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脚下的节水农业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4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四权”改革进入“快车道”。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吴忠红寺堡,面对用水权改革,如何行动?又是怎样更好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记者为此一探究竟。
  宁夏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宁夏最大的移民区。过去这里干旱缺水,罗山涵养的水源地表水有限,当地人只能靠打井取水,用水严重不足。水成为制约这里发展的“拦路虎”。
  红寺堡区建立后,人口不断增加,大量土地被开垦。被划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罗山,保护区范围内的人类活动被严格禁止,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完全靠扬黄工程提供水源,农业用水与扬黄水源的高昂成本形成突出矛盾。
  节水仍然是解决之道。为此,在用水管理上,红寺堡区细化指标,比如农田用水,根据灌溉方式的不同指定了每南240方、360方等几种用水指标,从而倒逼用户节约用水。
  小农户用小办法,大企业则需放大招。
  面对节水考验,红寺堡区的农业企业如何答卷?记者走进了罗山脚下宁夏富阳集团的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园。
  宁夏富阳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专门从事特色农业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的现代农业企业。截至2021年总投入1.3亿元,流转土地1万南,每年种植产业销售3000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目前公司拥有以种植枸杞、黄花菜、青贮玉米、紫花苜蓿、苹果、樱桃、红梅杏、雨露香梨等优质富硒农产品的生态现代化种植园。
  用水是公司生产的一大成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如何高效节水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宁夏富阳集团董事长黎谏君告诉记者,这次宁夏推进用水权改革,对规模化开发农业的实体企业来说,是一次“大考”。改革的政策中提到: “精细核定用水权,农业方面,引扬黄灌区确权到农业用水大户或最适宜计量的末级渠口,库井灌区确权到户”“优化分配用水量,调整水资源分配指标,实行最严格用水定额标准,建立以水‘四定’管控体系,将用水量科学分配到各区域和各行业”,这些政策举措很精准,切中了用水权改革的要害。
  公司原本的灌溉方式是自走式喷灌,但相对滴灌技术来说,这一非常高效的节水设备依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节水灌溉仍需深挖、细算。
  黎谏君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以青贮玉米为例,自走式喷灌改为滴灌费用及节水增效比较,首先改造方面的投入是一次性改造2000亩滴灌费用为90.27万元,亩均451元,其中泵房及设备安装费用41.6万元、田间管网铺设费用48.67万元。滴灌种植费用增加93元/亩,其中滴灌带、软带及配件约85元,铺设人工费8元/亩。改造后增效部分有肥料用量每亩可节省40元左右,且肥效利用率比喷灌高,重要的是滴灌在玉米生长后期不会脱肥,还可减少中耕机械费15元。喷灌年用水量284立方米/亩,滴灌年用水量220立方米/亩,滴灌年用水量每亩比喷灌节省64立方米。加上2018年改造的158亩,全年共节约22.93万方,可供约1000亩节水灌溉用水。产量方面,滴灌可产青贮玉米4 - 4.5吨,喷灌可产青贮玉米2.9 - 3.0吨,增产1.1 - 1.5吨。按2020年度青贮玉米470 - 480元/吨(不含收割、拉运费)计算,增加收益517 - 720元/亩。以增收下限517元/亩计算,减去种植增加费用93元,加上减少用水(用电)节约的22元,中耕费用的15元,化肥用量减少的40元。则纯收益多出501元,增加收益部分1年内可收回投资,而且还能盈余50元/亩,2000南可增效10元。”
  一连串的精打细算,富阳集团只为实现高效節水增效的目的。
  采访时正值公司第一茬紫花苜蓿收割,一个自走式喷灌区面积有1000南,场面壮观,记者赞叹苜蓿的肥美,黎谏君却说他看过水资源充足地区种植的苜蓿涨势比这好很多,“亩产比这高出五成”,“而区别恰恰是水”。据他介绍,苜蓿当前价格很好,所以公司选择大面积种植,但苜蓿种植用水量大,不适合滴灌,现在的喷灌用水量又大于滴灌,他们也正在寻求更高效的苜蓿种植节水方法。
  宁夏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重要的“助推器”,如何更好地推进用水权改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宁夏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他文献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当下我国的经济战略,更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内在驱使。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当前形势,通过包容性的历史视角,对阿巴斯王朝时期阿拉伯—欧洲交往进行多元化历史回顾,对指导当前中阿交往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应该坚持以多元化物质交往为基础,重视双方精神文化交往,建立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的交往意识,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为主体,调动多方积极
期刊
摘要:能源金融,即通过能源与金融的相互融合,实现能源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能源产业作为宁夏优势主导产业,可借助能源金融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宁夏金融业发展也相对落后,亦可倚靠能源金融和产业资本来弥补自身短板。  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金融;中阿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3-0014-05  一、研究背景  “一带一
期刊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把握文化的视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文化心态建设的基本原理;第二,文化相对独立性启示发展中国家树立文化自觉自信;第三,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心态;第四,经济全球化时代应推动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文化心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
期刊
摘要:新常态下推进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治化必须严格法律审批、建立金字塔式的人才培训机制、形成良性的监督体系和反馈机制,从以经济为中心服务向以农民主体为中心服务的转变。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治化;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1-0093-0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
期刊
东西协作,山海情深;闽宁相连,同梦共圆。5月7日上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出版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市举行。  《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伺建明倾力打造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精品。作者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成功经验——“闽宁经验”为创作命题,以史诗性的笔法描绘、诠释了宁夏奋斗者和福建帮扶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闽
期刊
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资源丰厚、红色传统悠久,重走红色足迹、重温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能以昂扬的姿态、担当的勇毅奋进新征程,开创新局面。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探寻8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段红色往事。  当公路两旁民宅店铺渐渐多起来,人流增加,公路变窄,车速明显慢下来时,导航显示单家集到了。单家集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山上的桃花、
期刊
摘要: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理论。只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动力理论,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思想,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动力样式;社会动力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3-0036-05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需要发展动力,这是一种历史性的
期刊
“绿色”,是贺兰工业园区多年来坚持的发展导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园区聚焦“绿”元素,让绿色发展从基础设施绿色化,到资源利用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行管理绿色化,努力以最低的能源消耗产出最高的经济效益,让GDP“合金”“合绿”,成色更足。  在位于宁夏贺兰工业园区的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每一粒枸杞,都要经过高规格“安检”。百瑞源在枸杞行业率先开启采摘、清洗、制干等全自动12道
期刊
摄影/钟培源 李君杰 郭涛 辛怡丽 李青钰 薛正昌  宁夏中部,有座山叫罗山,它是除贺兰山、六盘山外,宁夏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山山势挺拔、独然屹立、峰峦重叠、苍翠如染,它如—课翡翠镶嵌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孕育着多达47亩的天然林区。  由于罗山不在宁夏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到过、路过这里的人少,知名度因此大受影响。近些年,随着宁夏“三山”概念的提出,罗山进入公众视线,它的历史、生态、人文也被揭开了
期刊
摘要:六盘山精神是宁夏本土精神产品中最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传承价值的动力源泉。六盘山精神的结构体系是分层次的,有最核心的本质体现,有一般性的外在表现。本质体现是六盘山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内核,外在表现是六盘山精神的外部特征和整体风貌。把六盘山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之中,以此为主题开发具有宁夏本土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六盘山精神;价值理念;党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