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合肥市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9年3—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内抽取4所高校,选择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1 250份,内容包括亚健康状态和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亚健康相关因素。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1 137名大学生中,亚健康检出率为70.5%;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生源地、月均生活费用的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量表或子量表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性别(女:β=-1.544,P=0.023)、年级(大二:β=-2.119,P=0.007、大三:β=-3.411,P<0.001)、学校(医学院校:β=3.006,P<0.001)和月均生活费用(≥1 500元:β=4.009,P=0.037)是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合肥市大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高年级、非医学院校以及经济条件差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心理、社会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弹力和摩擦力是被动力,即没有独立自主的大小或方向,要看物体受到的主动力及运动状态而定,从而处于“被动”地位.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表现出它们对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的变化具有被动适应性.实际问题中正因为它的应变性,从而产生一些弹力或摩擦力突变的临界问题.弹力和摩擦力的突变(如从有到无,从无到有或方向改变,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等),又
期刊
一.近视真相近视治愈是世界难題。近视的真正原因是多基因变异,已发现400多个基因与近视有关。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位置,形成物象,屈光不正和光感细胞与黄斑细胞受损,都会引起弱视、近视、远视等一系列眼疾。环境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是近视的主流。环境诱因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诱因(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长期在电子屏幕上阅览也会促使近视发生发展;大气污染也会诱发近视)。环
会议
为有效提高故障选相和选线的准确率,提出基于三相暂态电流信号小波分析的故障选相和选线方法。通过母线处故障相和两健全相的暂态电流差异判断出故障相;对各条线路的暂态电流进行小波包的分解和重构,计算各条线路暂态电流在特征频带内的重构系数比值,利用此值的差异辨识故障线路;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包含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的10 kV典型配电网模型,考虑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过渡电阻大小,利用多组仿真算例验证了
目的 探究广东省广州市低年级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近视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12所小学3 171名一、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1年后对其视力情况进行随访,获得近视发病情况并分析与户外活动时间的关系。结果 基线调查的3 171名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6%,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为(0.84±0
目的 分析成都市青羊区7~16岁儿童青少年屈光状况和眼轴长度的现况,为近视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6月对成都市青羊区1所中学及1所小学的2948名(5896只眼)学龄儿童进行近视筛查,分析其眼别、性别间筛查数据的差异,各年龄等效球镜度(SE)与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半径(CR)、眼轴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的相关关系,不同性别各年龄间眼轴对比,不同屈光状态下眼
目的 了解萍乡市区在校学生的近视状况,为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萍乡市城区安源区和县城湘东区3所幼儿园(安源区2所幼儿园、湘东区1所幼儿园,人数对等)、两区各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共2 790名学生,采用国家标准视力表测量双眼视力,统计分析在校学生近视率分布特点。结果 共调查学生 2 790 名,确诊为近视 1 342 名,总近视率为 48
目的 探讨沈阳市12~18岁人群中导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评估。方法 对沈阳市4所中学的12~18岁青少年进行视力调查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12~18岁人群近视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33名调查对象,近视率为56.15%,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不近视、母亲不近视、从不吃甜食、无不良阅
学位
在消费升级和稳需求的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然而对于什么是体育旅游,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尚未形成一个逻辑清晰、内涵清楚且具实践指导性的概念框架。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围绕体育旅游概念的演进脉络,深入探讨了体育旅游概念的四大要素构成,并提出体育旅游概念重构要以消费主体的体育活动需求为根本,将旅游作为体育旅游的概念外延,形成以体育为概念内涵的核心,体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