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山求鱼话沧桑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用“沧海变桑田”形容世间万物随时间发生的显著变化。在高原,这种变化更加巨大。这里曾经沧海变桑田,还最终隆起成雪域高地,成为“世界屋脊”。高原最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一直在变化,过去、现在、将来皆如此。
  
  青藏高原的形成经历了地质历史时期多次海陆格局的变化。今天构成高原主体的羌塘和拉萨地块在距今3亿年前还在古特提斯洋之中,之后它们相继向北飘移到现在的位置并露出水面,成为欧亚大陆南缘的陆地。而新生代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碰撞(距今5000多万年前),最终导致了青藏高原隆起而成为地球上最大、最年轻的高原。与此对应,这一地区的水系,由海洋经沿海河网逐渐发展成今天的高原河湖系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鱼类生活在水中,水系的变迁、周边环境的变化,必然在这一地区鱼类的演化历史上留下印记。
  裂腹鱼
  和它的祖先们
  今天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特有的鱼类。其主体是鲤形目鲤科的裂腹鱼类和鳅科,其次还有高原鳅类和见于山地边缘鲶形目的鮡科鱼类。其中裂腹鱼类最为特别,它们的演化历史与高原隆升的关联尤为明显。
  裂腹鱼是幸运的,它们随着高原的隆起而演化,成为了高原上“成功的”定居者。那么裂腹鱼的祖先们长什么样儿?
  距今200多万年前,生长在柴达木盆地的伍氏献文鱼,是一种原始的裂腹鱼。它最大的特点是全身长着异常粗壮的骨骼,就连在鲤科同类里纤细的肌间骨(吃鱼时卡喉咙的小骨头)都变得非常粗大。
  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青藏高原科考队伍和西藏地质大队在那曲地区伦坡拉盆地发现了距今约2000万年前的一种原始的裂腹鱼—大头近裂腹鱼。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一地区乃至整个高原的新生代鱼类化石都限于鲤科和鳅科鱼类。
  原始裂腹鱼类的后裔们适应了高原的环境而留了下来,而与裂腹鱼祖先们同时代的其他一些喜好温暖环境的鱼类却从高原地区消失了,但是它们却更清楚地标记了高原隆起前的模样。近期,我和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在《科学報告》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名为攀鲈的热带鲈形目鱼化石 [学名: 西藏始攀鲈(Eoanabas thibetana)]及其伴生植物,显示高原内部在那时还是非常温暖湿润的低地环境。那时候的藏北清水涟漪,鱼儿成群,草木茂盛,郁郁葱葱。
  伍氏献文鱼的灭绝
  伍氏献文鱼化石为高原隆升引起柴达木盆地干旱化的气候变迁提供了新的证据。干旱化使得水域水分大量蒸发,以至于盐类富集,钙质高度饱和,而导致献文鱼全身骨骼长粗。随着柴达木盆地的持续干旱直至彻底干涸,伍氏献文鱼灭绝
  了,它也成为了干旱化的受害者。
  攀鲈,与水族馆里的斗鱼、天堂鱼是近亲。今天它们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西中非热带低地的河湖边缘或沼泽水洼,它们喜欢水浅且缺氧的地方。它们鳃腔内长有由鳃骨特化成的结构—像花朵一般的迷鳃。
  
  有趣的是,在西藏的化石攀鲈标本中,研究人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了它的迷鳃,而且迷鳃的发育程度接近于最善于呼吸空气的亚洲攀鲈。这些特征说明西藏的化石攀鲈具有类似于现代攀鲈的生理特征与生态习性,指示着温暖湿润的环境,它们的栖息地可能是较为局限的浅静水体。这与今天化石产地高寒环境截然不同。而且根据雄鱼脸部用于交尾时刺激雌鱼的触器可以知道,它的繁殖行为与今天的一些攀鲈相同,适宜在低洼的安静水体中繁殖后代,不会逆流洄游产卵。可见自化石攀鲈的时代以来,高原内部的地貌特征与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推断有其他古生物学证据的支持。与攀鲈埋藏在一起的植物化石,有典型的喜暖湿环境的棕榈、菖蒲以及浮萍类水生植物。据分析,它们所在地古海拔只有一千多米。同层的某些昆虫化石也指示相似的古高度。其他鱼类,如大头近裂腹鱼和同时代的张氏春霖鱼(化石鲃类),代表着高原发育初期或者隆起之前本地区鱼类的演化水平与栖居环境。这样一个生物群落的存在,也说明在渐新世晚期自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至少还在滋养着青藏的中心地区。因此,今天高原南部横亘东西的巨大山脉在当时至少还没有发育到像今天一样的规模,不足以阻隔南来的热带气流。青藏地区当时的地理地貌和环境气候应该和现在的高原大不一样。对高原的探索没有止境。今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作为古生物学考察队的主要成员之一,我们联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课题组,在海拔近5000米的化石点地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化石。这些化石组成了高原上迄今已知的数量最多、多样性最高的化石群落。
  
  高原隆升是一个极其宏大而复杂的过程,经此激荡的生命历史必定分外精彩。正如我国著名的古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先生所言,“青藏高原是演化论研究的实验室”。莽莽无垠的高原上,还有太多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如果说在高原找寻化石是在翻启岩石里记录高原沧桑巨变的“天书”,那么我们才刚刚读到前言。毫无疑问,随着科考队员的努力,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标本(除图7c、d外)均保留在中科院古脊所,有兴趣的读者可前往查看。]
其他文献
从悠远的传说,到历历在目的现实生活,狗在人类社会中充当着非常独特的角色,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与狗就已经相濡以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纽带,共享忠诚、眷顾、依赖与信任的伙伴关系。  狗狗的祖先  狗狗,学名家犬,在动物分类上属于犬科动物。相比狼、豺、狐等野生犬科动物,不同品种的家犬在体型大小、身材结构、体毛颜色和卷曲程度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这使得近现代的早期研究者认为家犬可能是由多种不同的犬科
要判断一种动物是否聪明、有多聪明是很困难的事。我们曾经迷信依靠脑容量大小来判断智商,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脑容量的确很大,而我们又恰好很聪明。但蓝鲸的脑容量超过人类几倍,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它们都不能说比人类更聪明。  如果解剖学的路子走不通,我们可以尝试用行为学来解释智商。比如,通过镜子测试来观察动物是否能认出对面的那个影像就是它自己,许多被认为是聪明的动物—比如海豚和猩猩都顺利通过了测试,但另一些
通过上篇,我们知道,狗(即家犬)都是由灰狼进化而来。而且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没有生殖隔离,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产生后代,因此,狗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如今,作为一种家养动物,狗狗的身上已被人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可以从狗的进化以及狗和人的交流中,理解到很多狗的行为和特征,如狗的身体结构及其肢体语言等。  狗和狼的身体结构差异  由于狗是灰狼的一个亚种,而且被驯化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因此狗与狼的区别有时候并
严酷的寒冬,如果家里有一只毛茸茸、暖烘烘的小家伙,简直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在这个萌宠当道的时代,每一个合格的铲屎官都应当努力学习铲屎技能,争当铲屎模范!注意前方高能,一大波萌宠知识正火速奔来!    Tips1 猫和狗可以一起养吗?  当然可以啦,重要的是怎么做可以让两只陌生的宠物,让两个语言不同的物种一起开心地生活。  最可爱最容易成功的做法  在狗狗和猫咪都是2~3个月大的时候,也就是通常在
星际大战已经持续了很久,双方损失惨重。太阳系的星际联合军战舰所剩无几。幸好,天蝎座星系的舰队一直被阻止在太阳系外,地球和火星还安然无恙,没受到战火的荼毒。  力量悬殊的战争  素有宇宙恶魔之称的莫哈,贼心不死,仍在组织星际战队发动攻击。现在,双方力量悬殊,太阳系星际舰队的战力处于劣势,太阳系的安宁也岌岌可危。  西元2018年,天蝎座星系的主宰莫哈发动庞大的星际战队,入侵太阳系。他一直垂涎太阳系中
想不想看到朋友驚讶的脸?只需要一个技巧和一些简单的材料而已!在浓浓的元旦气氛中,你是否愿意花些时间教大家怎样才能完美地把生鸡蛋中的那层膜“剥”下来呢?  白醋、竹签或图钉、生鸡蛋、湿毛巾、勺子
如果你即将得到一只小狗,无论是作为生日礼物还是考试奖励,它都会像伙伴一样陪伴你愉快地成长。你既是它的“爸爸妈妈”,也是它的朋友,更是它的“保姆老师”。它会不会成为一个懂事的“淑女绅士”,完全看你的努力。那么,如果你要养一只小狗,你会怎样照顾它呢?    养狗前,我们很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它的习性和需求。在它踏入你的生活前,你需要准备一些东西。这里,笔者列了一份简易清单:围栏、狗厕所、尿垫、大的浴巾、
人类真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明明修建起了城市,把自己圈在一个离开自然的地方,但是又希望自己跟自然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中的花花草草大概就是这种联系的一种体现。路边的那一抹绿色,不仅仅是视觉的畅快所在,更是一种重归自然的标志。即便是在隆冬时节,我们也希望路边有靓丽的绿色,而冬青就成了城市绿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可是問题来了,不同朋友谈论的冬青并不是一个模样,有的叶有尖刺,有的叶如雀舌,有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