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价值、内涵及实现路径x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具有丰富内涵,是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体制创新和全面创新的结合。要科学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促进社会资金向科技研发领域不断积聚,大力实施国家基础研究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3-0033-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1]。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重要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根本转变,使创新成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这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突破,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不断兴起,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与关键的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明显征兆,从而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为我国走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我们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动力,作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根本支撑,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努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先机、争得主动。
  其次,这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无论是要保持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态势,化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是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都在于动力增长转换。更早、更好地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使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把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实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选择。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从国家发展来看,主导一个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该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回顾历史,我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百年沧桑,大国的兴衰,世界格局的演变宣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哪个国家率先进行和完成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掌握并积极推广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其经济就会迅速发展,社会就会大步进步,国力就会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就会随之提高。今天,我们要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准确领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创新驱动”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而言的。作为对于投资驱动发展模式和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的超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地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之于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动力取向性和内生依赖性。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进一步提升知识、劳动、技术、资本、信息、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关键是要把握创新的真正含义。
  一是自主创新。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点。“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靠自主创新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总结,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因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源泉。
  二是协同创新。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当下重大科技创新已不再是单一主体或领域的活动,而是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多领域协同的结果,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成为当今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协同创新具有人才更聚集、技术更密集、产业链更长、集中度更高、竞争性更强的特点,能跨越式提升创新驱动效能。因此,当前要积极推动不同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克服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问题和“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合力。
  三是体制创新。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科技创新的引擎,需要用改革的火炬来点燃。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体制创新,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四是全面创新。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要素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等各种创新,具有创新主体的全员性、创新内容的全面性、创新范围的全时空性、创新联系的协同性和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等特点。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三、科学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一是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目前,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人才大量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要应对这个严峻挑战,确保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积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二是要促进社会资金向科技研发领域不断积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资金支撑。科技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投资,与建设有形的工厂、楼宇、道路等相比,对科技的投资往往更能体现政府的远见和胆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切实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大力实施国家基础研究战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活水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兴盛、经济发达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与基础,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源头支撑与关键环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在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大力实施国家基础研究战略,使创新驱动成为有源之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四是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法治保障。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和保护,创新驱动的战略支撑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适时跟进。一项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其投入是难以收回的,更谈不上获取收益,这样就无法使创新进入良性循环。从全球经验来看,一国经济若想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加大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多年来,我国致力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无论是从知识产权的质量还是从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情况来看,我国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薄弱,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显不足,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针对这些问题,就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企业的创新活动有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切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五是要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当前,一方面要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相关创新政策的宣传、推广和落实,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需要聚全民之智,集众人之力,让创新文化为民众所吸纳,让创新精神为民众所认同,让创新理念为民众所接受,不断培养全体人民勇于创新的锐气,不断增强全体人民敢于创业的豪气,不断创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HT9.5SS]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0[ZK)][HT][FL)]
  Abstract:
  Innovation driving development has rich connotation,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It is essential to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innovation drive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development strategy,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most priority,promote the social capital to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 to accumulate,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national basic research,implementation of strict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ystem,further to create a social atmosphere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i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孟筱
其他文献
摘要:新常态下推进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治化必须严格法律审批、建立金字塔式的人才培训机制、形成良性的监督体系和反馈机制,从以经济为中心服务向以农民主体为中心服务的转变。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治化;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1-0093-0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
期刊
东西协作,山海情深;闽宁相连,同梦共圆。5月7日上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出版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市举行。  《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伺建明倾力打造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精品。作者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成功经验——“闽宁经验”为创作命题,以史诗性的笔法描绘、诠释了宁夏奋斗者和福建帮扶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闽
期刊
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资源丰厚、红色传统悠久,重走红色足迹、重温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能以昂扬的姿态、担当的勇毅奋进新征程,开创新局面。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探寻8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段红色往事。  当公路两旁民宅店铺渐渐多起来,人流增加,公路变窄,车速明显慢下来时,导航显示单家集到了。单家集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山上的桃花、
期刊
摘要: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理论。只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动力理论,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思想,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动力样式;社会动力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3-0036-05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需要发展动力,这是一种历史性的
期刊
“绿色”,是贺兰工业园区多年来坚持的发展导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园区聚焦“绿”元素,让绿色发展从基础设施绿色化,到资源利用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行管理绿色化,努力以最低的能源消耗产出最高的经济效益,让GDP“合金”“合绿”,成色更足。  在位于宁夏贺兰工业园区的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每一粒枸杞,都要经过高规格“安检”。百瑞源在枸杞行业率先开启采摘、清洗、制干等全自动12道
期刊
摄影/钟培源 李君杰 郭涛 辛怡丽 李青钰 薛正昌  宁夏中部,有座山叫罗山,它是除贺兰山、六盘山外,宁夏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山山势挺拔、独然屹立、峰峦重叠、苍翠如染,它如—课翡翠镶嵌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孕育着多达47亩的天然林区。  由于罗山不在宁夏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到过、路过这里的人少,知名度因此大受影响。近些年,随着宁夏“三山”概念的提出,罗山进入公众视线,它的历史、生态、人文也被揭开了
期刊
摘要:六盘山精神是宁夏本土精神产品中最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传承价值的动力源泉。六盘山精神的结构体系是分层次的,有最核心的本质体现,有一般性的外在表现。本质体现是六盘山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内核,外在表现是六盘山精神的外部特征和整体风貌。把六盘山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之中,以此为主题开发具有宁夏本土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六盘山精神;价值理念;党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
期刊
2021年4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四权”改革进入“快车道”。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吴忠红寺堡,面对用水权改革,如何行动?又是怎样更好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记者为此一探究竟。  宁夏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宁夏最大的移民区。过去这里干旱缺水,罗山涵养的水源地表水有限,当地人只能靠打井取水,用水严重不足。水成为制约这里发展的“拦路虎”。  红寺堡区建立后,人口不断增加,
期刊
枣二村位于中宁县石空镇,是宁卫平原上一个普通村庄,正如其名,村子随处可见枣树。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65户,总人口1387人。  虽然地处黄河灌区,这里的大多数农民远离了绝对贫困,但村里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同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19年以前,村民住房大多为土坯房,有的房屋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房,其他基设施如道路、照明等更是比较薄弱。  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
期刊
自治区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奖会于4月28日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宝胜(宁夏)线缆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会上为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区总第一次在企业车间举办颁奖会,并首次邀请我区全国劳模代表为五一劳动奖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  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颁奖会主题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分序曲“启航新征程”和“峥嵘之路”、“跨越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