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壮烈与静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舍伍德·安德森和海明威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其代表作《林中之死》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两位作者最经典、最成熟的作品,二者都突出表现了死亡这一主题。本文比较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死亡意识并浅析其成因,通过对比可知,虽然两位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死亡体验,作品也创作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两位作者的死亡意识有着很大反差,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再思考。
  关键词: 安德森 海明威 《林中之死》 《老人与海》 死亡意识
  死亡是人类无法逃避和无法摆脱的命运,不管对死亡有着怎样的恐惧,抗拒,抑或是向往,人们始终以死亡终结生命。因此,死亡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伤痛,也是人类灵魂升华的起点。“死亡”自始至终都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作者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却并不局限于一种方式和情感。死亡意识,总的来说是关于死亡的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个体关于死亡的感觉、情感、愿望、意志、思想,同时也包括社会关于死亡的观念、心理及思想体系。在早期原始人类时期,人类面对的是来自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此时的死亡意识处于一种需要借助各种传说和仪式表达心中的恐惧。到了中世纪,人类认为生死是由神灵决定的,这阶段的死亡意识通过对神灵的膜拜而抒发出来。到了近现代社会,人类面对的是制度和国家的使命,死亡意识的表达中包含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献身。尤其是20世纪初,战争给人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人们无法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这时的死亡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在人与动物之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类有了死亡意识,就和动物区分开来。伟大的作家总是试图突出和描写死亡,把人类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让读者感受作品中深层的内涵,对于人的生命重新进行思考。
  死亡一旦根植于作者的思想和意识中,进入了文学艺术创作,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风采。关注死亡的背后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死亡在文学家的创造里获得了全新的艺术内涵和韵味。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海明威和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对20世纪的美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和《林中之死》创作于同一时期,被认为是他们最经典、最成熟的短篇小说,作品中同时突出了死亡这一主题,并分别描述了死亡的情节,揭示出了作者对死亡的看法及感受。对于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相对成熟,学者们更多的是从自然主义、女性主义、语言、叙事等方面详细地分析这两篇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对于作者的死亡意识有部分研究,但还没有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死亡意识的对比研究。本文比较海明威和安德森在《老人与海》和《林中之死》这两部短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虽然作品产生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也相似,但是通过比较发现,两位作者在这两篇短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对死亡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死亡观。
  一、相同的死亡体验
  安德森和海明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即20世纪初,不仅时代背景具有相同的特点,而且两人的人生经历和对死亡的体验都极其相似。安德森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平凡的家庭,从小就忍受着镇上贫穷的生活。当时在安德森所生活的时代,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着从手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而这一转型势必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生产的急剧膨胀,城市不断扩大,农村也卷入了机器生产的洪流中,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一方面,农场和工厂生产的机器化使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汇集到工业资本家及金融家手中,使得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安德森从小便亲身经历并观察着百姓们的工业社会生活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包括他自己在内。贫苦的百姓必须忍受心理上巨大的失意,为了生计不断奔波做工挣钱,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扭曲。不巧的是,在安德森关键的童年时期,他母亲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从小对母爱的缺失,造成了影响他一生的心理阴影,使得他极其向往关爱,注重人性的美。这是为什么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多描写女性的死亡情节的原因,并且这些女主人公的死亡过程是神秘而美好的,这在《林中之死》这篇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美国和西班牙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安德森投身到了纷飞的战火中,亲眼看到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的士兵在战斗中死去,遍地横尸,多少个家庭因此而失去了儿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性,无疑给安德森的身心带来强烈的冲击,使他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也再一次在安德森的心底根植下死亡意识的种子。
  蕴涵于海明威作品中深沉的死亡意识源于他父亲的自杀阴影,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海明威的父亲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名医,然而一生救死扶伤的父亲却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残酷的打击使作者从此罩上了死亡的阴影,他曾说,如果有朝一日他也像父亲一样痛苦,他宁愿选择被杀或自杀。他还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18年中学毕业就参加了红十字会车队赴意大利前线,当他为一线的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时被弹片严重击伤,一共中了二百多块弹片。1954年在去非洲围猎的旅途中又连续经历两次坠机事故,身上多处受重伤,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在多年身心伤痛的积累之下,1961年他终于重走了父亲的路,用一把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海明威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与死亡有着不解之缘,对于战争和死亡的深刻体验,促使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死亡加以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死亡意识,“死亡是生存的事实,生存状态的事实,死亡意识则是一种意识事实。”[1]P2
  从这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对死亡的体验过程,父母的去世对于两位作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残酷的战争让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让他们对于死亡和生命有了崭新的认识。因此,死亡意识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他们的思想当中的。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对死亡的描写和表现有着反差,反映出他们对死亡不同的观点。   二、不同的死亡意识
  在《老人与海》和《林中之死》中,作者都突出了死亡这一主题,并且都详细地描述了死亡的过程。那么,具体两人在这两部作品中是怎么表现死亡,揭示自己的死亡观的,以下做具体分析。
  1.死亡情节
  《老人与海》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古巴老人的故事,从海明威听到这个故事到这部作品的问世经历了16年的时间。在这16年中,海明威经历了战争的生死考验,始终无法触碰这一题材,而最终他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其实说明了他在这16年中不断地对生与死在进行严肃的思考。故事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赤手空拳捕获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后来又与鲨鱼在海上殊死搏斗的几天经历。其实,读者在读这部作品的同时,不仅能从老渔夫身上,还能从大马林鱼身上找到海明威的影子,海明威把自己的死亡意识赋予了大马林鱼。从老渔夫的角度看,他孤独又倒霉,一连84天出海一条鱼都未捕到,然而老人并没有气馁,第85天时,独自驾着小舟,照旧出海,结果遇到了一条比小船还大的壮硕的马林鱼。虽然老人欣赏大马林鱼的健美与生命品格,但他不得不去征服它,于是老人与马林鱼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角逐:“你能撑多久我就能撑多久”,“一个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他就是打不败他。”[2]P232后来,老人又与被血腥味招来的鲨鱼进行殊死搏斗,以留住他的战利品,最后虽然鲨鱼吞食了马林鱼,只给筋疲力尽的老人留下了一副白花花的鱼骨架,但老人还是坦然面对了这一切。由此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十足的硬汉,他不畏惧困难也不畏惧死亡,敢于接受挑战,而面对失败,他又勇于面对。
  从马林鱼的角度看,它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的,对此海明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老人放下钓索,一脚踩住,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就在大胸鳍后面一点儿的地方。这胸鳍高高地竖立着,高齐老人的胸膛。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于是那鱼闹腾起来,尽管死到临头了,它仍从水中高高跳起,把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暴露无遗。它仿佛悬在空中,就在小船中老人的头顶上空。然后,它砰的一声掉在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了一船。大马林鱼看似死得很残酷,却很壮美,因为它死在与老渔夫殊死搏斗之后,死在老渔夫几乎耗尽所有精力甚至透支精力之后,死在体现了自我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之后。
  在《林中之死》中,死亡又是另一番景象。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无名,后随夫姓格林姆斯的老妇人从一个年轻姑娘到衰老,最后因饥寒交迫、长途跋涉而长眠于一个雪夜笼罩的小树林的悲惨人生经历。一个寒冷的冬天,格林莫斯夫人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个鸡蛋用袋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好换回一些日用品。这一天,她一大早便出门换回了一些腌猪肉、肝、咖啡、糖等东西。老妇人背着沉甸甸的袋子往回走,为了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家,她选择了一条近路——穿越小树林。然而途中因为饥寒交迫,格林莫斯夫人在树林中的一片空地上的一棵树下坐下歇息,她发了一会愁,接着便安静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随着格林莫斯夫人到城里去的格林莫斯家的四条狗和它们在别的农场招来的三条狗“在空地上兜着圈子,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每条狗的鼻子紧紧地凑到前一条狗的尾巴上,在空地上,在覆盖着雪的树下,在冰冷的月光下,它们静静地跑着,把松散的雪踩成一个圆圈。”[3]P35安德森对于格林姆斯死亡的描写,主要有以下象征意义:第一,雪。雪是白色的,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崇高、圣洁的象征。雪融化后又变成水,水是可以净化人的灵魂的神圣之物。安德森让女主人公死在一片雪地里,是想说明格林姆斯虽然生前不被重视贫庸一生,但她纯洁而美丽的品性是不可磨灭的。第二,狗。7只狗围绕着格林姆斯的尸体一圈一圈地奔跑,好像在为她举行一场祭拜。在古希腊神话中,狗的奔跑是一种不祥的预兆,预示着一种死亡的仪式。讽刺的是,格林姆斯生前得不到同类的爱,死后却从她喂养的动物身上得到爱的回报。安德森是想以此揭示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这与人和动物的回报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圆圈。圆代表着一切重新回到起点,具有圆满的意味。作者通过狗的祭拜仪式把死亡的意义以圆圈的图案呈现出来,是想说明女主人公的死亡并不仅是生命的结束,结束了她这一生的苦难,而且是新的开始,暗示着她将得到上帝的垂爱而成为天使。在基督教徒的眼里,充满罪孽的人类,有什么结局能够比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救赎还要完美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格林姆斯老妇人死后的尸体,“在月光下,她的尸体躺在洁白的大地上,周围是在她临死前,狗奔跑时踩出来的圆圈。生前又老又疲惫的她,现在躺在土地上,又白又可爱,像大理石雕塑一样……她的尸体被发现时已经冻僵了,肩膀如此狭窄,身体如此瘦小,死后看上去像是个妩媚动人的少女的身躯。”[3]P36-37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安德森笔下的死亡是美好的,明明是一个受尽苦难的老妇人,死后的尸体怎么会成了个少女了呢?稍加思考,就可以得出作者的别具用意。
  2.作者的死亡观及成因
  从《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和大马林鱼对于死亡的态度来看,海明威看待死亡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何不坦然地面对死亡。死亡仅仅是生命的结束,既然要结束,就应该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到极致,即实现自我价值。从这个角度说,《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和大马林鱼在面对死亡时才会那么勇敢顽强地做着搏斗:大马林鱼知道它逃脱不了被捕死亡的命运,还是在不断地周旋和挣扎;老人尽管最终在与鲨鱼的抗衡中未能保住大马林鱼,但是他勇于接受挑战,绝不放弃战斗。这样的精神恰巧反映了小说中“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这句至理名言所揭示的深刻哲理。海明威要想通过这篇小说告诉读者,在失败和死亡面前,人是能够具有尊严甚至是英雄主义精神的,最终实现对死亡在精神上的超越。要死得有价值,就要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海明威的这一死亡意识是在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形成而发展成熟的。作为战后迷惘的一代,在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后,他告别迷茫,努力寻找新的方向,意识到战争和社会是可以通过人类自身努力去制止去调和的。由于有多年的旅行经历和户外运动的体验,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价值与精神有了伟大转变。因此,他热情讴歌生命的意义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死亡、暴力、战争”的威胁,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有一种“打不败”的精神,这在《老人与海》中都有精彩的体现。   在《林中之死》中,安德森笔下的死亡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尤其是从对老妇人死后尸体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安德森认为死亡更多地散发着一种永恒的美,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终结点,而是对生命起点的回溯。作者为什么要把明明是苍老的老妇人的身躯描写成一个“妩媚动人的少女的身躯”呢?相信任何读者在读到这里都会发出不可思议的感慨。其实,之所以安德森要为读者们呈现出死者一种与众不同的恬静的美和迷人的魅力,就是因为想要呈现女主人公从姑娘到老太婆,死后又变成姑娘的人生历程,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体现了安德森的死亡意识,即生—死—重生。老妇人的尸体看起来纯洁、年轻、美丽,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死亡就是生命的本源,只有死亡,生命才能重新回归故土,才能得以重生,得以延续。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生命的解脱,是一种永生。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安德森的另一个观念——人只有忍受痛苦、经历磨难,才能得到上帝的救赎。从这一层面来说,安德森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
  人在经历苦难的同时,也恰好凸显了人性。安德森之所以让格林姆斯老妇人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正好凸显了她人性中的善良、单纯、无怨无悔。那么,是什么让安德森这么强调人性的美,以至于认为死亡是如此美好呢?这与他童年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母亲的早逝,他从小便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长大,而这时的时代背景又正处于向工业时期的转型时期,他生活的小镇上的人都因为社会的剥夺而内心长期忍受着压抑和孤独。在这样畸形的状态下,他所看到的全是人丑陋的一面。因此,他渴望被爱,渴望人与人正常的交流,渴望解脱。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部作品中,他集中体现了人性的美,死亡的美。
  三、结语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海明威和安德森有着完全不同的死亡意识。海明威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更是对生命的肯定,人无论以何种状态生存,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下,无论活着或死去,有意义,有目标,生命才最有价值。安德森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延续,是一个新的起点,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只有通过死亡才得以重生,人性的真、善、美才得以释放,人才得以解脱。虽然作者具有相同的有关死亡的经历,又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两部经典之作,但是由于有着不同的身心感受和关注点,海明威和安德森在作品中反映出了不同的死亡观。通过比较,我们会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人性和生命价值作出再思考。
  参考文献:
  [1]孙利天.死亡意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2](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海观,译.世界著名中篇小说选集(中卷),1996.
  [3]范革新等.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导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4]邬跃生.爱的缺失与死的救赎———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1).
  [5]史志康等.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文学出版社,1998.
  [6]伍建华.海明威死亡意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8(01).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使菲茨杰拉德获得了“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第一步”的伟大文学成就,但其纸醉金迷的现实态度和小说中主人公悲惨的“失败”结局也常为学者所指责。而事实上,这种“失败”却隐喻着菲茨杰拉德文学创作的良苦用心,文字背后蕴含着积极的追寻精神。他的伟大之处,便在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承认“失败”并努力剖析“失败”,构建一个美好的文本理想。  关键词: 失败 主题 隐喻 崇高  法国
摘 要: 《奥德赛》着重刻画了奥德修斯的海上漫游经历,其中,作为诱惑者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尤为活跃。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个女性世界,被建构成与文明社会相对的、被自然和本能主宰的世界,充满秘索思的特质。奥德修斯在这个女性的自然的迷魅世界中闯荡、获得知识与理性的过程,正象征着古希腊人以逻各斯精神为武器,挣脱秘索思的迷魅,建构理性的认知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认知观 秘索思
摘 要: 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寻适合于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现状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以及遍及全球的金融危
摘 要: 卡夫卡是残雪最早接触的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之一,残雪早期的一系列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深深地打着卡夫卡影响的烙印。可以说,卡夫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残雪一开始的创作方向,造就了残雪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 残雪 卡夫卡 现代意识 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残雪小说甫一出世,就显现出其“异类”的本色——《黄泥街》、《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作品从外在形式到精神内核,都显然不是中国文化的土壤
摘 要: 作文指导要科学有序、帮助学生从“新”、“ 广”、“ 雅”三个角度构建自己的作文资料库并将及时写作与片段写作结合起来,激活这些作文材料。  关键词: 新 广 雅 资料库 激活  一、案例背景  毋庸讳言,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被边缘化,虽然它在高考总分中所占分值极大。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着眼于教学效率提高的空间,在高三教学中增大写作教学的比重。《选材三境》是我的一堂公开课。  二、
摘 要: 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张爱玲在香港写作的长篇小说《秧歌》,海内外学术界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以柯灵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将其视为“虚假”的“坏作品”,而以夏志清为代表的港台及海外学者,却不乏溢美之词。近年来,张爱玲的遗稿、残稿、与朋友间零散的通信被发掘并整理,结合这批新近发现的史料反观柯、夏二人对于《秧歌》的评价,不难发现,关于《秧歌》的这两种迥异的声音都有失偏颇。  关键词: 张爱玲 《秧
摘 要: 作为英国现代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以其特有的反传统性、现代性著称。而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与文化圈提倡的形式观展开对话。她使文化圈的艺术理念在她的小说中充分体现,而她的小说也成为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 伍尔夫 形式观  作为二十世纪初英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
摘 要: 沈从文先生素有“文体作家”之名,其在文本创作方面始终表现出强烈的文体意识。这种意识产生的文体由饱受诟病到褒贬合一再而到如今的赞赏性解读,文本内容与文体结构的和谐适应不可否认。而沈从文先生也并非偶然产生这样的文体意识,而是在所处时代背景、自身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创作需要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对文体使用与创新的自我要求,这同样对其文本的阐述、思想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使其虽有人物塑造经典较少
摘 要: 中职应用文教学应受到重视,其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了实践,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中职应用文教学 文体选择 教学方法 教学时空 考试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上好这一部分内容,为学生走上社会,顺利处理
摘 要: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 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 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日语被动句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他动词 自动词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与汉语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本文对构成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