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现代舞教学中的情境化训练模式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舞蹈是一种现代化的的艺术,也是具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艺术之一。近年来,现代舞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也创立了现代舞蹈专业课程体系。现代舞蹈作为情感与行为融合的艺术,在专业化的教育中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人们学习现代舞的熱情也越来越高。现代舞具有独特的韵味、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情感承载力。本文从现代舞教学的实践出发,分析探讨在高校现代舞教学中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校现代舞;艺术表现;教学理论;情境化训练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现代舞。在现代舞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表现与舞蹈表演技巧?如何在现代舞教学中展现出现代舞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如果有扎实的表演技巧,而缺乏舞蹈艺术创造力,那么现代舞表演就容易成为没有生命力的机械活动,如果只有强烈的舞蹈艺术创造力,而没有扎实的现代舞表演技巧,那么现代舞也会节奏错乱,失去艺术美感,缺乏意境和完整性。因此,我们要兼顾两方面的问题,在现代舞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创造力,也要提升舞蹈表演技巧。
  一、现代舞的概述及其艺术特性
  1.现代舞与高校舞蹈专业化教学的论述
  20世纪末期,流行文化开始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现代舞逐渐开始流行,并且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内容。现代舞反对古典舞刻板的形式,与传统舞蹈的模块化特征不同。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现代舞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和审美理念遥相呼应。在艺术创造性方面,现代舞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情感表达,表演者的个性化创造色彩更加强烈。现代舞是艺术性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等多种类型的舞蹈都属于艺术性舞蹈。现代舞的历史比较短,表演形式比较自由,舞蹈表演技巧也比较丰富,艺术感染力比较强。因此,现代舞也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舞蹈类型之一。当前社会结构不断分化,文化艺术产业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现代舞因其独特的艺术特性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高校专业课程的不断完善以及现代舞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很多高校都将现代舞专业课程纳入到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现代舞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丰富。高校构建现代舞专业化教学体系,主要是顺应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提升现代舞教学的质量,促进现代舞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2.现代舞艺术表现的自由性
  现代舞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中最显著的体现是现代舞的自由性。现代舞具有自由化、情感化、多样化的特征。很多现代舞表演者都能够根据情感的表现要求,进行自由地创造和表演。这是因为现代舞是一门形式非常自由的艺术。现代舞既可以是独舞,也可以是双人舞、群舞等。因而,从艺术表现力的形式分析,主要包括自由性的舞蹈表现技巧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著名的舞蹈家伍尔兹·切尔顿说:“舞蹈表现的自由性主要体现在舞蹈情感的自由表达,动作收展自如,不被传统的理念束缚。”任何舞蹈表演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舞蹈的表演并不是重复模仿的过程,而是具有艺术个性和艺术表现特色的活动。现代舞的自由性表现特性就是舞蹈具有自由的艺术观念,节奏分明,具有合乎自然法则的艺术表现力。现代舞是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艺术,这种舞蹈非常符合多元化的审美理念。通过现代舞表演,舞蹈的故事和情感也会变得非常有感染力。现代舞艺术表现的自由性体现在现代舞能够将人引入到舞蹈的情境中,使人被丰富的舞蹈动作吸引,仿佛身临其境。
  3.现代舞艺术表现的情感化特征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中,有“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之说。也就是说,舞蹈在情感达到极致的时候,只能用舞蹈这种形式表达。也就是说,舞蹈是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艺术。在现代舞表演中,优化现代舞的表现特性与表演技巧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执着追求的事情。现代舞艺术表现的情感化特征非常强,现代舞的特色就是通过具有个性化的舞蹈动作触动观众的心弦。现代舞与古典舞蹈有不同的表现特点,现代舞是以情感为中心,创造具有情感化的舞蹈动作。不同于古典舞蹈拘泥于傳统的艺术理论,它没有各种规定和概念的束缚。现代舞有着独特艺术张力,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现代舞不仅能够表现丰富的情感,还能够展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现代舞艺术表现的情感化特征还体现在对表演者艺术感受的冲击上。现代舞的艺术特性就是以舞蹈表演者的情感为中心,以表演者的艺术感受力为基础,通过具有创造性的舞蹈动作和形式将这种情感转达给观众,使内在的个性化情感和审美体验扩散到舞蹈环境中的每一个人身边。观众与舞蹈表演者通过现代舞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构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化的艺术情境。
  二、情境化训练模式应用于现代舞教学的有效策略
  1.情境化训练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情境化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故事案例、设置特定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化教学模式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情境化教学模式首先是触动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情感观念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并且在心理上接受新鲜事物。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引导,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理智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体验。最后,通过教学深化,引导学生掌握并且熟练运用知识技巧。
  2.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掌握现代舞的基本技能
  在现代舞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立足于现代舞教学的基础内容,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现代舞表演基本功。如果没有扎实的舞蹈表演基础技能,那么现代舞的表现力也就难以实现。当学生沉浸在关注现代舞的教学情境中,必然会被舞蹈的情感所触动。在现代舞学习活动中,要认识到现代舞技巧的综合性特征,还要掌握扎实的现代舞基础技能,这样才能够实现现代舞的艺术表现特性,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创造力。例如,在进行“现代舞表演与创作”课程教学时,教师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经典的现代舞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舞的整体特征,并且运用视频分解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舞的基础动作。只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具有更加丰富的创造力。现代舞的基础动作与舞蹈理论是舞蹈表演者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让学生进行舞蹈基础动作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模仿,然后再进行创造和探索。   3.探索有效的情境化訓练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感知能力
  舞蹈是承载着丰富感情的艺术。现代舞表演者要具备艺术创造和艺术感受力,才能在舞蹈学习中培养强烈的艺术活力,才能够具有丰富的舞蹈表现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舞蹈鉴赏,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感知力,树立全新的艺术理念、艺术观念,探索具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表现方法。现代舞承载着多样化的情感,只有具有灵敏的艺术感知,才能够体会到现代舞作品的深刻情感,才能够创造出更加具有审美体验的舞蹈作品,使学生通过舞蹈鉴赏和创造性表演,感受现代舞蹈的协调性,从而增强舞蹈的感染力。例如,在进行“现代舞鉴赏与表演”的教学时,教师运用《等待戈多》这部话剧进行情境引导,并且指导学生根据戏剧《等待戈多》的故事情节,将其改造成现代舞剧。通过解读戏剧的故事和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舞蹈动作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以及等待的具体内涵;通过舞蹈的形式,体现人物情节的荒诞性。运用有效的情境化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戏剧的思想,并探索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现故事和主题情感。现代舞本来就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舞的独特表现力,增强舞蹈的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现代舞的艺术表现特性就是以舞蹈技巧的发展为核心,以表演者的艺术感知力为基本导向,关注现代舞表演的内在情感。情境化训练模式运用到高校现代舞教学中,需要创设完整的教学情境,更要紧紧把握现代舞表演的综合性特征,探索具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现代舞表演和创造方法。综上所述,现代舞表演和创造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具有艺术创造性的活动。艺术的表现力与表现方法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在高校现代舞教学中,不仅要有艺术创造理念,还要具有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现代舞不仅要包含丰富的情感,展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要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础能力,实现舞蹈创造与舞蹈技巧的有機统一。只有具有舞蹈创造和舞蹈表现能力的人,才能够在现代舞学习中创造出更具审美艺术性的舞蹈作品,才能够具有扎实的舞蹈表演基础技能。因此,我们要探索现代舞专业化教学模式,展现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力,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培养学生有效的舞蹈表现技巧和方法,锻炼学生灵敏的艺术感知力,提升现代舞的协调性和表现力,实现现代舞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2]吴亚辉,张英琦.多层次开放型现代舞艺术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5).
  [3]方淑荣,查书平,董艳.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递进式教师教学能力训练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4).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ASAI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A组,30例)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B组,30例)。观察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利用网络技术实施体育教学已迫在眉睫。网络技术具有实时性与传播性,可极大吸引与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平台。为探讨网络技术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网络技术的运行模式与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体育;网络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上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网络技术教学成为突破传统教学的主要特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显著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使得更多的适龄儿童得到了最基本的学习机会,素质教育的开展给基础教育带来了诸多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惑。低年级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对行成和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素质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较之其他学科,作用更直接、更全面,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素
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中国梦”理论是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层次创新.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思想不仅是当前现实政治
摘 要:当今是信息的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图书馆采编工作。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采编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信息集散地和学校科学研究以及教学质量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彰显学校及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图书馆的采编工作肩负着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织管理的重任,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随着我们
摘 要:在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享受它带来好处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它也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这对高职教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网络技术;教学;负面影响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优势在高职校园中更加明显,以手机、电脑为主的网络信息工具被学生大量用于学习、生活及娱乐。一方面,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生动形象,可以被循环使用,使教学领域得到进一步延伸,大大提
研究了三容水箱中流出系数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流出系数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一步转移矩阵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系统的整体性能。首先,通过建立三容水箱的模型,得出了系数矩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APO-34分子筛,研究了晶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对产品结晶度和纯度的影响。选择部分样品制备负载0.5%Pt(质量分数)的催化剂,进一步研究晶化条件对H2选择催
借鉴因决策者过度自信而导致众多知名企业"大起大落"的案例经验,同时考虑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与社会的多任务要求,在传统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突破以往经济学的完全理性
目的探讨膀胱癌Survivin蛋白和p16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表达以及两种蛋白在膀胱癌中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和p16的表达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