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例说 (下)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
  选艾青的诗歌,是要研究如何注意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怎么在语言边缘处找到切入点?最核心的可以抓两个问题。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演化为两个“我”,后面一个是人的“我”,前面一个是鸟的“我”,鸟的“我”是一个假定,诗人借助两个抒情主体来表现他的情感。这在诗中写得很明显。
  我在课堂上教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分出两个“我”的特定内涵,还让学生进一步从诗歌边缘位置,来找“这”和“那”的关系。“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三个“这”和一个“那”带出的意象是不一样的,从“这”和“那”之间,发现意象的对比性。
  三个“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发现三个“这”之间带出的意象是递进关系。从打击到悲愤到激怒,比较通俗地说,从压迫到反抗。包含着“那”的一句怎么来分割?我认为,把“和那”先分割出来,与“这”之间形成对比,后面就比较好切分了,“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样就切出一种平滑的感觉,前面每四个字带一个“的”,一直引出“黎明”,有一种均衡关系。
  但是你会发现前面三句的意象都是不平滑的,语言有崎岖的感觉。而到“和那”以后带出的是平缓的语言。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后面的“黎明”是代表希望,这是经过抗争以后带来的新的世界。这就是“这”和“那”的区别,或者是现实和理想的区别、当下和远方的区别。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尽管是递进的,却又是叠加的。前面三个“这”是叠加的,包括后面的“和那”。故意用“和那”连接起来,看上去分行隔断,其实是不隔断的,处在一个边缘的“和”,就把“这”“那”连起来了。这种体会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是叠加的,没有被碎片化。
  但是我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节和第二节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涉及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
  语言本质是逻辑性的,所以很难表达情感。当语言能很流畅地表达情感的时候,这情感本身是值得怀疑的。所以诗人在设置意象,设置两个抒情主体时,一个设定为鸟,一个设定为人。鸟是可以歌唱的,而人是不可以的,是无法用语言宣泄自己情感的,所以通过鸟的歌唱和人的沉默进行对比。它借助于鸟宣泄情感,但回到人的世界时,还是把情感压制在内心,不能够得到充分释放,表达也只是表达了部分。
  德国诗人席勒说:灵魂歌唱时,歌唱的不再是灵魂。我给他加了一个说明:因为灵魂不会歌唱。把这句话套用一下的话,我们可以说,情感开始说话的时候,那说话的不再是情感,那可能是理智在说话了,或者是带有杂质的情感在说话。因为情感本质上是不说话的,情感最有力的方式是流泪。
  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中说:她不会讨厌对方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哪怕重复说反复说,因为没有人会嫌弃天上有太多的星星、地上有太多的鲜花。当然,对艾青来说,他并没有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但他也有特殊的表达情感的方式,那就是沉默,那就是眼泪。
  这样,在他的诗里,其表达方式在诗歌的前后两节里,有一个质的飞跃。
  艾青雄心很大,他不但要表达所能表达的情感,他还要表达不能表达的情感。诗歌第一节是借助鸟的歌唱,来加以语言的表达,而第二节是近乎非语言的表达。这种表达,包含着对语言表达的可能性的追问,就像我们高中学的他那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最后一节也很有意思,“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开始在写一个老妇,一个赶车的人等等,写到最后他突然对自己的诗歌表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寻了,对诗歌本身进行探寻,像是在表达元语言了。我们在这首《我爱这土地》诗里,也发现了表达方式的转折。
  五、《凡卡》《麦琪的礼物》:关于小说的主题和细节
  接下来我们谈谈小说,我选的两篇小说是《凡卡》和《麦琪的礼物》。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两篇小说都是外国小说,是翻译作品,这样我们在讨论时,特别是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得不把它和原作进行比较。
  关于《凡卡》这篇小说,我主要讲小说的最后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是把莫斯科的城市景观和乡村作了一个对比,你会发现莫斯科的城市景观尽管也十分有趣,但是没有生气,不是充满活力的。而到后面“跟着爷爷去山里砍树”等,那是充满生气的。
  当然这部小说形成对比的不仅仅是最后两段。在这部小说里,有各种对比,结构非常巧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写信的过程,中间停顿几次,再穿插几段回忆进去,就此形成了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框架操控性比较强。就在写信的时间段里,时间和空间的封闭性被彻底打开了,情节的推进是非常流畅的,所以这篇小说被老托尔斯泰认为是契诃夫最好的小说之一。
  《凡卡》的结构是非常精致的,但这里我要说另外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时间点“在圣诞夜”,这个非常重要。
  有几层意思可以让我们分析。因为是圣诞夜,所以老板伙计都上教堂了,这样就有一个时间段让他空出来写信。但是圣诞夜老板他们是去跟上帝祷告了,而凡卡是向他的爷爷祷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爷爷就是他的上帝。所以他在写这封信之前还偷偷看了那个神像,他并没有对着它来祷告,就是在给爷爷写信,所以凡卡写信的过程相当于在教堂祷告的过程,跟爷爷进行一次交心。既然他是跟爷爷交心,那么他最期望的就是爷爷能读到他的信,他当然希望爷爷来搭救他,但搭救是其次的,首先是希望爷爷能听到他的声音,所以他后来在梦中梦到爷爷在念他的信。小说结尾写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爷爷搭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下面是条狗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一种很温馨的感觉。也许我们会认为,凡卡做的最好的梦应该是爷爷赶着马车来接他,但其实是读他的信。而这样的描写前后就对应起来了,一個写信一个读信,这是一个心灵的交流。你会发现,凡卡写完信有一种满足感,他能够安然入睡。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很关键的细节:怎么理解他写的“乡下爷爷收”?好多人认为凡卡没有学过实用写作,不会写信封。但有人曾经质疑过这篇课文,认为凡卡这么苦,年纪也很小,怎么可能会写信?这里教材有过删节。在删掉的内容中,写他在乡下,一个地主家的小姐教他写字认字,非常友好。因为有点调和阶级斗争的意思,就被删掉了。所以他会写会读。本来第一稿写的是8岁,第二稿改成了9岁,认为年龄太小写一封信会让人怀疑写不成。不过,据我们学院教俄国文学的老师说,凡卡写的信里面还是有不少词语拼写和语法的错误,包括信封上写的“乡下爷爷”前的那个表示内部空间趋向的词(相当于汉语的介词),是用错的。但不管怎么说,写信教他了,怎么正确地写信封没教他,所以这封信是寄不到的。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这么理解也是对的,但光这么理解是不够的。因为信封的这句话其实有着两重意义,有否定的一面也有肯定的一面,否定的一面是他不懂要有一个具体的地址,肯定的一面是当他写乡下爷爷收的时候,他理想当中的乡下就是个天堂,所以他认为这封信就是寄给乡下的,就是寄给天堂的,而爷爷就代表着上帝,所以这是一封寄往理想世界的信。
  我们以前注意的只是信封的实用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除了这一面之外,信封还有对凡卡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封信是发往理想世界的。所以写寄这封信,包括写喝得醉醺醺的邮差挥着叮当响的铃铛,你会发现整个意境的营造,都是从童话世界这个角度着眼的。
  针对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人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如果乡下爷爷收到了他的信,也把他带回了农村,那么凡卡悲惨的命运是否能改变呢?答案是,还是不能改变。因为在那样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都是过不上好日子的。这样的答案完全是跟小说的逻辑自相矛盾的。这样的分析,其实还是从概念出发,是不全面的。也许在他们看来,如果凡卡去乡下能够得救的话,如果乡下是个理想世界的话,这个结论对旧的俄国世界的批判会减弱。但这个解读不对,不符合契诃夫当时对乡村的理解。直到1888年,契诃夫对乡村还是带有一种田园诗般的感觉。1888年是一个标志,一方面他写到草原,把草原当作是一个理想世界,写一个小孩子被人带着穿过草原到了城里,草原有满满的诗意,但同时他还写了《渴睡》,或者有的翻译成《困》。一个小姑娘,她在农村呆不下去才到城里,做的梦都是艰难的泥泞的道路,并且因为太困,把她看护的婴儿给掐死了。有人认为1888年是契诃夫对农村理解的一个转折点,以前他认为城里不好,但农村还是田园式的地方,城里呆不下去,到农村去说不定还有活路。《凡卡》写的是早于这个年代的事,所以这个时候契诃夫对于农村还没有彻底的批判意识,或者这种批判意识还不强烈,还是把它当作和城市对立的一个世界来写的,乡村的诗意,也保留在凡卡的诗性心灵中。但是后来他不再对农村抱有幻想,批判越来越强烈,在《困》中,描写了儿童诗性的毁灭。这样,他就把理想寄托在未来。而我们现在的解读,既毁灭了乡村的诗意,也毁灭了《凡卡》的诗性,把它当作彻底的批判现实作品了。
  再看《麦琪的礼物》。《麦琪的礼物》又翻译作《贤人的礼物》,上海的中学语文教材采用的就是后一个版本。 《贤人的礼物》这篇小说很有意思,我检索了相关的研究,南京大学有位教授把这篇文章发生的年代和社会的状况梳理了一下,发现当时的女性普遍没有工作,基本上都是家庭妇女,给丈夫买礼物要用丈夫给的零用钱省下来再买,所以最后只能剪自己珍贵的头发。
  有人认为欧·亨利的小说结尾总是有两次转折,第一次意外是头发剪掉了买了个表链,第二次是表卖掉了买了个梳子。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情感是超越物质的。它通过对物质价值的否定来彰显情感的价值。东西都没用了,大家都感动了,情感的价值就体现了。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尽管它是全知视角,但基本上放在女孩子的视角,这里更有一种纠结的味道:这既是一种奉献,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丑化。所以当她把头发剪去的时候,她有一些担心,担心她丈夫可能不喜欢她了。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爱不仅仅是种奉献,同时也是一种考验,把自己最美的东西献给对方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你不美了。这种时候也是对对方是否会继续爱你的一种考验。
  所以,我觉得它的主题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完全一样。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奉献的意义,而没有考虑到是对对方的考验。小说展开的情节和细节在好多方面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纠结和担心。
  同时我们发现,当作家这么写,想用情感超越物质的时候,最终不得不受物质的羁绊。你会发现,最终衡量情感的力量还是物质,大家都毁了自己最好的东西,于是平等了。所以我们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情感究竟是超越物质,还是到底没能超越它?因为最终还是拿自己最珍贵的物的一面来衡量情感,来表现情感的一种公平性、对等性。这恰恰是把情感逻辑化了,尽管情感本身是不讲逻辑的。我们中国《诗经》里非常有名的一首诗《木瓜》,讲的是一个给木桃,一个给琼瑶。你会发现诗里有物的不对等性,平常的植物和美玉是不对等的。但是在《贤人的礼物》中你会发现高度的对等,大家都把自己最寶贵的东西毁灭掉,由此来证明我对你的情感。这里就有一个逻辑悖论问题,情感想超越物质却不得不受制于物质。
  这篇小说主要讨论主题问题。小说主题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还要关注细节,关注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小说真正能够打动你的,是它的细节。有些小说的基本情节你可能忘记,但是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有些细节很有意思:他们经常到外面散步,目的有两个,一是看轮船,另一个是要向全城人展示两个女儿,等待别人来娶她们。所以当她们散步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两边各拖着一个女儿,走在最前面。但是等到小女儿谈了男朋友以后,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女儿了,另一个女儿解决了问题之后就不要走在最前面。你会发现,散步空间的位置变化已经显示了他们的目的。还有,他的父亲每次出去总要穿上礼服,礼服上总是有污斑,所以临走总是用汽油给他擦,问题是那天吃牡蛎时,刚擦好又沾上了。这是结构的呼应。他的父亲虽然是穷人,但是要面子。因为不常吃,所以会把衣服弄脏。越是怕弄脏,越是会弄脏。这样的小细节充分显示了他的生活状态、他的心理紧张感以及他的虚荣心。   《贤人的礼物》里有许多的细节都有互相关联性,我举两个例子:“明摆着什么也办不成,只好一下子坐在破旧的小沙发上默默地流泪”“吉姆没有听她的,而是一下子坐到沙发上,双手搁到脑后微笑着”。两个细节都是“一下子坐到了沙发上”,两个都有无奈的意思,但前面的无奈,带有伤心的味道,后面的无奈带有放松的意思。你买的东西没派上用场,我买的东西也没派上用场,我们两个人公平了,这让他觉得好笑,认为上帝在捉弄他们。但你会发现男主人公“双手搁到脑后微笑着”有一种放松感。我们看英文,男的安慰他妻子说的一段话是:“别对我有什么误会,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我姑娘的爱情是决不会减低的。但是只消打开那包东西,你就会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使我愣住了。”我们教材中课文的翻译是:“我觉得不管剪发也好,长发也好,都不能叫我对妻子的爱减少一丝一毫。不过,如果你打开这个小包,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你让我一下子愣住了。”这里有细节的区别,后一个描写是“不管你剪发也好,长发也好”,前一个是说“不管剪发、修脸,还是洗头”。仔细回味一下,我觉得还是照原文翻译好。因为剪发和长发是个对比关系,他会凸顯剪发是不好的,长发是好的。不管你好看,还是不好看,我都不在乎。但是把它做一个对比,就隐含了剪发是不好的。
  但是,原文是说“不管你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不构成对比关系,而只是一套程序。将剪发的不美观的意义弱化了,只是整洁的一个必要环节。细读翻译的两种处理,你会发现原文的描写是弱化剪发行为的事实,而另一个译本是强化了对比。
  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我觉得原文中男主人公说的话可能对女主人公的伤害更小一点,更强调他不在乎。
  还有对拆开那个礼包的过程描写:白皙的手指头敏捷地撕开了绳索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呼喊,紧接着,突然又转变成女性神经质的眼泪和号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尽办法来安慰她,等等。你会发现这段描写是一个陌生化的描写。尽管是全知视角,但是他打开包的时候你不知道包里到底装了什么,而只是女主人的反应。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尽管是用全知视角,但他随时在调控着呈现的信息,总是在屏蔽掉一些信息而凸显另一点信息,构成他细节的形象感。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本解读,既要解读他写了什么,还要解读他没写什么,故意隐掉了一些什么。比如《项链》,女主人公向好朋友去借珍珠项链的时候,她问可以借给她吗。那个女的回答,“当然可以”,如果加一句心理描写就是:“反正是假的,你拿去好嘞。”她答应得这么爽快,我们就会想这个不一定是真的,否则四万法郎怎么可能轻易借给别人。但这个心理活动肯定不会呈现,一呈现这个小说就写不下去了。所以尽管传统小说是全知视角,但不会给你所有的信息、一切全让你知道,作者总是在不断调控,有些给你藏起来,有些给你知道,这样戏剧性就产生了。
  现场互动
  提问1:平时解读文本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给学生讲课时,是用规范的解读,还是按照个人的理解?
  詹丹:文本解读确实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这跟文本本身也是有关系的。有些文本本身含义就比较复杂,可能会给你提供不同解读的可能性,有些文本本身就比较单一,硬是要给他颠覆性解读的话,未必合适。但不管怎么说,我总认为文本解读的一个立足点是文本,甚至未必是作者的原意,我们不一定要去猜作者写这一篇文章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于作者的意图的,有些作者连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更不用说理解自己的作品。据说托尔斯泰都无法解释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最后会死,作品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作品的逻辑拖着他往前走。解读的依据就是文本本身,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比如,你也提出个见解,我也提出个见解,哪个见解更周全,我就同意哪个。
  追问:您刚才解释《贤人的礼物》也是周全的,那么它是对的吗?我的意思是周全的解释也有可能是错的。
  詹丹:这里未必可以说对错,但我的理解跟你的不一样,只要有依据,它的意义就增加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根据读者的理解,它的意义在不断地增加。文本产生以后,读者在不断添加新的意义,有些事实、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可能有对错,但文本意义的解读可能不存在对错,而只是一个意义增加的过程,你可以接受它,你也可以不接受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对或错。
  提问2:詹教授,我非常喜欢您解读《我爱这土地》,您觉得是作者先想好这种结构再写呢?还是写好后,我们这些后人对他的解读?
  詹丹:这个我倒不知道。李贺写诗就很奇怪,他有了好句再凑成一首诗。他在路上想到了一句好句,就放到锦囊里面,空下来时把句子拿出来,这一句前面加一句,这句话后面加一句,慢慢地形成了一首诗,这是一种写作。还有些诗人在肚子里反复地想,想全了,再写下来。还有的情况是写一篇小文章,想得很全,但在写的过程当中,歪掉了,结果写好之后发现比以前想的还要好。你说一定是事先想好的还是我们事后去解读他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解读和他的写作,有不一致的地方。
  提问3:詹教授,刚才您给我们举了很多初中教材中的实例,但是我发现,您在解读的时候,每一篇文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的,比如,《谢道韫咏絮》您是从语境角度解读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从人称的角度,叶圣陶的《小小的船》您讲的是结构的异质化,当然也讲到了语境,《我爱这土地》讲到的是形式和意境、意象的关系。我想问一个问题:您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跟着文本的不同,产生了用不同方式来解读文本的思路,还是说您在读这些之前,您已经有很多个方法,发现在读这篇文章时这个角度是比较合适的?
  詹丹:这两者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首先有一些大致的范畴。对于一个文本,我可以从语境切入,可以从语言的结构切入,甚至可以从意象角度切入,《记承天寺夜游》有的也是从意象角度切入的。首先对文学作品或非文学作品我有一个大致的解读范畴,范畴是比概念要高一个层次的。然后在具体的文本当中,我会进行一些筛选,觉得通过哪些范畴切入,是最能够抓住它的本质特点的,而不是用一种范畴来对付。因为我们教学生的时候,学生很喜欢说,老师你教给我一种方法,让我对付每一篇文章。其实,我们往往只是在看到具体文本后,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甚至有些方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实验学校王学岚、上海浦东新区大团中学汪启根据录音整理,文字有删节)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背影》是初中语文教师熟悉的名家之作。大多数语文教师是依据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品评父亲如何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的句段,来感受父爱的厚重和伟大”,我以往的教学也是这样设计的。  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培训,我对课堂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备课不再先看教学参考书,尽量多素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本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立思考和教学预设,再去参阅其他教辅用
期刊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节选了《昆虫记》里《蝉》的部分内容,这是初中孩子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第一次读科学小品文,所以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就至关重要。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法布尔在向我们介绍蝉的生命历程,可是在科普知识的背后还有什么是需要学生读出来的呢?孙绍振先生就曾经说过:“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期刊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书读得多了,就一定“气自华”了吗?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恐怕难成此效。书上的文字要转化为一个人的气质,是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的。而这个“吸收”的过程,正是对文字进行深度阅读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呢?不妨让学生尝试换个身份来阅读,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读者,可能既有趣又能推动阅读的深入。  一、当个“小侦探”,破译文字背后的密码  一次骨干教师开设展示课,
期刊
2018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八年级学生在说明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等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的状况不如文学类文本,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这暴露了我省语文课程文本读写训练失衡的现状。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运用,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未来服务,就必须重视实用文读写能力的培养。  2018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旧版相比,丰富了“学习质量”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学业质量内涵”“学习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与规定,特别是对于“学业质量水平”的描述,具有拓荒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着眼素养。学习质量标准不是对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简单的规定,而是着眼于语文的核心素养,描述了语文学科在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
期刊
本期话题围绕深度阅读的指导路径展开。南京市科利华中学自2014年以来,将阅读拓展课正式排入课表,语文组老师在指导策略的探索、阅读支架的提供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确立了立路标、配任务、给方法的指导路径,即先给定路标,明确阅读的方向;再设计任务或任务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然后提供阅读方法或阅读工具,支持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目标。下面呈现一些他们的讨论,供读者参考。此组文章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
期刊
比较阅读是将文学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或者几部名著的内容进行对照的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等方式,发现其共性和个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名著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从单部作品的阅读中拓展开去,将初中阶段必读乃至整个学习生涯中所读的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这对孩子当下的名著阅读乃至今后的阅读习惯都会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比较阅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要作比较,学生首先要明确比較什么。小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我校一大特色,并向全市推介,但在常规的巡课、督查中,我觉得“小组合作”运用仍有多方面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效率和学科质量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运用的“漂流化”  漂流,是指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随性地浮于表面,未能“沉底”,导致实效不足。  其一,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我校合作小组的建制是A、B、C三类学生各两人组成。其目的是小组合作下的“生生互动,共同发展”。
期刊
一、积累:识记背诵培基固本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文言文教学有固有的规律,读懂读通是基本要求。目前,初中学生掌握的文言文词汇量还是少,要读懂一篇文言文有很大的困难,不借助相关材料,很难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是实施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积累的主要对象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要比较熟悉
期刊
叶圣陶晚年谈及语文教学时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可见,语文教学在突出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强化思维训练,实现思维、语言的协调发展。现代诗是统编教材选编课文的重要门类,在现代诗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叶圣陶先生就此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比较、归纳、揣摩、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