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涵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可以塑造人格、陶冶情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为此我校充分挖掘经典诗文的美育功能,设计了一系列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创设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本教科书,它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诵读经典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功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在诵读经典中探寻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价值取向。如《离骚》让人感受到伟大的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感。《岳阳楼记》表达了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再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经典语句都教育学生要关心祖国、民族的命运,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裕了,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诸多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诵读经典能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
  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激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经受住磨难的考验。李白的诗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蔑视权贵的精神及追求自由的个性,也激励着学生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也是在与历史文化名人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三、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传承美德,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我国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经典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孔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些经典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对待父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人物。
  传统经典古诗文强调择友需慎重,“子曰无友不如已,益损三友正如斯,端人正士当结纲,阿谀迎奉应远之,酒肉之交难长友,忤逆为朋人笑痴,汪博痞徒宜戒拒,风雨急难见心机”要远离那些阿谀奉承、酒肉朋友,正直高尚、能够共患难的人才是我们择友的对象。
  四、诵读经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民族
  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无数先辈用他们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奋斗和高度智慧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的升华凝聚而成的。它在历史的演进中以各种形式代代相传,因不断积累发展而丰富。而诵读经典正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诵读读读经典,让孩子的心灵和一个非常广大的二千多年甚至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世界接通,可谓是接通千年历史,打开万卷奇书,这样能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典之精髓就会慢慢地在他的身上发酵,从此,“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将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如我国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由于长期浸润在诗书的氛围中,处处散发出儒雅的气质,并赋予他宽广的心胸,从而写出前赤壁赋、大江东去这些千古流传的诗词名句。还有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读了六年的私塾,学习了《论语》、《孟子》、《诗经》、《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汉书》、《左传》和《康熙字典》等,这些书浓缩了几千年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毛泽东的博学强记就得益于它的青少年之学,并为他的一生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功底和处世做人的方法。试想,如果没有文化知识的熏陶,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底,整天就知道玩游戏机、追逐明星的这些孩子,对于祖国的大好山河能有什么感想?而读了经典之后,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慢慢地就会从内到外散发出儒雅的气息,渐渐变得知书达礼,
  可以说,没有经典文化的传诵就不会有我们民族精神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也就不可能了解、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所以,为了弦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必要开展起来。
其他文献
【摘 要】习题课是广大物理教师面对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习题教学更有效呢?本文从归类求同、实验跟进、倡扬批判三个方面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关键词】习题精选;归类求同;实验跟进;倡扬批判  物理习题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作业试卷讲评等活动,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当丹尼斯·施罗德接过一份比赛当天的安排时,他看到封面上印着的是自己的照片。惊喜?这个21岁的年轻人看上去很淡定。  “能在上面看到自己的照片,这种感觉非常好。”施罗德咧开嘴,边笑边说。  虽说施罗德淡化了这一时刻的重要性,但我们知道,当老鹰的媒体关系部门用一个名义上二年级、实际上才在NBA起步的人作为封面时,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你在场上看施罗德打球,你会发现他的球风相当稳健,一点也不张扬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中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中小数学教育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输,忽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但遇到实际问题,便
【摘要】数学课程新标准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既象征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以前的佳绩上获得总结,也代表了先进教育事业 的延续。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新标准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灵活的运用,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因此老师应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的五项技能之一在我国英语教学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还是在考试测验中,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应用者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考试测验的成败。另外,作为高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知识的升华,又是为进一步的大学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高中英语的教学者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