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课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教学有效性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广泛的意义上,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特级教师、名师们是如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有效教学的。
  首先谈谈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现行新教材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1、设计目的不明,为了设计情境而进行设计;2、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呈现的信息量过大,干扰了学生的数学思维;3、认为创设情境就是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生搬硬套的和生活接轨。类似的误区妨碍了教师的设计,降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那到底该怎样有效创设情境呢?
  1、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关于联系生活来创设情景特级教师给我们举出了两个关于《分类》的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1:教室被布置成了大超市,里面安放了3个大柜子,柜子里面有各种杂乱无章的玩具、水果和小食品,老师带领孩子在柜子前进行分类。学生很快被情境吸引,迅速投入到学习中,但有的学生却迷失于众多精美包装的物品中。
  设计2:老师通过故事引入,“大象奇奇在书包里找橡皮,可怎么找也找不到,为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奇奇的书包太乱了。还有学生说:奇奇的书包应该整理一下,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师由此引入新课,并协助孩子们动手整理书包。
  两节课都给孩子们创设了与数学有关的情景,但不难看出:第一种设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布置一个教学分类的场景,投入太大、教学效率不见得提高多少;过多的教具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学生更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第二种设计,则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情节引入,利用学生现成的资源,用较少的精力创设情境,凸现了知识的内涵,使学生形成分类思想,收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联系生活创设的情境,应该紧密联系课题、简洁明了,避免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也就是说,情景创设不光要有“生活味”还要有“数学味”,教师应尽可能花较少的精力和财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联系已有知识创设情境
  我们一起来看看特级教师钱金铎在《商不变性质》教学中,是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创设情境的:
  【案例】教师首先出示2组题,并请学生试算:
  (1)200÷2 200÷10 200÷20 200÷40
  (2)8÷4 16÷4 160÷4 320÷4
  然后让学生说说每组题的规律。学生汇报:第一组,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第二组,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当孩子们回答后,教师让孩子们猜想:商除了会随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外,还可能会怎么样?由此引出商不变的这种情况。
  这种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创设的学习情境,不仅复习了旧知引入了新知,还展显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系统化,使其形成自有知识网络。是一种有效而平实的情境创设。
  因此,我们应正确地理解在数学教学中的创设情境,准确把握新理念的本质,创设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紧扣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切忌喧宾夺主和形式主义。
   接下来谈谈学习材料选择的有效性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常用辅助工具,如: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选择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要选择有意义、化难为易的学习材料。在名师课堂中,名师们使用的学习材料没有豪华的课件、没有华丽的教具、没有纷繁复杂的学具。他们的学习材料可以用几个词描述:朴实、简单、直观、有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吧!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在名师们的感染下,我们对有效地设计练习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练习”不仅仅指新知教学后的巩固练习,还包括为新知学习准备的引新练习,新知学习过程中的尝试练习,新知学习后的巩固练习、发展练习等。
  新课前的复习铺垫——唤起经验。
  曾经有幸聆听全国名师吴正宪老师的《相遇问题》,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我国传统数学教育中精髓,比如:巧妙的复习铺垫——新课开始,吴老师请坐在最后的一个孩子往前走,孩子们的目光立即被吸引在那个孩子身上。这时,吴老师接着面向全班提问: “他走这么一段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孩子们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思维也打开了。最后,吴老师诙谐地说:他往前这么一散步就散出这么个数学问题——速度×时间=路程,今天我们就在它的基础研究几个新问题。
  简短地谈话式地引入、铺垫,吴老师抓住了新知——相遇问题和旧知——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的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相同,并提出了在它的基础上研究几个新问题,引出相遇问题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对、相距、相遇的体会、学习。吴老师巧妙、有效地把握了旧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唤起学生对新知的积极思维。
  克服一味机械地模仿练习——注重变式也是有效设计练习的一种方式。
  变式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如学生可通过变式题进行比较,抓住题里数量关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了关注课前复习及练习中的变式外,还应注意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蕴涵实效的,有趣味的练习,一定会使学生乐此不惫,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真正实现在“乐中学”,“学中乐”。
  总之,练习设计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夯实基础;同时,还应关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方法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理想。它关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它是值得我们用整个教学生涯为之不懈追求的。
其他文献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
期刊
一、学报发行量的现状。高校学报是高校科研、教学、学术活动的窗口,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园地,是发现和培养人材的摇篮,其特点在于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强的综合性。一
摘要 丑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由亚里士多德引入了,而从近代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审丑现象日益增多,滥觞于19世纪末并繁荣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以丑为其审美核心,可以说是一种丑的艺术。但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在这里不做太多的阐述,或许是物质的富有,精神的匮乏;或许是社会分工高度精密化,机械化,从而使人失落了存在的意义;也或许是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这使得人们的理性王国轰然倒塌
期刊
文章对农行加强同业合作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农行开展同业合作的途径.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法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一直处于变革之中。2003年依据《金融安全法》成立的金融市场管理局则是法国金融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该管理局目前已成为法
佩科拉、秀拉是托尼.莫里森最早的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这两位女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有效突破口。浙江省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的总量和比重,扩
文章通过分析财产保险营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症结所在,提出组合营销发展的策略,推动产险营销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