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各学科的教学息息相关,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本文从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在良好的德育环境渗透德育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英语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是德育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英语教材中许多英语课文充满人文情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既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又达到德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德育渗透。例如在讲授保护藏羚羊一课时可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授 DNA - the secret of life一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了解DNA研究的现状、最新成果并对这一高科技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导学生辨证思考转基因、克隆等高新技术发展及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和负面效应以及相应的道德挑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的教学都和德育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就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一步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具有特别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英语终身学习有益,客观上还影响着其综合品格的发展。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
  听的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多听的习惯,并给学生传授听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经常在课间播放英文歌曲,并且鼓励学生每天收听英语广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一些英文电影。
  说的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中大胆发言,发言时要声音响亮、语音清晰流畅、语调和谐自然,笔者经常利用课前三分种Free Talk的时间,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每堂英语课前三分钟的自由谈话中,学生可以讲小故事、小笑话或者就当前发生的热门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读的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鼓励学生跟着录音机阅读,模仿其语音、语调。教师应在课堂上经常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对于不准确的发音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对于写的习惯的培养,教师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板书和作业批改,给学生提供书写的榜样示范。同时,笔者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书写,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渗透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2.找准机会进行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还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四、在良好的德育环境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应滿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应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和一系列民主价值。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总之,要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合理设计,找到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培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同时,使个性特长得以发挥,从而有过硬的本领和健全的个性,成为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三年级,但是正式学习英语往往是在初中时期,因此,初中英语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通常是教师通过照读书本的内容来指导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英语考试通过率。初中教师普遍年龄较大,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目标,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合理,没办法
【摘要】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翻译也有这十分重要的应用。本文以认识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为理论基础,研究的是《someone like you》一个广为流传的古风译本,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与隐喻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翻译 《someone like you》  一、引言  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唱得无数人肝肠寸断,一时
【摘要】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转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作为方向和目标。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为例,分析了土木英语的特点,并从课程安排,教材编写,校企合作等方面来探索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以期有助于土木专业学生满足国家化需求,并对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转型改革 应用型 土木工程 专业英语 模式构建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特别是我们这些城乡初级中学,多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外语教学成了“一壶煮不开的水”。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播语言知识的教学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新课程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手机配音软件受到了学习者的青睐。本文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依据,对以英语趣配音为例的配音软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多模态 英语趣配音 可行性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媒体形式开始出现。英语趣配音作为一款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软件,包括了图文音等各种媒介,可以同时练习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相对于传统课本的学习的方式,它的使用极大地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学困生的问题日渐凸显。由于一些高中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同时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及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等,导致其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进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和进步。本文针对农村高中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探析,突出合作指导和激励评价,有利于学困生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困生 转化策略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位
【摘要】本文对影片《死亡诗社》的另类解读,指出教师教学创新的“自我突围”应该得到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学校提倡,为教学创新埋下根基;二是家长拥护,为教学创新提供营养;三是自我外现,为教学创新绽放光彩。  【关键词】《死亡诗社》 教学创新 教师教育  《死亡诗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背景下,一位英语教师在充满冷漠、压抑气息的学校,用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不仅颠覆了学生以往枯燥、无
【Abstract】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he ability of social intercourse with member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under the control of certain cultural values. Impro
【摘要】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被认为是英国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关注女性,《到十九号房间》是她关注女性问题的一个短篇小说。《到十九号房间》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苏珊的形象,苏珊展现了人类内心世界挣扎的过程。苏珊的行为及内心世界在家中和十九号房间是不同的。这样的差异是因为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影响。本文试从人格的三重结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面孔与思维方式,而带给老师的是全新的挑战,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的过程。一位英国语言大师曾说过:“凡能激发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最好的方法,而使学生厌恶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最坏的方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组织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