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意义的时间才是历史。
  1963年3月5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天,各大报刊发表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55年来,那个阳光、质朴,带着灿烂笑容的年轻士兵,那个“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的共产党员,以其高尚的品质和行为,被写进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精神年轮,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心灵读本、精神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但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在那个“天空出彩霞、地上开红花”的火红年代,雷锋适应“历史的剧情”应运而生,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雷锋精神的永恒性,體现在雷锋以自己的行动和思考回答了人生本质的永恒追问。人生在世,应当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雷锋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
  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雷锋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 ;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雷锋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
  雷锋精神的永恒性,体现在雷锋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谱系,深深地根植在时代需要和人民愿望之中。面对当今中国全新的时代场景:从理念单一到价值多元,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雷锋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吐故纳新、固本培元,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雷锋精神的永恒性,体现在雷锋精神能够为民族复兴的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既有“十里春风”的欢畅,也有“十面埋伏”的隐患;既有“艨艟巨舰一毛轻”的顺境,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逆境。越是斗争伟大而复杂,越是任务光荣而艰巨,越需要我们向雷锋学习。
  为此,《雷锋》杂志特意推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55周年专辑。这本专辑,事实上是一本“刊上雷锋纪念馆”,同时也是一个“观止型”的雷锋精神宝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其他文献
丹麥的生蚝、北极的海虾、澳洲的三文鱼最近赚足了国人的眼球,招惹起多少中国“吃货”的饕鬄食欲。国人讲究吃,《舌尖上的中国》就有代言国家名片式的效应;国人有时也吃的不讲究,如上所述,不管哪国的东西都想尝一尝。这讲究也罢,不讲究也好,当吃这个问题放到寻常百姓的饭碗里时,总会让人咂摸出许多人生的味道和感慨!  年轻时总喜欢招呼一大帮人在一起吃,有时甚至为了吃而攒人。一生交情任萍水,只要看得上的,有眼缘的,
期刊
看不见的“伤害”怎么捍卫  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一种道德,没有时代就没有舞台。好的道德是能够承担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的道德;好的道德是能够回答时代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伦理风尚和精神风貌的道德。  当今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随之而来
期刊
《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颠扑不破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之初,都有着一份初心。  坚守初心并非易事,有人选择放弃,有人出现迷失;有人觉得苦涩,有人感到平淡。然而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但在征程之上始终奋勇前进、初心如磐,而且还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了自己这份初心的幸福滋味。  医者刘习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医者心语】  我的初心,来自于邻家一个女孩。  我家在
期刊
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你好,不论是哪个领导人倡导别人学习刘胡兰,我都以常识和是非来理解发生在60年前这件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他们让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参加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当同龄人还在草地上天真烂漫地追逐嬉戏的时候,她却和一群大人杀了她们的村长。而后不久又被对方捉到,同样残忍地把她的头铡了下来。从这里面我看不到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品质和任何值得坚守的理想。相反,包括后来那些心智和谋略
期刊
2015年,农历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色革命圣地陕西延安,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都十分关心,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这样一段话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有1599个革命
期刊
北宋名士苏轼与陈慥交好,陈慥之妻柳氏怕自己的男人被这个“风流人物”带坏,经常给苏轼脸色看。苏轼便写了首诗送给陈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轼本想调侃一下老友,却没想到“苏子文章天下闻”,因为陈慥字季常,人们自此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之癖”。  从古至今,怕老婆的人比比皆是。从春秋时期的专诸,到近代许多文人大师,例如胡适、赵元任、辜鸿铭等,都是怕老婆的
期刊
【人物小传】郭志斌,1947年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级政工师。其作品先后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等知名展馆收藏,多次获得全国书法展金、银奖,部分作品被海内外友人收藏。2017年3月,其作品《寿》被天津市政府台湾工作办公室赠送给蒋经国之子蒋孝严先生。  1987年至今,郭志斌坚持为天津市驻军部队做好事、办实事,坚持用书法特长为子弟兵写字作画。特别是2007年退休后,他的拥军足迹遍布北京
期刊
记者 :您作为北京市选出的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九大,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蒙曼 : 我觉得关键词是“奋发有为”。这是一份“有为”的报告,给我们 指 明 了 一 个 特 别“ 有为”的前途。有一个很简单、我们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十九大报告把现在到2050年分成了两个阶段 :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 2050年我们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很近的目标,我们会感觉自己都能触摸到了。  以前讲
期刊
早上,当望城区高塘岭街道雷锋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大门刚刚打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就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他用一脸温和的笑,和社区工作人员打着招呼,随后健步进入“冯正爹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位老人就是原中共望城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正县级顾问冯正其,现为“冯正爹工作室”创建人兼讲解员。  冯正其1951年参加工作,1994年退休,坚守岗位达43年。退休20多年来,他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他创新思
期刊
雷锋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共产主义高尚情怀的诠释。其中找准方向、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钉钉子精神”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相得益彰,成为提升中国质量的软实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源。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地铁”)紧跟国家行动步伐,响应时代发展召唤,把握雷锋精神精髓,启动以发扬“钉钉子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为指导的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