利人和混剪视频创作者的权益保护陷入法律困境.
全球化语境下,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是中国对外传播中一个重要的契机与挑战.《中国脱贫攻坚》以纪实的美学表征和客观真实的影像话语陈述,获得国内外受众的接受与认同.本文从跨文化合作的角度出发,从叙事模式、摄影、剪辑等方面剖析该片影像话语的建构,以期对纪录片的创作发展及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