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与重构:《背影》教学重点的设计和突破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影》是初中语文教师熟悉的名家之作。大多数语文教师是依据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品评父亲如何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的句段,来感受父爱的厚重和伟大”,我以往的教学也是这样设计的。
  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培训,我对课堂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备课不再先看教学参考书,尽量多素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本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立思考和教学预设,再去参阅其他教辅用书。
  这次备课素读几遍《背影》后,我不仅从文本中读出厚重如山的父爱,还从文本文脉中读出“我”强烈的情感变化:对父亲感情从“冷漠”到“愧疚”到“不舍”到“怀念”的转变,并且预设出“通过体悟作者感情变化来感受厚重父爱”的教学重难点。所以,这次我的《背影》教学设计不再从关注父亲如何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的句段入手,而是从关注“‘我’的几次流泪感情有何不同”入手,来体会“我”情感变化的深层原因,体会如山父爱的厚重,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反思设计《背影》教学重难点时的思路,我是带着两个问题初读文本的:学生如果素读课文会读出什么问题?这次课堂教学会有怎样的新生成?但素读几遍课文后,以往备课时没深究的一些问题在脑海中渐渐浮出: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注重亲情的国家,不是长期远在国外的朱自清为什么会两年多和自己年老多病的父亲不相见?如果作者是因为文末提到的父亲一封信写此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在课文的开头就交代这个原因?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就是众口一词的“背影”吗?文中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如何才能让学生体悟出它的深沉动人?这课的教学设计应定位在一个什么主问题上呢?
  苦苦思索之际,课文“预习提示”中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灵机一动,“平实《背影》,何以动人”的主问题产生了。
  在课前我对这个主问题虽初步有自己的思考,但那毕竟不是学生的思考。我不能硬生生地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我希望能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来深入探讨这个主问题。于是,我在课前建议学生先根据课后问题自主预习,更希望他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和同学交流的方式去解决课后问题和自己的问题。
  怀着无限期待我走进课堂,学生的问题果然让我惊喜连连:题目是《背影》,课文为什么到第6节才开始写“背影”?1—5节有何作用?开始还暗笑父亲“迂”的“我”,为什么看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就流泪了呢?已二十岁的“我” 这里的感情变化是不是有点突兀?作者在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时,为什么着意强调父亲衣帽的质地是“布”的?父亲在信上写自己只不过是“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怎么又说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为什么这么夸大其词?等等。这么多的问题扑面而来,让我一时无法招架。我边听着学生争先恐后提的问题,边在脑中迅速重新建构课堂设计:学生提了这么多问题,从哪一个入手呢?就从我素读课文时产生的和学生有联系的问题入手。
  首先我对所有提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接着就强化了那个问题:“是呀,父亲在信上写自己只不过是‘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怎么竟至于说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为什么这么夸大其词?”有个女生举手:“那是因为朱自清的父親想让他回家,因为他爷俩已经有两年多没见面了。”我接着又问:“我们中国是个非常注重亲情、团圆的国家,朱自清又不是远在国外,他为什么会两年多不见自己年老多病的父亲?太无情了吧?”这样教师就自然地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完美对接上了。下面就要重点解决“如何将学生自学时的困惑转化为教学重难点并突破之”的问题。
  一位男同学急不可耐地举手:“不是,老师。我初读课文时也产生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上网查了一些背景资料。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70元,寄一半回家。这仍然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都很不高兴。为节约开支,朱自清就前往扬州一中学就职。谁知校长是父亲的老朋友,就把朱自清的工资全送父亲处了。朱自清于是又愤然辞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才导致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所以我觉得父亲写这封夸大其词的信,是想和儿子和好的,是想让他回家的。”
  所以一看到老父亲这封想和解的信,深受中华民族孝道浸染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对父亲的种种不满和怨怼,顿时烟消云散。往昔老父亲车站送别,拖着肥胖的身躯步履蹒跚地给自己买橘子的背影一下子浮现在眼前:“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既然朱自清写此文的原因是父亲的这封信,那他为什么不在文章的开始就提这封信呢?开头这样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里朱自清如果接着写由于父亲的那封信,于是自己在泪眼婆娑中回忆起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那个背影,前后衔接不是更自然吗?他为什么把这封信‘割裂’地安排到文章的最后?”
  问题一出,同学们最初愣了。几分钟沉默后,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我认为作者一开始就写自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会让读者感到不真实。一个中年大男人为什么想到父亲的背影会流泪?他父亲那时又没有去世。”我紧接着问:“那为什么把这几句话放到文章最后就感觉到真实,并深深打动读者了呢?”学生沉思了片刻:“我觉得课文是按照‘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来写的。‘我’一开始并不喜欢父亲,如果把这段话放到文首,就会让读者感到很突兀。”这时,班里的不少学生顿悟状地轻轻点头。
  虽然教学参考书上说《背影》的线索是“背影”,但我认为“背影”只是一条明线,文中更有“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变化”这条暗线。正是这条暗线,才让语言平实的《背影》情感暗流涌动,真挚动人。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出呢?我觉得文中“作者几次流泪所体现的不同情感”是个突破口。因此,我提个问题过渡:“课文还写了作者的几次流泪?那些流泪分别体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感情变化?”学生们踊跃举手,用不同方式有感情朗读写流泪的几处句段。   第一处:“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一处作者的流泪,对父亲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有位学生说,这一处流泪只是作者对祖母去世的伤心,对家里变故的担忧,并没有对父亲感情的变化在里面。有个学生反驳:“我认为不是那样。这处流泪其实包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和怨怼。我查阅资料得知,作者祖母是被他父亲给气死的。作者父亲的差使交卸也是他自作自受。”接着这位学生补充了一些朱自清在文中难以启齿的背景资料。
  原来,当时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是父亲的私生活。当时20岁大学生朱自清,怎么可能不怨怼郁积于心呢?所以,当父亲办完祖母的丧事急于去南京找工作,在南京再三犹豫后还是决定要亲自送“我”去火车站时,“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是因为“我”心疼父亲吗?恐怕更多的是不想和父亲同行吧!此时,儿子与父亲在情感上是有距离的。所以“我”才会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由此可知,课文第一处写“我”流泪,实则包含了对父亲深深的幽怨。
  第二处:“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处流泪饱含着“我”对父亲怎样的情感呢?有的学生说是感动,有的学生说是同情,有的学生说是自责,还有的学生说是愧疚。父亲在前面为“我”做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我”都没有感动,为什么这时看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就流泪了呢?上课开始时一位学生也提出这问题。
  學生在反复品读、交流后,逐渐体悟到50多岁老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太艰难了!这里再结合学生提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再三强调父亲衣帽的质地是‘布’的”,细心的读者能够读到文中有两处写到“我”的“皮大衣”。在当时“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的情况下,曾经高高在上的局长父亲落魄得只能穿起布衣,却为“我”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以抵御北国的风寒。父亲做这件衣服,可是费了点张罗,这件皮大衣包含着父亲对“我”深深的疼爱。
  虽然“买橘子”并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大事,但这是一位刚刚从人生的巅峰跌落下来失去工作的、一大家子十几口人还要全靠他吃饭的、身体肥胖步履蹒跚的、50多岁的老父亲,为一个20多岁的、已经上大学的、身体健壮的儿子买橘子,且这个背影又是何其艰难!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身体肥胖的老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并且把橘子“一股脑”全留给了儿子。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我们可以联想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从背影中,我们或许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此时,这个为了“我”而勉为其难的“背影”,深深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第三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第二处流泪的延续。此时的作者才真正感受到父子情深,真正回味到父亲对自己无怨无悔的至亲至爱,开始深深懊悔自己对父亲的不敬和冷漠。这时“我”可能也想到了父亲的命运多舛,想到了父亲渺茫的前程,于是百感交集地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眼里满是对父亲无尽的牵挂和担忧。
  课文最后一节和课文的第一节相呼应,完成了回忆散文中对“当下时间”的表述,赋予文中“父子情”以独特性——这种感情是经历了变化的。朱自清坦诚地告诉读者,他和父亲之间曾经有过矛盾和隔阂,在车站分别时,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那么,在当时让作者感动涕下的“背影”,就显得尤其可贵,也难怪它会深刻地烙印在作者的记忆中。而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父子之情有了进一步升华。所以,最后一节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悔恨与感动。如果把它放到课文开头,就和全文的感情脉络发展不相吻合了。
  王荣生教授认为《背影》的教学重难点应放在“体察父亲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心情上”,而文章中对“我”流泪的几次描写,则是“那个人”心情变化的最主要表现。教学设计时抓住学生在这方面产生的困惑,将学生的问题巧妙地转化为教学重难点并灵活机动地去突破,就是解决王教授提出的教师备课要明白“我要教什么”和“教得对不对”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实录  1.导入  师:今天来到百年名校——中华中学上课,万分激动,早上特意在家试了几身衣服,妻子在旁说道:“你这是猪八戒照镜子。”我听见有同学笑了,来说说为什么笑啊?  生:我知道这是一个歇后语,觉得挺好笑的……(生欲言又止)  师:说得比较含蓄,没关系,可以直接说出来,你只是转述我妻子的意思。(生笑)  歇后语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事件或人物的介绍,像谜面;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评价,像
期刊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挖掘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1.巧设情境,感知美  课堂上,教师不妨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巧设情境,以境动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美。《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游记散文,描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情,如果仅通过文字想象,未去过该地的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因此在教学时播放相应的纪录片,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感受
期刊
近日,笔者对于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之主题产生了疑惑。在现行的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该文的主题被解读为: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那么,这个结论是用何种方法解读得出的呢?是否准确呢?  从“以意逆志”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大家所熟知的
期刊
师:前一堂课,我们围绕着《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现象做了探讨。现在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逐渐进入文本内部。当然,文本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所以待会儿我们在探讨和解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前我们相当于把这篇课文给“解析”了,现在我们把它还原回去:由局部到整体。我来读一下课文,建议大家不看课文,就是耳朵“听”。  环节一:补充背景材料,把握“恒惴栗”心理  师:有个同学跟
期刊
整合教学跟“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精神是一致的。其核心思想是跳出单篇教学的限制,立足于大单元,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为例,谈谈在整合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专题中的四篇文章都是经典,有文言的奏章、散文,有东西方的戏曲戏剧。此外,配套《读本》上有两个相关专题:“爱情的绝唱”,一组
期刊
工作二十年,教语文二十年,如果问这二十年是怎样过来的,我归结为:迷茫守望、有模有范、滋润生命共同成长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学,在没有计算机、复印机和多媒体等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交流也少之又少。虽然我在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算过关,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遵循自己初高中时代老师的教学模式,读写听说,字词句章,单向地传授给学生,每天讲得眉飞色舞。钢板天天刻得沙沙作响,油印的技术日益精通,从
期刊
统编教材的单元构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保留了文选式教材的基本特征,由若干篇单篇文章依据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组成单元;第二类也是阅读单元,但是阅读对象不是单篇文章,而是整本书阅读,如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第三类以活动为主,主要通过实地访谈、调查等“参与”方式,如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后两类单元的特殊性在于,单元学习内容本身不提供学习资料,而是作为为具体的学习者预留进入教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有基于学生言语习得特点、语文学科特点、学生语文阅读实践的独特的教与学的方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正常、有效、自如地运用这些基本方法,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既有了具体可用的操作方法,也能始终保持语文课的“语文味”,不会失去“语文性”。下面,笔者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来谈一谈常用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1.圈点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读书时的圈点。圈点法,就是在读书的时
期刊
诗词言简义丰,一字一句裹挟着作者“层层叠叠”的情思。有些诗词与我们“相隔甚远”,理解起来当然有难度。有些诗词则是很“平易近人”,比如现代诗,似乎一读就懂,但又往往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地。因此,诗词教学的难题就在于,怎样从表面一点一点掀开,一层一层深入,理解诗词的丰富内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一篇“自读”课文,这首现代诗相
期刊
(接上期)  (三)“新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探析  “新型材料作文”自2006年首次在全国卷中出现后逐渐被推广,2012年—2018年,只有极少部分省市高考作文偶尔出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大部分试卷采用“新型材料作文”。新型材料主要类型可以概括为“社会时事型”“象征寄寓型”“哲学思辨型”“想象展望型”几种。  1.社会时事型材料作文  社会时事型材料,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事件为背景加工而成,命题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