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飘香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湍急的河水中,她挥动柔弱的臂膀,驾船护送学生回家。
  在简陋的村小里,她坚守讲台十多年,迎来送走一批批山里娃。
  在当地乡亲心中,她是一朵盛开在青翠山岭间的金菊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998年9月,秀山县涌洞乡中心校。
  晚上8点刚过,天就黑透了。黑漆漆的大山像怪兽一样包围着校园。
  教师寝室里,19岁的田金菊躲在被窝里,悄悄擦着眼泪。
  “为什么把我分配到这么艰苦的地方……”田金菊想起白天的所见所闻,泪水又涌了出来。
  中师毕业后,田金菊被分配到涌洞乡中心校任教。
  报到那天,天降小雨。田金菊扒了几口饭,就兴冲冲出了门。
  来到镇上,她换乘了到涌洞乡的班车。
  当年的乡村班车,顶棚几乎是“敞篷”。细雨纷纷扬扬飘进车厢,洒在田金菊脸上。汽车在不停颠簸,她在不停地呕吐。
  一个多小时后,田金菊终于迈进校门。在这里,她看到的是连绵的山峦、冷清的校园,还有破烂的教室。
  田金菊的心凉了。她躲进只有一张小床的寝室,一个劲儿地掉眼泪。
  黑暗中,突然响起一个苍老而熟悉的声音——
  “你不是从小就想当老师吗?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老师了。你一定要好好干!”
  田金菊的双眼猛然明亮起来。
  这天,爸妈凌晨四点多钟就起了床。两位老人点火添柴,煮了一锅热腾腾的饭菜,为女儿饯行。
  道别时,二老颤巍巍地拉起女儿的手,嘱咐道:“你一定要好好干,当个好老师……”
  第二天,阳光驱散了连日秋雨。
  学生们蹦蹦跳跳地来了。
  寝室里,田金菊已经梳洗一新。
  拿起备课夹,这位新任老师微笑着,向教室走去。
  孩子,我不能耽搁你们
  冬天来了。
  洁白的雪花像飞扬的羽毛,飘落到校园各个角落。
  上课铃响,在操场上堆雪人的白杨赶紧站起身,和同学一起涌进教室。
  一进教室,白杨立即安静下来,将双手放到课桌上,小身板坐得笔直。
  田金菊出现在教室门口。她挺着硕大的肚子,腋下夹着三角尺和备课夹,艰难地迈上讲台。
  田金菊抬腿的一霎那,裤腿和鞋袜间露出了浮肿的脚踝。
  白杨觉得喉头一紧。
  “今天,我们复习第三单元。”讲台上,田金菊依然笑颜如花。
  在工作第一年,田金菊和男友结婚,不久后有了身孕。
  田金菊临产前夕,学生们正在期末复习。为了不耽搁孩子复习,她挺着大肚子,不仅是两个班的数学老师,还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
  由于站得太久,田金菊腿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小腿浮肿。
  “你这么下去怎么行?”领导和同事都劝田金菊回家休息。
  “两个班有130多个孩子。我请假了,谁管他们?”田金菊总是这样说。
  讲台上,田金菊感到腹中一阵胎动。粉笔从她手中滑下,“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田老师,你回家休息嘛!”讲台下,白杨和几个同学带着哭腔喊。
  “老师没事。”汗滴从脸上滑落,田金菊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画面——在乡村小学,孩子们都是走读,每天天还没亮,他们就得往学校赶,下午放了学,他们又忍着饥饿,再次踏上崎岖山路往家走。
  “你们翻山越岭来上学,老师不能耽搁你们!”讲台上,田金菊重新拿起粉笔。
  在那个学期,田金菊咬着牙,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上完最后一节课,她直接进了手术室。
  别怕,老师送你回家
  2000年8月,田金菊调到了妙泉乡中心校。
  妙泉是渝东水乡。龙潭和梅江两条大河在这里汇合,同数十条支流一起将妙泉分割成无数半岛。
  乡中心校就位于其中一座半岛上。由于三面环水,学校大多数学生每天来去都得坐船。
  这成了家长们的心病。
  2000年深秋的一天,满树金叶在校园摇曳。
  放学时间已过,田金菊改完作业,从办公室走出来。
  远处操场边,一个独自徘徊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帘。
  那是她的学生韩坤。
  “你怎么放学不回家?”
  “我错过了接我们的船,回不了家了。”
  韩坤双眼含泪,抬头望着田金菊。那眼神,让田金菊来了勇气。
  “别怕,老师送你回家。”她拍拍小男孩的头,说。
  很快,田金菊租来木船,笨手笨脚地撑船、掌舵,向梅江彼岸艰难驶去。
  下了船,还得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天黑了,夜风一阵紧似一阵。耳边不时传来“呱……呱……呱……”的鸟叫声。
  “别怕,有老师在!”尽管自己也怕得不行,可田金菊依然壮着胆子安慰韩坤。
  来到韩坤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
  看到老师亲自送孩子回家,韩坤的妈妈掉了泪,不停地说:“谢谢你,田老师!”
  从此,田金菊给自己加了一项工作——撑船护送学生过河。
  俗话说:“人间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对一个柔弱女子而言,这可不是一个轻松活儿。
  为了学撑船,田金菊翻过船,被桨打破过头,还由于受凉发过烧……但她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了学校的“总舵把子”。
  此后,每当放学铃声响起,梅江就会出现一艘站满学生的木船。船尾,一位身材娇小的女人划着桨,一路破浪而去。
  这样的画面,一直持续到2005年——田金菊被调走。
  为学生付出是一种幸福
  “学校有一百多名学生,80%是留守儿童,还有不少贫困学生,都需要老师悉心照顾。”
  到官庄镇地友村小学报到时,校长这样对田金菊说。
  很快,田金菊就明白了校长话中的深意。
  2005年12月,冬雨袭来。
  一间破旧农舍里,寒风夹着细雨从破漏的窗户灌进来。
  屋里,地友村小学三年级学生陈启章在瑟瑟发抖。他身上只套了两件单衣,难以抵挡严寒侵袭。
  墙角,陈启章瘫痪的父亲蜷缩在破床上,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陈启章残疾的母亲坐在一旁,努力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这个画面,让前来家访的田金菊心碎。
  第二天,田金菊把儿子的防寒服送给了陈启章,之后,还时常给他买生活用品。
  陈启章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然而,田金菊知道,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为了帮助更多“陈启章”,田金菊想了不少办法。
  每学期开学报名时,田金菊总会逐家逐户走访,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父母电话,并一一记录下来。七年来,田金菊的“留守儿童家访笔记”记满了厚厚几大本。
  学校里有部分留守学生住校。可由于学校地处深山,食堂买不到足够的蔬菜。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田金菊在学校后面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菜地。
  学校没有图书室,田金菊便将家里的书籍和报刊搬来,在教室里建起“读书角”。
  “你为学生付出这么多,值得吗?”有朋友这样问田金菊。
  “老师为学生好,怎么不值得?”田金菊回答,“看到他们能学有所成,感觉很幸福!”
其他文献
孙犁同志说写作是他的最好的休息。是这样。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凝眸既久(我在构思一篇作品时,我的孩子都说我在翻白眼),欣然命笔,人在一种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这样的时候,真是虽南面王不与易也。写成之后,觉得不错,提刀却立,四顾踌躇,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此乐非局外人所能想象。但是一个人不能从早写到晚,那样就成了一架写作机器,总得岔乎岔乎,找点事情
赫斯特康比庄园由勒琴斯和杰基尔设计。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最有想象力,最野心勃勃的花园不再是大贵族规模宏大的庄园花园,而是那些占地小得多,优雅而日常的家庭花园,一般占地只有几英亩,而贵族庄园的花园经常是数十英亩起。这类花园最受人尊崇的造园师是格特鲁德·杰基尔(Gertrude Jekyll)小姐,一位自學成才的园丁,花卉培育者和造园师。  如果杰基尔小姐没有和当时伟大的建筑师和花园设计师埃德温·勒
导语:当初说是贬官,其实还是享福。  说到杨慎,那首几乎人人都会念的“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是出自他的笔下。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里,把杨慎的经历讲述得也颇有意思,如何如何年轻气盛敢于天子相争,结果被拖出午门打了两顿棒子,因为身体倍棒还顽强地活了下来,虽然被流放边陲云南,却顿悟人生,潜心做学问,优哉游哉几十年寿终正寝。正如王阳明在被流放贵州时顿悟心学,从此贵州与王阳明解不开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出了部署,特别强调“班子‘一把手’要以身作则”。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一把手”至关重要。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我认为,要当好“一把手”,必须念好“十二字诀”:作表率、带队伍、把方向、抓落实。  作表率,树好干部群众的“风向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声越飘越远,飘过綦江区赶水镇的漫山遍野。  奏响这首爱心曲的,是一支由赶水镇初級中学教师组成的“爱心摩旅”。  一年间,这支穿梭在群山中的摩托车队,用爱心点燃一个个贫困学子求学的希望。    一个贫困孩子    2011年2月,赶水镇初級中学。  新学期开学了,校园又开始热闹起来。心理咨询老师王大治漫步在校园里,他总喜欢看孩子们花一般的笑容。  
云阳县:抓好年轻干部选拔使用    空位补缺。空出的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年轻干部。去年以来,对45个空缺岗位进行适当调整,30名优秀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让位补充。疏通干部队伍出口,今年以来依据考核结果免去6名干部职务,补充6名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留位公选。留出一定职位,面向年轻干部进行公开考选。去年以来,公开选拔8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和4名部门中层干部。  (云阳县委组织部)    璧山
故事妈妈提升課外阅读
期刊
我是个读书爱挑剔的老年人,一般的杂志我很难读下去,然而,《当代党员》却让我读出了一些味道。感慨之余,就想拿起笔谈谈读你的感觉。  一是亲近。你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人情味。没有“官架子”,作为市委机关刊物,说来《当代党员》是一本地道的“官杂志”,然而你却没有“官架子”。读着你,就像与师长、亲朋聚在一起拉家常,情也融融,意也浓浓。  二是文图搭配,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时下的杂志多如牛毛,然而不是满眼的
编者按: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領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斗争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本期重庆党史系列故事推出第七个专题:《彪炳史册的红岩精神》。
“毫无疑问,在重庆人眼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就是‘边城’。”秀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木林并不讳言。  以往,“边城”意味着三省交汇之处的秀山县偏僻落后。  现在,秀山人还是很乐意秀山被称为“边城”。  “但我们正在书写一个新‘边城故事’。”王木林说。  在这个新边城故事里,“主人公”是“电子商务”。  尴尬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上世纪30年代,白塔边、古渡头,一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