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技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哪些技法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尊重学生,树立平等的新型师生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为归依,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学中漠视学生的存在,师道尊严,教师是上帝是主宰,高高在上,教师灌,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个性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讲,学生记,答案、理解要求千篇一律,结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凡此种种都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角色,并明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实现这一转变,我们就要在教学中真正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和学生打成一片,亲近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积极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书育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感染作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师由重自己到重学生的转变。树立平等新型的师生观是实践教学民主思想的关键。
  二、形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理解孔圣人的教导,知道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所谓“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成功阅读,我们都想在一节课的开头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计算机尚未进入语文教学之前,我们曾为如何精心导入而费了不少精力,虽有一定的效果,可总是事倍功半。教育学告诉我们,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已有很大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一些形象的、更易于初中学生理解的多媒体片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不妨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裸体、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边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堂阅读课,岂有不成功之理。
  三、教之以情,引发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观文者的“入情”。刘勰在这里说明了“情”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在潜移默化中,在情感熏陶上,在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认同并引起共鸣。这就跟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是一样的,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进入角色”。
  首先,讲究开讲艺术,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尤其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能取得良好效果。总之,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连接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
  其次,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地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而理解文章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加强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朗读。
  四、感受快乐体验,加强语文与生活的沟通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让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的策略,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如在讲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时,是这样设计和教学的。课前,我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登学校后山,事先要求学生分组观察、体验,并“认养”树木、草地。教学实施中,我首先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随即我适时地展开小组交流: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然后让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最后请春、夏、秋、冬四个小组的代表发言,要求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课堂教学就在我的设计中自然展开。学生在此前走进自然的登山活动中,已经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前也主动地完成了老师的预习任务。课堂上大家交流踊跃,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都能表达出各自所代表季节的景物特点,并能由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哲思,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组之间的争论是唇枪舌剑,各不退让,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语文课堂是挖掘人性美,让人在美的熏陶下学习知识,提高审美能力的课程。我们深知: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是培养人的课堂,要构建这样的课堂,老师需要不断优化方方面面的知识结构。因此,要增强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通过激活、引导、激励,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参与、投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本领,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共12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
清河郡本《禮緯》是清河郡本《緯書》所收讖緯之一種.清河郡本《緯書》大概出現在清代初期,太平天國戰争之後失傳,輯者爲何人亦不見文獻記載,是一部來歷不明之書.該書雖已散
期刊
摘 要: 鸟类学是基础生命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摸索和调整教学模式,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野外实践及综合评定等四个方面的思考和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鸟类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鸟类学是基础生命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鸟类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评价
信息素养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人类基本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它支撑着数字化的生存,帮助人们有效完成终身学习的保障,是提高个人、组织乃至国
摘 要: 传统中职化工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化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培养目标都是现在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因此化工专业的改革方向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对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化工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对中职化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需要对中职化工专业
摘 要: 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中职电子专业教学必须以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依据进行改革。  关键词: 中职电子专业 课程教学 改革思考  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应以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可以引起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脑卒等疾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作用原理
目的:研究去白红细胞输注对降低慢性贫血病人输血反应发生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86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贫血病人,需要
苟悦《漢紀》是我國“現存新編年體之第一部書”①,其上承《春秋》《左傳》編年紀事的傳統,下開編年體斷代史的先河,在中國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該書主要采《漢書》
期刊
“查干汤”又名“四味土木香散”,由土木香、苦参、悬钩子木和山柰4味药材按4∶4∶2∶1的比例组成。1977年作为首批民族用药载入《中国药典》,具有清瘟解表、使“未成熟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