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表扬我难以承受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表扬;教育;思考
  有一件事情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我刚刚接手一个高三班级。一开始,我雄心勃勃,充满激情,有了前几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加上最新学习的一些知识,我非常想在班级管理上再有所作为。
  班里有位学生叫舒燕,表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她很认真,英语学习很投入,不是一般的投入,我看了她的书,不仅在上面做了很多阅读的标志,而且体现了阅读和思考的较深层次。这是我一直鼓励的,加上她经常问问题,也是我迫切需要学生们能够拥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多次和学生们说,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课堂上最活跃的同学一定是学习最高效的同学。所以,我不仅认真回答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很欣赏她的学习方式,而且还在开学第一个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宣布她为当月最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并把我最新出版的一本英语阅读书赠送给她。
  本来我觉得此事再平常不过,但却事与愿违。在和其他学生的谈话中,我不断地听到反对的声音,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好像有很多人对舒燕有看法,甚至有一个学生煞有介事地告诉我,舒燕有狐臭,班里没有人愿意接近她。
  一开始,我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嫉妒,有些学生得不到老师的赞赏,就对那些受到老师赞赏的学生心怀不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说的学生多了,我有点怀疑,这个班级的班风不正,为什么大家不能积极地看待问题,总是要带着阴暗的心理来看事情呢?
  我没有去深入地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真相,而是淡化了这个问题。但心理一直有个阴影,我希望随着我的教育的展开,学生们内心的阴暗面可以逐渐缩小,阳光面逐渐扩大,那么,这个问题也许就可以逐渐消失了。
  但显然,我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班级里问问题的人不仅没有按我预想的逐渐增多,连以前几个爱问问题的学生也问得少了。套用一位学生的话,似乎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后来,我和班里一位比较信任的学生杨颖谈到了这个问题。杨颖说,她感觉自己并不被我喜欢,还说班里很多人都有些反感我对某个同学特别好。我知道她说的意思,也明白她说的是谁,但这也是我一直不太明白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在尽职尽责,做得很好了,我不过是希望借此激励班里的其他同学好好学习,乐于提问而已。可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没有激励其他同学,还让很多同学产生了反感。这个班级的同学关系非常复杂,有几个学生的性格很古怪,常常与周围的同学处不来,有时候导致调一个座位都要费很大的劲,让我很伤脑筋。
  她说其实舒燕就是喜欢讨好老师,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她。我解释了我对舒燕的态度,希望能逐步纠正其他人的一些偏见,一个同学爱问问题,喜欢刨根问底,这是值得鼓励的,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健康的态度来看待此事。
  在和其他学生进一步的交流中,我终于看到了舒燕的另一面。在尤静那里,我终于听到有人说舒燕好了。尤静是一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与世无争的学生,她的话应该是值得信赖的。她说,舒燕有着很好的个人品质,自己很喜欢和她相处,后来,她们还积极要求坐到一起,我也满足了她们的要求。
  一天下午,五点钟的时候,舒燕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们的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这让我对这位一直处于这场表扬风波中心的主人公有了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
  我们谈到了表扬的问题。舒燕直接跟我说,老师,你不觉得你送书给我这件事有点儿变态?你简直让我成了班级中所有同学的靶子。
  我因为对这件事情思考很多,所以很有心理准备,没有被一下子打懵。我也知道,舒燕一上来就用这么“变态”的一个词,并不是恶意为之,可能只是语误而已,或者,她非常想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有点儿慌不择词。我立刻应道:是你们变态,你们把一件很普通很正常的激励行为变了味道。我很同情,也表示抱歉。你们究竟怎么了?
  舒燕下面所说的话,让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对她有意见了。舒燕说,老师,你在英语课上讲述那些人文性的文章时,总是要我们体贴他人,融入周围的环境。可是,不能融入班级的环境,并不意味着不能融入将来的环境。这个班级充满了金字塔最底层的人,他们已经认命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已经定型了,你很难改变他们。我有我的目标。我会用自己的努力说明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们不是一个层次的。我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像付颖一样的外交家。还有,我觉得固执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我认为对的,我就会坚持,你不能随意改变我。我固执,坚决不融入他们,这对我有好处。尤静以前就很固执,不融入他们,学习才会那么好。现在,她听了你的话,和周围的人说话多了,成绩一定会下来,你要对此负责。
  我庆幸自己平时的储备,并没有被这位90后咄咄逼人的攻势击退,相反,我在她的每一条攻击之后,都迅速摆出我的观点。我说,我没有权利强求你接受我的观点,我只是提供一些思维的视角,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好处,你自然会接受的。就像在野外散养的小鸡,它们自己会挑选对自己有益的食物吃。我说,我很欣赏你的个性,有点儿像我的女儿。虽然你们有很多独特的想法,但总有一些价值观是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美德,是普世公认的价值标准,是不分高低贵贱,不受社会阶层约束的,比如说,体贴他人、合作意识、系统思考、团队精神、不妨碍他人、女士优先等。人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固执己见。至于尤静,我说,考上大学固然重要,但还有比考大学更重要的事情,如果她不能学会与人相处,那会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况且,如果她既没考上大学,又没有学会和周围的人相处,岂不是更糟糕。
  我想,这场我与90后的谈话可以说是“洗脑”与“反洗脑”的过程,基本上我占了上风。我们的对话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理想的境界,在对话结束的时候,双方都很愉快。
  在寒假里,我读到了墨子的一句话,“志不强者智不达”,如醍醐灌顶。这用在舒燕身上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名不见经传的她竟然在期终考试考了班级的第三名,一直很差的数学竟然没有怎么拖后腿,考了83分,这让我又惊又喜。虽然她的“志”有些剑走偏锋,但我想,我不能把我所理解的“志”强加给她,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提示,如何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好的东西他们自然会接受,否则,他们表面上接受了,一定会阳奉阴违,那又会是假的教育了。
  在后来的一次班会上,我吸取了前几次表扬舒燕的教训,没有点名表扬谁,我发现,我在不点名表扬的时候,好多双眼睛都在盯着我看,似乎我是在说他们其中的一位。这让我很有感觉,原来,不点名表扬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回家和上初中的女儿探讨这种“不点名表扬”时,也得到了女儿的颔首。想一想,这里面还真有那么点心理学上的道理。
  有了这次的经验,我想自己应该长点智慧了。(稿件编号:100326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海高中东方分校,222042,电邮:jslygmch@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其他文献
在本世纪初建筑学与其它学科日益融和的背景中,文章针对上海新江湾城文化中心的设计特征,从地形探索、大地艺术、景观性、生态、可达性、表现性、流变、散点透视、第五立面、空
文章阐述了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对策.
自主创新已成为今年“两会”的主要议题,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和提高全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党、全国和全民族的一项基本任务。文章就
文章通过对人工落叶松在不同郁闭度和地形的林冠下生长情况分析,找出一条适合当地营林造林的方法.
中国的饮食文化名闻遐迩、源远流长。中国菜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菜谱译为英文是一种对外文化交流。英译中国菜谱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只从学习中国烹饪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已经落幕,尽管组织过程中的失误为其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认双年展中为数不少的闪光点和整个双年展在中国建筑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