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处理对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来源 :电焊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改善钢铁材料的耐点蚀性能,采用等离子堆焊在Q235钢板上制备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分别采用卧式显微镜和配备EDS的扫描电镜,观测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分析各元素在两相中的分布;采用FeCl3溶液对堆焊层进行点蚀浸泡试验,并测量堆焊层在3.5 wt.% NaCl溶液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研究固溶处理温度对Mn-N型双相不锈钢等离子堆焊层的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相不锈钢堆焊层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其显微组织中铁素体的耐点蚀性能下降,而奥氏体的耐点蚀性能上升,堆焊层整体的耐点蚀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经1 230 ℃固溶处理后,堆焊层点蚀速率最低,为0.017 6 g/h;同时,电化学阻抗谱显示,经1 230 ℃固溶处理后,堆焊层具有最高的耐点蚀性能。固溶处理使合金元素在两相中重新分布,是造成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堆焊层的耐点蚀性能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固溶处理;双相不锈钢;等离子堆焊;点蚀
  中图分类号:TG45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003(2021)09-0020-06
  DOI:10.7512/j.issn.1001-2303.2021.09.04
  0    前言
   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构成,兼备了铁素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優点,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石油、化工、海洋和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3]。目前,双相不锈钢的发展主要以高强度、高腐蚀抗性的特级双相不锈钢和节镍型双相不锈钢为主。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之一,而我国镍资源相对稀缺,因此研发高强度、耐腐蚀性能优异、含镍量较低的双相不锈钢,在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定战略意义[4-5]。N作为一种强奥氏体形成和稳定化元素,其稳定奥氏体的能力相当于Ni的30倍,同时N可以显著改善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蚀能力[6]。钢中适量Mn元素的存在,不但可以有效增加N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而且能够起到稳定奥氏体,保存高温奥氏体组织的作用[7]。因此,通过复合添加Mn、N元素的方法代替Ni元素,是开发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有效途经。
   等离子堆焊通过压缩电弧加热堆焊材料,在工件表面形成结构均匀的堆焊层,可以节省堆焊材料成本,并充分发挥堆焊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8]。但是,复杂的堆焊热循环过程严重影响了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均匀性,通过适当的焊后热处理则可以有效改善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
   文中采用粉末等离子堆焊制备了一种Mn-N双相不锈钢,研究了固溶处理对这种Mn-N型双相不锈钢的组织与耐点蚀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开发节镍型双相不锈钢和研究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的耐点蚀性能提供工程借鉴。
  1 试验方法
  1.1 试样制备
   使用LS-PTA-DGN400型多功能等离子堆焊机在Q235钢板上制备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堆焊层的化学成分与堆焊参数分别如表1、表2所示。堆焊所用材料为市售100目锰铁粉、铬铁粉、镍铁粉、氮化铬粉、铁粉与硅铁粉。对按比称重后的合金粉末进行30 min机械搅拌,以确保合金粉混合均匀。使用TCXC1700型电阻炉对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进行固溶处理,将堆焊层试样分别随炉加热至1 080 ℃,1 230 ℃和1 380 ℃,保温60 min,随后水淬。
  1.2 组织与成分分析
   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热处理后的堆焊层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的观测。使用配备EDS的蔡司Sigma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堆焊层显微组织中所含元素成分进行测量。
  1.3 点蚀试验
   使用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对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试样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参比电极为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测试温度为25 ℃,电解液为3.5 wt.% NaCl溶液,扫描频率范围为10~100 kHz,扰动幅度为0.005 V。根据标准GB/T 18590[9]采用0.16%HCl-6%FeCl3溶液,对经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试样进行点蚀试验,试样尺寸为30 mm×20 mm×4 mm。点蚀试验时,通过水浴加热使点蚀试验的温度保持在35±1 ℃。点蚀试验的总时长为72 h,每隔24 h对点蚀试样进行清洗、烘干、称重,并观察试样表面腐蚀形貌,同时更换腐蚀液,以维持腐蚀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堆焊层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由图1a可知,经1 080 ℃固溶后,铁素体晶粒较小,奥氏体之间相互连接成片,同时还有部分存在于奥氏体中的细小铁素体,以及被铁素体基体包裹着的二次奥氏体组织。如图1b所示,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由1 080 ℃上升至1 230 ℃,铁素体的晶粒显著长大,奥氏体晶粒尺寸则减小,两相的晶粒尺寸已基本趋于一致,铁素体相仍以条状为主,大部分奥氏体被铁素体分隔开,同时仍存在少量相互连接的奥氏体。如图1c所示,与上述两个在相对较低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的试样相比,经过1 380 ℃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中铁素体晶粒最为粗大,并且相互连接,而奥氏体晶粒则呈小条状或小块状分布在成片的铁素体基体之中。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对不同温度下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的铁素体含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经1 080 ℃,1 230 ℃和1 380 ℃固溶处理后,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中铁素体相的含量(φα)分别约为24.4%、50.2%和76.3%。
  2.2 点蚀试验结果与分析    阻抗谱测试中点蚀过程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将点蚀坑等效为蚀坑内溶液电阻(Rpit)与常相位角元件(Cpit)串联,未破坏表面则等效为溶液与界面间电荷转移电阻(Rp)与常相位角元件(Cp)的并联,整个点蚀体系可以等效为点蚀坑阻抗与未破坏表面阻抗的并联后,再与溶液电阻(Rs)串联。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Mn-N不锈钢堆焊层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以及根据图2等效电路拟合后的曲线,计算得到的电化学参数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经1 230 ℃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具有最大Rp,为227 190 Ω·cm2,说明经1 230 ℃固溶处理后Mn-N型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电荷转移阻力最大,即电极表面试样溶解速率最慢,其耐腐蚀性能优于经1 080 ℃与1 380 ℃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弥散效应指数Cp-n值反映了试样表面腐蚀坑的数量,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试样表面腐蚀坑数量越少。由表3可知,经1 230 ℃处理后,Mn-N型双相不锈钢的Cp-n为0.72,均高于经1 080 ℃与1 380 ℃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由此推断Mn-N型双相不锈钢经1 230 ℃固溶处理后,可以获得最佳的耐点蚀性能。同时,相较于1 080 ℃与1 380 ℃固溶处理,经1 230 ℃固溶处理后,Mn-N型双相不锈钢的Rpit值也最高,为27.3 Ω·cm2,说明当经1 230 ℃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表面形成点蚀坑之后,蚀坑内电荷转移的阻力最大,其耐点蚀性能最优异。此外,如表3所示,经1 080 ℃固溶处理后,Mn-N型双相不锈钢的Rp、Rpit和Cp-n值分別为150 810 Ω·cm2、16.6 Ω·cm2和0.71,均高于经1 380 ℃固溶后的试样,说明相较于1 380 ℃固溶处理,经1 080 ℃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
   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试样在点蚀浸泡试验过程中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与线性拟合方程如图4所示,拟合方程斜率的绝对值即为该试样的点蚀速率。由图4可知,经1 230 ℃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试样的点蚀速率最小,为0.017 6 g/h,点蚀抗性最佳;经1 080 ℃固溶处理的试样点蚀速率次之,为0.023 64 g/h;经1 380 ℃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试样,其点蚀速率最大,为0.038 71 g/h。说明在1 380 ℃下对该双相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会显著恶化堆焊层的耐点蚀性能,这与电化学阻抗谱所得试验结果相吻合。
   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经FeCl3点蚀浸泡试验后的表面微观形貌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点蚀坑均出现在铁素体晶粒内部靠近两相晶界附近,说明点蚀坑优先在晶界附近的铁素体相内形核,并向铁素体中扩展。由于铁素体中未观察到明显析出相的存在,并且所有试样的点蚀试验均在相同环境下开展,因此排除析出相与环境因素对不同温度下堆焊层试样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由此推断,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堆焊层的耐点蚀性能与不同固溶温度下合金元素在两相中的重新分配有关。
   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的两相成分及相应的点蚀当量(PREN)如表4所示。使用EDS检测原子序数较小的N时,易产生较大误差;考虑到N在铁素体(α相)中的固溶度有限(约为0.05 wt.%),当组织中没有氮化物的存在时,假设α相中氮元素含量为0.05 wt.%,其余氮元素则完全固溶于奥氏体(γ相)中[10-11]。因此γ相中的氮元素含量可以通过式(1)计算:
   堆焊层试样中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点蚀当量(PREN)通过式(2)计算:
   由表4可知,随着固溶温度的上升,铁素体相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奥氏体相的含量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在双相不锈钢的升温过程中,奥氏体逐渐向铁素体转变所致,该过程中Cr,Mo在铁素体中的含量存在微小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随着固溶温度的上升,双相钢中铁素体含量上升,从而分散稀释了Cr,Mo元素,导致了铁素体中Cr,Mo含量下降[12-13]。同时,由于N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有限,因此在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过程中,N从原奥氏体中向未转变的奥氏体侧扩散,使得经较高温度固溶后的奥氏体相中N含量上升。随着固溶温度的上升,两相中各元素成分重新分配,因此铁素体相的点蚀当量PRENα轻微下降,奥氏体的点蚀当量PRENγ则显著上升。PREN计算结果显示:铁素体和奥氏体相两相的点蚀当量的差值(∣ΔPREN∣)随着固溶温度的上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堆焊层的耐点蚀性能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导致固溶温度为1 230 ℃的堆焊层试样呈现出最好的耐点蚀性能,这与FeCl3浸泡的失重结果与阻抗谱分析结果相吻合。虽然1 080 ℃固溶后铁素体相的点蚀当量略高于奥氏体,但是点蚀坑仍出现在铁素体中。分析其原因为:首先Mn,Cr,Mo元素在两相中分布的变化,会导致N元素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发生改变,使得N元素在铁素体中的实际含量并不为0.05 wt.%,从而对PREN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其次,在1 080 ℃固溶处理后,试样中的Mn含量有所降低,这可能是在晶界附近产生了少量MnS夹杂物,促进了点蚀坑的形成;最后,计算公式仅考虑了Cr、Mo和N元素对两相PREN的影响,忽略了Mn元素对材料点蚀抗性的影响,当Mn含量较高时,Mn对材料耐点蚀性能的影响不能直接忽略,即该PREN公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两相实际的耐点蚀性能。
  3 结论
   使用等离子粉末堆焊制备了一种Mn-N型双相不锈钢,研究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对该堆焊层组织与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1)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Mn-N型不锈钢堆焊层中铁素体含量增加,奥氏体含量减少。当固溶温度为1 230 ℃时,堆焊层中两相比接近1∶1;同时,随着固溶温度的上升,铁素体中Cr、Mo含量下降,而奥氏体中Cr、Mo与N含量上升,从而导致随固溶温度上升,铁素体相耐点蚀性能下降,奥氏体耐点蚀性能上升。    (2)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显示,堆焊层经1 230 ℃固溶处理后,其表面电荷转移电阻、点蚀坑内溶液电阻及弥散指数最大,耐点蚀性能最强;经1 080 ℃固溶处理后次之;经1 380 ℃固溶处理后,堆焊层表面电荷转移电阻,点蚀坑内电荷转移电阻及弥散指数最小,耐点蚀性能最弱。
   (3)FeCl3浸泡试验表明,在1 230 ℃固溶處理后Mn-N型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的点蚀速率最小,为0.017 6 g/h,1 080 ℃固溶处理后点蚀速率次之,为0.023 6 g/h;1 380 ℃固溶处理后点蚀速率最大,为0.038 7 g/h。
   (4)固溶处理导致Mn-N型不锈钢中各元素在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中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Mn-N型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
  参考文献:
  [1]刘爽,宋志刚,王曼,等. 固溶处理温度对超级双相不锈钢UNS S32750的耐点蚀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8,43(12):126-130.
  [2]金淼,李文权,郝硕,等. 固溶温度对Mn-N型双相不锈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55(4):436-444.
  [3]S Emami,T Saei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304 austenitic,430 ferritic,and 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s[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9,237(1):121833.
  [4]2205不锈钢[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9,40(6):34.
  [5]Zhi-gang Song,Han Feng,Shao-mei Hu.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uplex stainless steel in recent years[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7,24(2):121-130.
  [6]王永霞,卢奇敏,李大胜.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研究概况[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3):32-39.
  [7]向红亮,刘春育,邓丽萍,等. 固溶温度对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9,33(16):2759-2764,2770.
  [8]石端虎,张文波,沙静,等.不同焊接工艺下等离子弧焊堆焊层组织演变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2):47-51.
  [9]GB/T 18590-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点蚀评定方法[S].
  [10]陈培红,曹岸春,段佳圣.超低碳高铬高氮双相不锈钢CD3MN双联法冶炼工艺研究[J].山西冶金,2019,42(4):25-26,29.
  [11]张建涛. 2205双相不锈钢局部腐蚀与钝化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20.
  [12]刘爽. N对超级双相不锈钢UNS S3275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18.
  [13]吴忠忠,宋志刚,郑文杰,等. 固溶温度对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及耐点蚀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7(8):50-54.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变压器新版能效标准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成为各生产厂家面临的主要课题。研发中首次使用宝武钢铁公司生产的低损耗B20R065硅钢片,通过电磁计算、结构设计、工艺制造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试制出SB20-M-2500/10.5新2级能效低噪音节能环保叠铁心变压器,并通过型式试验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针对市民就居民区附近变配电设备的电磁影响与电力建设部门产生矛盾冲突等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搭建100kVA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实体模型,通过分析高压侧绕组的输入电压、感应电压及低压侧绕组感应电流波形图,侧面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与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与云图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定性研究了变压器内外部磁感应强度分布随相位的变化情况,最后选取变压器两侧的具体场点,定量探究了在这些场点处磁感应强度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得到在3m外的区域变压器对人体影响较小的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
锂离子电池是现如今通信行业、电动汽车行业、航天航空以及军事领域的主要能源.但由于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过高和首次库伦效率过低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难以满足现
摘要:持久强度对于评价C-HRA-5钢焊接接头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短时拉伸试验,基于Larson-Miller参数,利用状态函数和全微分的特征,建立了C-HRA-5钢焊接接头持久强度预测的数学模型,外推10万小时的持久强度。结果表明:C-HRA-5钢焊接接头在650 ℃时强度和塑性最好,在700 ℃时呈现典型的微孔聚集性断裂,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二相顆粒
0引言特高压交流测量装置,与传统的高压测量装置的原理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类也更多。至于特高压直流测量装置,是近年来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和快速发展才逐步研发完善起来的。1特高压交流测量装置1.1特高压电压互感器我国在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中采用的电压测量设备为柱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目前部分输电工程中也开始逐步地出现了用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的罐式电压互感器(TV)。TV的结构和性能均要比CVT稳定,测量也更加的便捷,在智能化输电控制的时代可以说更是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
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配电变压器(配变)监控系统,能够与现有的管理系统信息交互融合,数据分析实时准确,功能丰富。1智能化配变监控系统整体架构本文设计的智能化配变监控系统主要由配变监控终端、通信网络、配变监控中心三大部分构成,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以提高盆式绝缘子绝缘能力为出发点,对盆式绝缘子放电现象及电场强度进行仿真,研究了沿面爬距对盆式绝缘子绝缘能力的影响,并对盆式绝缘子进行了优化改进。新设计的盆式绝缘子可以改善凹面侧绝缘能力弱于凸面侧情况,提出将沿面合成场强纳入绝缘能力考核范围,经对优化后盆式绝缘子进行绝缘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绝缘性能优异。
燃料电池凭借安全环保和高能量转换效率而备受关注,其关键材料催化剂却十分依赖贵金属铂(Pt),铂元素的成本和储量问题严重限制其大规模应用,开发可替代铂基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摘要:针对大型构件缺陷焊缝的自动定位及缺陷识别是实现焊缝打磨、补焊等自动化操作的必要条件。大型构件焊缝及焊缝缺陷图像具有形状多样、灰度分布随机等特点,加大了图像处理的难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焊缝定位及缺陷识别方法,通过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确定焊缝位置并识别焊瘤及不合格缺陷,通过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识别气孔及凹坑缺陷。选取FPN网络结构创建和训练焊缝定位及缺陷识别模型,并通过增加样本数量完成模型
摘要:主要介绍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依托职业院校建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方式来培养国际资质焊工,实施以职业院校+工作室+生产企业+资质认证机构四方结合,在培养方式、资源整合、体系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以适应技术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国际焊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2003(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