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鲁迅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郁,1957年出生于大连。1975年毕业于辽宁复县22中。后到乡下插队,1979年至1982年在复县文化馆工作。1988年毕业于沈阳师院中文系,文学硕士。在《北京日报》做过十年记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兼鲁迅博物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周作人》(1997年)、《百年苦梦》(1997年)、《鲁迅与胡适》(2000年)、《文字后的历史》(2001年)、《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2003年)、《在民国》(2008年)、《鲁迅藏画录》’(2008年)、《混血的时代》(2008年)、《鲁迅与陈独秀》(2009年)、《张中行别传》(2009年)等。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关于中小学生是否该多学一些鲁迅的作品,却存在争议。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语文教师反映鲁迅作品难教,学生说鲁迅作品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远。然而,喜欢和崇拜鲁迅的学生则从鲁迅的言语中感受到力量,从模仿鲁迅的行文方式开始走向创作道路。鲁迅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鲁迅的作品无疑是伟大的经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思考当下存在的种种争议,如何认识鲁迅的当代价值和对于中学生的意义,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我们是不是走进了误区?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孙郁教授。
  
  鲁迅是超越规范性的
  
  记者:在中小学,关于鲁迅作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语文课本应当删减鲁迅的作品,因为不好懂;另一种是,鲁迅的作品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您认为存在争议是不是正常,您怎么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
  孙郁: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的课文里是多是少,每个人看法不同是正常的。在教育大一统的时代,强调增加或减少没有什么意义,当语文教科书多样化,教育不再以应试为主的时候,鲁迅的传播才能有多样可能性。鲁迅反对文化的、一种可能,而是认为各自回到自我才有意义。可惜,八十年来,鲁迅被定义为唯一可能的存在,那是违背鲁迅的思想的。在没有鲁迅对手的文章做参照下的作品讲习,不论那些作品是多是少,都难以进入鲁迅的世界。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要把鲁迅放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阅读?鲁迅对手的文章,您指的是哪些?
  孙郁:是的,历史的背景很重要。比如,鲁迅说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这是针对袁世凯尊孔复辟前后的语境说的。在复古声成为官方的主调时,鲁迅高呼青年要多读外国书,这是一种反抗。他自己一生对中国书读得多,从其藏书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我们看看那时候章士钊等人尊孔读经的言论,就可以知道鲁迅抨击传统文化的动机了。
  记者:关于鲁迅的难懂,日本学者竹内好有这样一些评论:“这种难懂,在某种场合,对某些人来说是鲁迅的魅力,但一般而论,尤其是就写小说而言,这种难懂却毁了小说。”还有:“小说的难懂,除了部分来自文体的曲折多变外,……主要是由于抽象的观念没有发酵在作品里,而是化作残渣留在了作品之外的缘故。”竹内好还认为,这种难懂,在《野草》里,却成就了诗。您怎么理解鲁迅的难懂?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知您是否愿意在这里谈谈您的观点?
  孙郁:鲁迅文本难懂的原因,是他远离流行语的缘故。鲁迅认为,流行的语言。把世界的本真遮蔽了。这是一个制造庸人的话语体系,它已经难以翻出新意。人要回到自身,回到本真,必须反抗那些话语。而这样的时候,他就一方面借用六朝的语境和佛家的意象,一方面从日本、德国、俄国的作品中寻找异样的表达式。“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就有玄学的意味。“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古人中庄子有过类似的体验,德国的尼采也曾有这样的感受。鲁迅这种打破逻辑的,穿越于时代的个性化独语,与社会的本真和人的本真离得最近是无疑的。
  记者:反对学生多读鲁迅作品的人,往往拿鲁迅自己的话来作证,比如:“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还有:“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致颜黎民》)。您怎么理解鲁迅针对自己作品说的这些话?
  孙郁:一直以来,鲁迅是否定自己作品的永恒价值的,希望自己的作品速朽,因为那些文章是对不合理的世界发言的。这些话,是对有判断力的读者所说。对青少年来说,理解他不那么容易。中小学的教育以规范性为核心,而鲁迅恰恰是超越规范性的。
  记者:中小学生该不该读鲁迅的作品,读多少合适,您的观点是什么?
  孙郁:中小学可以读一些鲁迅的作品。读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高中阶段可以作为课外阅读,选一些风格多样化的作品。但老师不要以本质主义的话解析它们。应把反对与支持鲁迅的文章拿来对比研究,让同学自己判断。
  记者:可否请您解释一下这里的“本质主义的话”的意思?
  孙郁:比如,讲解《狂人日记》的时候,如果只说作品旨在强调传统吃人的主题,并没有错。但是只停留在反封建的层面,还不行。这样就把主题抽象化了。其实鲁迅在此还星现了颠覆旧的精神表达式的话题。不仅怀疑流行的表达式,而且也怀疑自己在颠覆这个流行色的表达式时是否也有问题。这里纠结着存在与本质的根本的指向。但鲁迅没有得出结论,没有确切的框子。话题本身不是凝固的,而是打开的。一个疯子的话,是隐喻,还是幻象,抑或本真的存在?这里有多个音调。他的许多作品都有多种音调,要注意这样的音调。
  
  鲁迅形象和鲁迅精神
  
  记者:一直以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是中学生所接受的、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鲁迅形象。我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种观念,一提鲁迅,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也有语文老师认识到这一点,说语文课上的鲁迅其实是一个标准化、概念化甚至政治化了的鲁迅。对此您怎么看?
  孙郁:鲁迅柔软的一面被他的激愤的文字遮掩了。大家可以多读他的信札,能够看到他为父、为子、为友的亲切的一面。还可以读同代人的回忆录,这对大家理解鲁迅也有帮助。
  记者:据我了解,钱理群教授在中学开鲁迅选修课,是从鲁迅怎样做父亲开始讲起的。您觉得,普通中学语文教师也可以这样做吗?
  孙郁:可以的。这里有许多故事,能够看出鲁迅的可爱。但我更愿意从他怎样做儿子谈起。他对母亲的孝,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关照,都很感人。比如,鲁迅不喜欢“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可是他给母亲买的书籍就有类似的作品,像张恨水等人的书。为什么这样?这里有与他思想矛盾的地方么?如果有,那么鲁迅与我们常人的区别在哪里?我想这样讲,可能会和学生的距离近些。
  记者:您认为。鲁迅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孙郁:坦率说,鲁迅一生在试图颠覆那些本 质主义的话语结构。鲁迅精神是对一切异化人的社会结构的反抗,也是对奴役人的个性文化的反抗。鲁迅主张人应当成为自己而非别人,警惕自我选择中被非本质化。所以他既有“人各有己”的渴望,也有“自他两利”的胸怀。他是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的先驱者。把宽阔光明的未来留给别人,自己却死在黑暗的闸门下。
  记者:可不可以说鲁迅也是“以人为本”的?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提以人为本,但实际上很难摆脱那种惯性。可否请您结合鲁迅的作品,展开来谈谈鲁迅对“人”的关怀?
  孙郁:鲁迅小说的人物多是受难和畸形的存在,他甚至认为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物。《祝福》里的祥林嫂的死,是环境与文化精神杀戮的结果。而作者同时也暗示,叙述者“我”是否有合谋的因素也说不定。这种罪感的话题,和耶稣的精神比并不差,是大的悲悯吧。他在杂感中对普通人的关怀,让人感慨不已。上世纪三十年代,阮玲玉因上海小报无聊的攻击而自杀的时候,他就写过《论人言可畏》,对媒体软刀子杀人表示愤慨。鲁迅对那些使人成为非人的存在,从来是不放过的。
  
  鲁迅遗产的价值
  
  记者:请您概括一下鲁迅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意义。
  孙郁:我觉得鲁迅遗产的价值是,启发人们如何应对人类的困境。现在我们的社会依然在一些困境里。鲁迅的文字就是对死亡、绝望、无趣的挑战。比如主奴的关系,在一些地方四处皆是,读鲁迅,自然能增强自主性。比如,了解鲁迅的杂文,知道“瞒”和“骗”在今天还存在着。
  记者:您这里提到“鲁迅遗产”,这个词似乎比“鲁迅精神”更显示出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继承的向往。可否再请您具体谈谈鲁迅遗产?
  孙郁:鲁迅遗产包括他的文本和接受史的存在,有他的手稿、遗物(包括藏书),以及同时代人的回忆录、研究著作和文章。这个遗产是与古人、与域外文化、与中国社会现实对话的产物。包括他的精神承传中的明与暗,许许多多的资料都构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记者:人类困境应该是个永远的话题。任何个人都有可能身处困境。在鲁迅的文字里。的确可以找到适用于今天现实的内容。您觉得这是件悲哀的事情吗?您觉得目前社会存在哪些困境?
  孙郁:今天的困境和鲁迅那个时代有些差异,但基本的问题还是那些。比如“真人”与“伪士”、“瞒”与“骗”、“做事的虚无党”“无特操”“主奴关系”。这些问题外国也有。海德格尔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鲁迅的深度不比他差,他对此的思考有世界的意义。许多博士就写过他们之间比较的文章。人类是有局限的存在,文化的意义可能在于认识这些局限,启发我们从暗夜走到黎明,看清我们的本质。我们一直在这样的路上,谁都不可能在思想上成为永恒的坐标,我们只是思想史的一部分。用鲁迅的话说,是“历史的中间物”。面对有限,才能不属于有限。这没有什么悲哀的。
  记者:在您个人遇到困境之时,是否也从鲁迅那里得到过启发?您是否愿意跟我们的读者分享您个人的经验?
  孙郁:我是“文革”期间开始阅读鲁迅的,那时候家里遭难,是鲁迅的书使我平静下来。后来的路,也遇到诸多风雨,绝望的时候也有。但鲁迅的和绝望捣乱的精神启发了我。不过我没有鲁迅的反抗的勇气,只是仰慕那样的选择。我自己逃避的时候多,说明还是有奴隶性的因素。研究鲁迅,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关键在于学会思想。这种永远和流行色保持距离的状态,可能会使我们少走别人的路,而学会自己走路。可是我们现在多是在别人的推动下走路,自己的选择在哪里呢?鲁迅一生犯过一些错误,一些观点可能过时。但他走自己的路的特点,是重要的。因此,他变成了自己,而非别人。可惜,我们只能是被别人所塑造,内心的潜能在沉睡着。你看,鲁迅何时压制过这样的潜能呢?
  
  重要的是选择什么和如何阐释
  
  记者:您认为中小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最大问题出在哪里?
  孙郁:中小学的教育是“信”的教育,鲁迅的文本是“疑”的文本。用“信”的理念讲授“疑”的思维,永远不得其果。六十年来,我们在用鲁迅最厌恶的方式来讲解鲁迅。这是学生不买账的主要原因。
  记者:您认为学生不是对鲁迅不买账,而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鲁迅和所“讲解”的鲁迅不买账?
  孙郁:是的。首先应当把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鲁迅概念颠覆掉。鲁迅不是仅仅写文学作品的人。他先是小公务员,后来是不如意的教授,最后无奈成为被边缘化的自由撰稿人,靠卖文为生。他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写文章是次要的工作。他翻译的作品有许多很精彩,不比他自己的文本差。他的许多话题和意象,来自翻译时的偶得,那些会心之处,诞生了新的文本。他不断失败,一直到死,都是不合时宜的人物,他是后来被人们叙述为主流和旗手的。其实他从来没有主流过和做过真正的旗手。这是一些遮蔽他的话语体系,是反鲁迅的体系。鲁迅的精神不幸在今天变为教条,他在教学中不再被激活了。当他成为我们话语里的符号的时候,思想就在他那里消失了。这个鲁迅不是那个鲁迅。不是他的东西变成了他的东西。我们已经与他越来越远。
  记者:我们来看一下中小学的选文。以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为例,小学选的是《少年闰土》,初中是《风筝》《社戏》《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9篇;高中是《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3篇。其他版本的高中教科书选了《阿Q正传》《铸剑》《(呐喊)自序》《春末闲谈》等。您认为上述作品选得恰当不恰当?
  孙郁:这些选择也没有什么问题,是自成一路。我们现在有个误区,以为几篇文章就可以概括鲁迅的本质,这是不对的。现在连研究者都不能轻易下判断说什么是鲁迅的本质。对学生来说,只要让他们了解鲁迅的文字智慧和文化情怀,就很不错了。比如鲁迅是第一个介绍西方科学史的人,第一个介绍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人,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的策划人,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的作家,第一个中国矿产志的作者,第一个现代版画运动的推动者,第一个科幻小说的翻译者……这些东西告诉学生,大家对他就会产生兴趣。比如在最初接触鲁迅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看他的西方版画藏品和中国古代绘画藏品。读一点鲁迅谈论美术和文学的精妙文字。讲解鲁迅,首先应注意到他是爱美的、有趣的、幽默的人,一个以智性与灰暗存在周旋的人。陈丹青在鲁迅博物馆有过一个演讲,谈到过这个话题。
  记者:您认为鲁迅的哪些作品比较适合中学生?
  孙郁:鲁迅的作品没有重复的文本,每一篇都有特别的价值。中小学生适合读什么篇章,我也很困惑。连大人理解都不易,何况孩子。鲁迅的文本是很强智性的攀缘,是对智力极限的挑战。在人们看到或然的地方,他发现了问题,在没有可能的地方,他实现了生命的可能。这些和现代教育的基本方向是悖反的。我们选择任何一 篇作品,大概都要注意这样的问题。要切合到鲁迅的语序里去。就目前人们所选的作品看,缺少鲁迅谈美的文章。比如对珂勒惠支版画的评价、对朱光潜审美理念的议论、对六朝文的看法。这里有他思想柔性的东西,也有睿智的闪光。从这个角度进入鲁迅,更有人情味。
  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传播史就是一部政治史,这是不够的。但现在不能改变这些。鲁迅有超越政治的一面,这毫无疑问。但他一生都在政治的漩涡里,也是没有疑问的。选择什么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阐释它们。
  
  讲鲁迅不可用教条的方法
  
  记者:鲁迅作品大都列入必考篇目,课基本围绕考点来上: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句子和语言特色,挖掘作品蕴涵的深刻思想。您是否认可这种分析方式?这种就文本而文本的方式,是不是更容易让理解鲁迅的当代价值变得困难,请您指出您所发现的问题。
  孙郁:讲鲁迅的文本,当然要分析内容与技巧,但不可以教条的方法为之。我觉得要熟读作品,然后交待清楚背景,让学生自己判断。比如《孔乙己》可以和《范进中举》比较,《阿Q正传》应与《我是猫》对照,或者从晚清的老照片里发现背景的因素,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思考这些问题。重要的不是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进入历史的场景。了解《祝福》,就是了解传统文化与女性的困境。儒释道的传统为何成了扼杀女性的工具?这很难讲,老师遇到困难是自然的。我自己也觉得让青年真正理解它不那么容易。讨论鲁迅不要总去启发得出结论。鲁迅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人物。他的主要工作是打开我们的思维空间,让我们从假象中走出,撕碎既成的语言。以一种诗意的笔意,直逼现象的原态,而这个原态,不是流行的概念可以涵盖的。
  记者:前面,我们谈到鲁迅的难懂,在小说里的难懂的东西,在杂文或者散文里,反而成就了诗意。您觉得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向学生讲解鲁迅的不同文体的作品?
  孙郁:小说是鲁迅智性高度的反映,这和他之前的作家苏曼殊等人比较就可以看清。也可以和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加尔逊、安德烈夫进行比较。鲁迅的散文有哲思,有诗,也有小说的笔法。他的杂文也是这样,是他精神的主要载体,文学的各种手段都运用于此。这要和鲁迅的知识结构与现实感相结合才能解释清楚。
  记者:目前学术界的鲁迅研究有哪些热点和方向?请您给语文老师推荐一些鲁迅研究的著作。
  孙郁:鲁迅研究现在无热点。现在是人们静静面对他的时候。鲁迅已经从意识形态话语中隐退到民间。这样很好,也是本来的状态。
  希望老师们多注意鲁迅的知识结构。比如他译过什么书,整理过什么乡邦文献,译介过什么外国版画,编辑过什么杂志。这些清楚了,对理解鲁迅很重要。不要把鲁迅孤立起来解读,要放到一个特殊的语境里。
  重要的鲁迅研究著作有: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汪晖著《反抗绝望》、王富仁著《鲁迅: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王乾坤著《鲁迅的生命哲学》、林贤冶著《人间鲁迅》、高远东著《现代如何拿来——鲁迅论集》、竹内好著《鲁迅》、木山英雄著《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参考。
其他文献
二维防伪码的新版火车票自今年正式使用,但是其背面的《铁路旅客乘车须知》还和旧版一样,有几处存在语病,并没有改正。  其原文如下:  1 请按照票面标明的日期、车次乘车,并在规定时间內至到站。如不能按时乘车,可在开车前规定时间内办理退票或一次改签手续。退票和改签手续只能在购票站和发站办理。除旅客伤、病外,开车后不予退票。  2 乘车免费携带品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相加不超过160厘米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语文学习形式。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处处都可以是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它的内涵丰富多彩,读写听说尽在其中;它的方式灵活多样,自主、合作、探究,因需而择。学生在这块语文学习天地中驰骋,不只获取知识,更主要的是增强求知欲,改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从而练就终生学习的本领。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周期比较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确定学习或探究的主题,进行实践活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历经十年的大规模实验,多次的反复修改,这个标准(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终于在2011年定稿了,它将成为1949年以来,由教育部颁布的第一份正式定稿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这以前的,都是“试行”“暂行”“实验稿”。  如果以十年为一周期,那么今后的十载,中小学语文课程会有哪些变化?着眼2021年的语文课程发展,可以设想哪些实验
在写作教学方面,语文新课标与以往大纲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对想象力和个性的强调。如小学阶段要求“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初中阶段要求“有创意地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高中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虚构和想象是文学审美地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因此,新课标对想象表达的重视,是对写作的“文学性”的重视。这是个
魏本亚: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您认为国家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学习方式的问题呢?  王光龙:21世纪中国语文课程改革是在世界课程改革大潮中进行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外国的先进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是有借鉴价值的。这次改
一、背景说明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建构起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试图成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以及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进行积极的引导、点拨,努力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    二、
《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精品,也是语文教材的经典。长期以来,对该文的分析多停留在烛之武的说话艺术上,强调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让濒临灭绝的郑国化险为夷,以此成就了一场外交史上的奇迹。的确,孤身一人,深入虎穴,说退强敌,是要有点勇气与谋略的,但如果把秦国退兵的所有功劳都归于烛之武,未免有些武断,因为秦国退兵显然是经过一番权衡的,烛之武只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的说客而已。本文试图从社会背景
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有的疑难都是一个未知数,解开了这个未知数,就会给解难者增加一些知识,所以疑难充满着诱惑力,激励着追求知识的人去探求它的奥秘。我在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时,经常碰到一些古代文化知识方面的疑难,有的词语看上去似乎非常微小、无关紧要,但如果不就这一词语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加以沟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诠释,就会影响到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比如《殽之战》一文,写秦穆公“素服郊
鲁迅小说《离婚》中有“屁塞”一物。何为“屁塞”?《离婚》注释:人死后常用小型的玉、石等塞在死者的口、耳、鼻、肛门等处,据说可以保持尸体长久不烂,塞在肛门的叫“屁塞”。  《离婚》中,地方权威人士七大人手中总拿“一条烂石”,并不时地在自己的鼻旁擦拭几下。那劳什子就是“死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屁塞。只可惜七大人手中所拿的屁塞刚出土不久,乃是“新坑”。这屁塞是七大人的  个道具,一个符号,它是与七
说明性文章是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材料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阅读试题的质量。笔者以2009年全国44套中考语文试卷为研究样本,考查了102篇现代文。这102篇现代文中有说明性文章30篇,本文即以这30篇说明性文章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中考语文说明性文章测试材料的选择趋向。    一、测试材料阅读量与阅读    时间:多少适宜  这30篇说明性文章,字数处于286字至1456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