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文关怀投入的多少、学科知识储备的厚薄、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生熟、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的深浅等,是制约课堂能否充分展示其生命与生命碰撞、情感与情感交融之魅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活力课堂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活力是活力课堂的原动力。
  提高素质,找准切入点。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而不是“造物”。育人的关键是重视感知,培养社会人;重视能力、培养未来人;重视实践、培养生活人。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因此我们主张教师在活力课堂构建中全方位地磨炼自身综合素质,找准教学切入点,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需要。
  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学习,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知识不仅源于生活,更可服务于生活。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个整合资源的问题,而是将来能不能适应社会生存的问题;这既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更是幸福人生不可缺少的。
  同时,教师应该从教材入手,挖掘德育资源,进行德育渗透。从课堂要素入手,以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影响学生,建立学生、教师、学科三者之间的和谐而亲近关系,从而形成美好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心理入手,联系学生生活、兴趣、爱好,创设情境,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情感人,调动学生激情。富有智慧的老师善于运用自己的感情投入,以情煽情,以情致理,以趣激情。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温暖帮助中,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热血在沸腾,感情在奔放,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吉尔·哈德斐尔德《课堂活力》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意识:课堂活动过程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掌握过程,同时是教师和学生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情储备,将自信、微笑、尊重、激励带进课堂。
  多方整合,挖掘资源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一定要着眼于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又要促进它的进一步开发与整合,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被充分挖掘。要合理利用校内与校外、自然与社会、文字与实物等资源,在注意资源的多质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一资源在不同的课程中的不同作用与价值,发挥同一资源在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中的不同作用与价值。
  我们应该从社会资源、生活资源、媒体资源等的整合上做好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生活事例整合起来,创设教学情景,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素材。
  一堂课是否带足隐性的资源决定了课堂的精气神的有无,这也就是名师优质课的魅力所在。而隐性的资源不可能轻易地获得,需要我们经年累月,有意识积累,经常的学习提升和资源准备。这要求我们的老师们,每一堂课都必须带着体力、智力、爱心、个性化的思考,带着平日的学习与体悟、反思与自省,进入课堂,投入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就必然是活力四射的课堂。
  评价助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中应充分准备鼓励点,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以情染情,以境动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相宜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情与理的统一。
  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测查,针对不同学科的训练重点,每学期开展一些实践能力测查活动。正确地实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学科教师更新观念,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课堂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更是师生间、生生间平等沟通、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共同提高、展示自身风采与魅力的场所。诚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育人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教学目的,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认同每一个人的价值,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尊重生命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发展每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满足每一个人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课堂生活成为人生幸福的回忆。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福水小学)
  责任编辑:甘 甜
其他文献
当前,各大运营商都在战略转型,从基础的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其中,ICT(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是最为重要的转型业务之一。中国电信最早推出商务领航产品、中国联通的
产业链金融业务作为一种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体的授信融资方式,因其能够解决金融机构传统的对单一企业授信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客户拓展以及盈利增
随着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组织竞争力成为苏润成人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苏润教育)的战略性问题,为此本文在对苏润教育内外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苏润教育
当孩子老师推荐《朗读手册》让家长读的时候,我就有点疑惑,是让我们家长掌握朗读技巧吗?带着不解与疑惑,我捧起了这本书.rn在这个步履匆忙,略显浮躁的时代,自己已经好久没有
期刊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部门如何
水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有水资源的保障,但是,国内近年来很多区域太过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水资源保护,从而导致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破坏事件屡屡发生,也阻
专业汉语课程是双语教师培训中的学科专业课,在对科学专业双语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调查基础上,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了“做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5G网络技术能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网络接入速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网络传输的速度,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体验效果,由此,本文就针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直是财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则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由此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MM股利无关论、税差理论、信号传递理
摘 要:新课程改革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内容、新方法不仅彰显了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面临着严峻的历史挑战甚至是重重困难与阻力。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把握基本原则、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形成并优化教育的几个基本要素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