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教学案例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课教师面对新专业、新课程必须敢于创新,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结合情境、协作、会话和现场展示四大要素,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不是被动的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标的设计要求,利用学校的网络设施和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一个旅游模拟现场,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探索,真正参与到实地现场,使学生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一个导游。这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角色上都给学生以一个全新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物产、历史文化。
  情感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游。
  教学策略设计:
  按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处处体现教育的道德性,在教学活动中关爱每一位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中充分开发并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活动过程设计:
  片段一 欣赏美景 激发感情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认识河南的历史吗?其他从外地来的同学对河南了解多少呢?
  2、学生互相交流。
  3、师:今天我将跟同学们一同畅游素有河南历史百科全书的景点《河南博物院》。
  4、播放《河南博物院》专题片,讲述了河南博物院的历史和每个时期挖掘出的宝物及相关人物。(同学看着一件件的历史文物,无不赞叹。)
  5、师: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的片子有什么想法?”
  (这一问,就像点燃了他们热爱家乡的烈焰,学生有的说:“古代河南人太聪明了!”有的说:“我们的家乡真了不起!”等等,简直是一触即发,一股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感情就由然而生。情感目标也就因此得到了落实。利用家乡的历史文物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调动了学生积极去了解、认识家乡的积极性。)
  片段二 利用导游实训室进行模拟展示
  1、师:我们刚刚看过了河南博物院专题片,现在由我们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详细的介绍其中一件器物。
  2、学生齐声说:“好的!”
  3、师:好!准备好的同学可以先利用我们面前的电脑实训系统进行联系。
  4、学生:同意。 (用竞争、考核的方法来确定每位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实操情况,知识的目标也就因此落实了。)
  片段三 小组合作 现场模拟讲解
  1、师:接下来考核第二关:今天有一批游客来河南博物院参观,请大家自由结合成小组相互协作设计出一日游的具体行程。
  2、学生设计方案(详细划分了每位学生的责任范围)
  3、教师巡回指导。
  4、评比最佳设计方案,宣布获胜小组。(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目的是让孩子做事学会合理安排,进一步了解河南博物院各种宝物的特点。)
  5、学生现场模拟导游讲解(为实际的讲解做好准备)
  片段四 持证上岗 重点介绍
  1、师:让我们欢迎这些获胜的旅行社上岗吧!导游们,今天我们真正来到了河南博务院,下面的时间就由你们自己安排了。
  2、学生实地导游介绍。
  (把传统的课堂创设成一个旅游现场,使学生变成一个导游。这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角色上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乐意接受。再加上学生在课前就广泛作了了解,查阅了大量资料,介绍起来头头是道,所以能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按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能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中处处体现教育的道德性,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了体现活动的趣味性,我把传统的课堂创设成一个旅游现场,使学生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一个导游,把抽象的教学内容放在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尽可能地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如利用图片,课件,影片等直观教学资源。学生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有欣赏、比赛、设计方案、导游介绍等。我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且能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由于学生和教师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好,各项目标全部落实,情感目标十分突出,学生在创设的生活场景中能真正体验真实生活、融入生活中去,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其他文献
一、衍纸艺术教学引入的背景  (一)衍纸艺术的定义  衍纸又叫做卷纸,是纸艺大家族中比较独特的一项。衍纸艺术就是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组合这些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这种风格的纸艺术起源于15~16世纪左右欧洲修道院,被修女所掌握,用来装饰圣物盒和神画的。同时斯图亚特王朝时的贵妇人和乔治王时代的闲暇时间较多的妇女也很擅长这项手工艺。  (二)衍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