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浅要谈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21
  面对《道德与法治》的新教材,许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可总也找不到感觉。对于新教材,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进行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这就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起点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学有所思。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1. 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2. 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夠与学生道德、法治相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相符合。3. 赋与学生已有经验和意义。进入初中以前,学生的经验已很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一经验。4. 教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教学中及学生道德与法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设计要讲究教法,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谈话、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如笔者在上《青春有格》关于“行己有耻”的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要自我约束。笔者摆脱了过去讲道理举例子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体验入手,强化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认识。于是,笔者安排了以下活动:全体起立,双手前伸握拳,大姆指向内握紧,持续3分钟,坚持不住可以坐下。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为什么不能坚持下来?在学习方面有没有类似方面?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探究防范措施。在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实有效。
  三、设计要借助情感,以情促知
  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主体需要时,就产生满意、愉快、渴望、欢乐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给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条件。把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乐、认知之乐、发展之乐,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在教《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笔者组织讲故事,知伟人的活动,请学生“讲一讲、知名人”经受挫折的故事。当一位学生上台讲张海迪故事时,有点口吃、不敢讲,笔者和大家及时鼓掌,使他顺利地完成了演讲。这一举动使学生达到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原则。
  四、设计要新颖
  导入要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先声夺人,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如笔者在《青春的邀约》教学中,一边伴随着神秘的、富有童趣的音乐,一边用简短的几句话引入:青春的你们充满了活力和希望,青春的你们也有太多的迷惘和彷徨,青春的你们是一个个的迷,就让老师走进你们的心灵,一起来感悟青春,打开青春的密码,走出青春的误区吧。这一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感染力,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
  五、设计要精选资料、案例
  课堂资料要精心选择,不能任意堆积,在精选资料时,要注意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如笔者在《亲情之爱》一课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资料进行精心组织。根据误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笔者精心设计和组织了《海底总动员》马琳父子上学时对话的动画剪辑等。要使一堂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协作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
  六、设计要培养能力,提倡合作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基本步骤中应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设计要面向全体,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在上《青春的情绪》的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几组合作学习,进行正方反辩论的形式展开竞赛,分析情绪的作用。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自己组的同学赢,结果辩论起来相当热烈。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我们应该完成好教学的第一步,这样才能为高效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中学 037000)
其他文献
摘要: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有效的发问技巧,能引起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论述了生物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设计;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3  初中生物课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点,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能使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物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多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开始学习物
摘要:人们常说沟通需要从交心开始,教学管理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心理效应可以为师生搭起一座心理桥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育的心理规律,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对我们的教学一定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6  作为
期刊
期刊
摘要:“原典法”,倡导回归人类语言学习的本原程序和经典。强调聆听先行、聆听主导,强调“用耳朵阅读”的外语学习模式;强调先听后读、以听带读,说写跟进,听读说写一体化,用英美经典原版有声读物学英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原典法”,学生都感受到学英语的轻松,体验到学英语的成就感,也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有了学好英语的自信。  关键词:原典法;中学英语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课堂教育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精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也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  關键词:知识迁移;自主学习;能力;展现  中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但由于较多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高中数学教学中目标出现了虚化,教学内容出现了泛化等情况,既影响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发挥,也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在本文中,笔者详细地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具体的完善策略,旨在为广大一线高中数学教育者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