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花汤”:“搅局者”的远略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ok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多宝有意收购十花汤?”一则震动业界的消息于2013年下半年,在互联网上迅速传开。目前中国的饮料行业诸侯割据,从传统的碳酸、果汁饮料到抗疲劳的功能型饮料,再到大打“去火”概念的凉茶型饮料,市场细分已十分成熟。这则消息,无疑将一个新的草本“汤类”饮品——“十花汤”推到了公众前台。
  如今加多宝、王老吉、红牛已成为国内功能型饮料的三大代表。尤其以“中国红”式战略出现的加多宝,更是将曾经蜗居南方一隅、不知名的凉茶发展成为全国巨无霸。随着“中国红”模式迅速走红直至普及,许多产品、品类都竞相对其复制再造。
  单看外观,很容易误认为“十花汤”也是其中一员,但细品个中滋味却发现并非如此。它并非人云亦云的跟随者,而是深谋远略的思考者:它知道自己是谁、市场格局、如何定位,以及怎样借势。
  冲出红海
  2013年,中国草本植物型饮品市场份额已高达300亿元。作为细分品类,以“去油腻”为核心概念的“十花汤”,有着独特的产品定位与功能诉求。它的突然出现,不仅让行业大佬们颇感意外,也引发了市场的——根据美国特劳特战略定位咨询公司专业评估,“十花汤”市场价值已达15亿元。如此体量,称得上名副其实的行业“搅局者”。
  针对外界对于“去油腻”这一卖点的疑问。“十花汤”品牌营销总监饶艳表示,作为草本植物功能型饮料,“十花汤”的核心成分主要为甘草、山楂、莱菔子、葛根等天然原料,经多重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就原料本身来说,都是药食同源,不会有副作用;再加上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超高温瞬间灭菌、双重紫外线通道消毒等工艺,从源头到过程,均保证了产品的绿色安全,切实保障‘传承传统,传递健康’的目的。”饶艳说,“目前人们的餐桌上充斥着高营养、高脂肪、高热量的美食,容易营养过剩,产生脂肪堆积,’十花汤’的推出,也算是顺应时代的健康饮品。”
  “饮料作为饮食行业里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各种概念几乎被说到极致了。唯独‘去油腻’的诉求,一直没有被深度发掘过,所以我们这次打得十分精准。凭借‘去油腻’这一定位,“十花汤”已经具备了跟加多宝、红牛分庭抗礼的潜质,接下来就是看市场如何运作了。”饶艳自信地表示。
  试试也确实如此,在加多宝“去火”、红牛“去困”的影响下,这两大方向让新品几乎没有跟风再造的空间,“十花汤”的聪明之处在于成功绕过了“巨头”的拦截,在行业的“马其诺防线”之外,用“去油”开辟了全新的“蓝海”。据“十花汤”的创始人、董事长钱毅先生介绍,“十花汤”的原始配方早年曾流失海外,经其重金回购后,结合现代科技改进完善后缔造而成。目前功能型饮料市场,以“去油腻”为核心概念的产品只有“十花汤”一枝独秀。
  功能型饮品发展到今天,已到了“不变则死”的瓶颈期,盲目跟风没有机会做大做强,新品无法与行业巨头抗衡。想要胜出,必须另辟蹊径。而“汤”类饮品的切入点正是另辟蹊径的关键,“汤”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南方多喝滋补汤、养生汤,北方则对羊羹汤、高汤等青睐有加。在中国传统饮食中,更有用汤料来调剂味道的习惯。“十花汤”就是通过中国药食同源的方式形成,从而达到调理肠胃“去油腻”的目的。
  很多时候,市场需求都是创造出来的。作为一款差异化的草本功能型饮料,“十花汤”并不贪心,首先针对的是“怕油腻”的人群,在这一目标群体的试饮、体验中,向消费者传递“十花汤”是一款具有“去油腻”功能的健康、贴心饮品的口碑。在饶艳看来,只要将营销中5P原则(产品、价格、销售、促销、影响力)的一项做到极致,就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个行业新秀,处在品牌成长期的“十花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初入市场期间就被行业巨头所青睐,甚至被收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这种猜测分析,饶艳对《食品营销》表示:“是否会跟业内大牌合作,现在还不好说,有50%的机率。”在饶艳看来,如果未来真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全国布局
  从2012年面世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十花汤”已经取得了市场的阶段性胜利。2014年,“十花汤”将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范围,除在西安、南京、重庆等既有城市站稳脚跟之外,全国性布局也已蓄势待发。
  对于“十花汤”目前的市场布局,饶艳告诉《食品营销》:“西北市场覆盖处于第一位,其次是西南和江苏。眼下,“十花汤”要迅速抢占市场的品牌认知并快速完成全国性布局。”据她介绍,“十花汤” 2014年招商目标已达预期,从东北到新疆、内蒙、广州、福建、湖南、江西等地,陆续有大量经销商和“十花汤”建立合作关系。2013年11月末,“十花汤”在西安召开了经销商大会。在“Yes,你我共创!”主题的感召下,众多经销商们对“十花汤”的未来发展信心十足,对2014年的全国布局充满期待。
  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这也是一份难得的成绩:作为行业新秀,“十花汤”仅3年销售额便突破亿元,实属难得。据饶艳预计,2014年“十花汤”的销售额将突破2亿元。目前,西安、重庆等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很多消费者都是几箱几箱的买。”快速出货带来的快速回款,直接带动了各地经销商的铺货热情。业内人士也认为,“十花汤”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会比加多宝差。
  渠道方面,“十花汤”主要以传统渠道为核心,如批发市场、代理商等,而大型商超则是“十花汤”亮相展示品牌的重点区域。此外,“十花汤”还在餐饮方面发力,重点扩展餐饮渠道。
  对于“十花汤”新品的营销传播,饶艳表示,现在每个人都是多维度信息量的载体,媒体在不断细分,“十花汤”的市场策略将会侧重多媒体整合营销。
  2013年9月18日,“十花汤”上海饮品公司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成功挂牌。此次成功挂牌上海股交中心,是“十花汤”步入资本市场的一个新起点。借助此次机遇,未来的“十花汤”,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这个人,我们亲切地叫他老爸。他从不穿奥特曼的衣服,却是我们心里真正的超人,有他存在天不怕地不怕。  一直觉得,长大的定义有很多。但總有一个瞬间的成长是因为我们读懂了一份沉默的爱,懂得去感恩那个默默守护在身边的老爸。
期刊
无论门店位置的重新选址、增加走出去销售,还是导入电商推广,都是对茶企礼品定位下销售模式的颠覆,是市场对茶叶消费品本性的呼唤。  三大策略  策略一:前置开发策略  非常适合在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区域使用,尤其适用于具有明显特色的厂家,和当地经销商资源不强的企业。同时前置开发策略中,利用小型推介会,工厂、优秀市场参观等公关方式进行烟酒店开发的方式效果最为明显,但是需要厂家和经销商进行不同程度的前置性投
期刊
这个冬天很难过,主要在于,要买的东西太多了,而我没什么钱!  作为一个骨灰级的诺基亚脑残粉,我还在用C500,就是第一代智能手机,但样子还是原来那种砖头!我对手机的要求真是低啊!只要能打电话、能收发短信就可以了,所以一直没有进入用手机上网的时代……作为一个高端大气的编辑,怎么可以这么老土!每当拿出我的老古董手机,身边朋友再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时,我都只好假装淡定!现在,我终于决定换手机!  有一次看芬
期刊
我爸从小就是一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严父。  上学前班前,我爸在自制的黑板上教我认字。当时“工”和“干”字分不清,我一念错他就踢我。他经常这样,我很怕他。可是我爸无所不知,我又很崇拜他。到初中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觉得我爸爸对我不好,不像其他小孩的爸爸和蔼可亲。  一次數学考试打74分我害怕极了,我爸看了看我什么也没说,只是一遍遍地给我讲题。  到了高中,我发现爸爸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我告
期刊
编者按:  好想你电商2013年创造了将近1亿的销售收入,贡献利润除去团队成本和激励还有2000万,在食品红枣类目里面排名第一,同时又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我们先说我们现有的资源有哪些,我们有专卖店、商超,有很多的品牌展示,那么如何把专卖店、商超融进来,我刚才已经讲过了,我们电商要推动整个公司实现电商化的转型,我们要去承接从软件到服务、到配套措施所有标准的制定。整合营
期刊
从推着自行车一路走马观花地经过报亭,掏钱买下第一本《萤火》起,半年一闪而过。  我看到你们的进步,正如成千上万的萤火虫一般。  你们说,即使少了一期,也没停止过用心。我信。因为当我“风尘仆仆”赶到报亭拿起剩下的两本《萤火》时竟源自内心地感觉到暖意。像是找着了短暂离开的好友,虽然没有矫情的眼泪。  你们说,真诚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我看见了。看见你们辛苦的付出,看见你们细心询问读者的意见,看见有更多人因
期刊
引文:行业调整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需要用市场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尊重消费者需求,重视创新的健康良性发展。  2013年是五粮液经营与营销体制改革的一年。这一年,新体制遇到行业转型,我们加速了营销体系的转型和升级;为应对市场变化,我们加大了与运营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并加大了对运营商的支持力度,努力使运营商增加获利空间;还开发上市了新品,包括尖庄、特曲头曲、35、39、42度低度酒,引领了行业发展
期刊
我们不是情感专家,想聊就说,爱信不信!  周末回家时,猛然听到俩侄女在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先是侄女A偷偷跟侄女B说:“我同桌好奇怪哦,每天都对着我傻笑。”说完又小声地补充了一句:“是男同学。”侄女B一脸震惊:“喜欢……你?”“不可能吧!”我在一旁听着,莫名觉得很有趣。  年少时的我们不懂喜欢,微微冒出的情愫就像嫩绿的新芽。但只要一路迎着阳光生长,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本期嘉宾  资深暖男
期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圣誕年会(神经病狂欢会)了!
期刊
人所共知,有优势有特点的产品才好卖。可惜,同质化是市场的常态,好像专门考验营销人似的。  一些产品由于市场成熟,竞品众多,产品之间的差异微不足道;还有些产品来自田间牧场,像粮、油、肉、蛋、奶等产品,天生就是弱差异。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不要奢望惊天动地的创新,如果你能够做足“表面”的差异化、形象的差异化,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美国营销界有一个著名的普渡鸡肉营销案例。为了让自己出售的鸡与众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