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相控点阵射频对眶周中重度静态性皱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多源相控点阵射频改善眶周中重度静态性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激光美容中心2019年4月—9月收治的15例眶周中重度静态性皱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相控点阵射频进行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时间1个月.使用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以及Antera3D?皮肤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对比治疗前后眶周上下眼睑的皱纹及黑色素的变化.结果 3次治疗后15例患者眶周皱纹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黑色素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满意率达80%.治疗中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红斑及结痂,未见瘢痕、水疱.结论 多源相控点阵射频对于改善患者眶周静态皱纹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超过12%,而复发率高达50%[ 1-2].部分输尿管结石病程长、症状不显著,延误诊治而发展为嵌顿性结石.而结石长期压迫,继发感染可引起结石周围息肉增生,后期进一步加重肾积水,结石下方输尿管扭曲,手术难度加大[3].
期刊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时长与睡眠效率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oC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114例农村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根据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床上时间×100%)将其分为>85%组、75%~85%组、<75%组,按睡眠时长将其分为≤6 h组、(6,8)h组、≥8 h组.对各组间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除抽象维度外,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MoCA其他维度评分均与PSQI各维度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睡眠时长≤6 h组与≥8 h组在MoCA总分、视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病人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病人共123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影响6MW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病人的6MWD进行分组,各组间年龄、跌倒风险、跌倒效能、自理能力、营养状况、衰弱状况、抑郁状况、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0.098,P<0.01)、跌倒风险(B=-0.262,P=0.004)、跌倒效能(B=0.011,P=0.009)、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水平在老年CHD病人药物素养与服药依从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心内科收治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6例老年CH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效能量表、药物素养量表及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86例老年CHD病人自我效能总分为(29.33±7.33)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为(4.34±1.57)分;药物素养总分为(4.64±1.46)分.老年CHD病人自我效能水平与药物素养呈正相关(r=0.369,P<0.01);
目的 探讨改良拔尿管技术减少老年神经介入手术病人拔管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科行神经介入手术并留置尿管的病人30例作为干预组,并匹配性别、年龄等条件选取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拔管方法;干预组采用改良拔管技术.2组病人均结合意念排尿训练.比较2组病人拔管时的疼痛程度、拔管后尿路刺激征及排尿方式.结果 干预组的疼痛指数、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间自主排尿、诱导排尿和尿潴留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 分析荆州市梅毒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降低梅毒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2005-2019年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9年荆州市共计报告梅毒21 839例,年均发病率为25.33/10万,其中一期、二期、隐性梅毒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00/10万、3.36/10万、16.49/10万.2005-2019年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为发病最高峰(37.75/10万
前列腺癌是男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疾病,在全球位列男性癌症死因的第5位[1] ,在我国位列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0位,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2].中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3] ,其中,年龄是前列腺癌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期刊
目的 分析掌跖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 11月—2019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47例掌跖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男29例,女18例,平均发病年龄(56.9±9.51)岁,平均病程12个月(5~36月);皮损分布左手13例、右手20例,双手受累8例、左足5例、右足1例;表现为掌跖部单发或多发结节、条索,部分患者出现掌指屈曲挛缩,活动受限,少数伴有疼痛.组织病理学上均表现为真皮中下部边界清楚的成纤
目的 挖掘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规律,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8-2020年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处方共100张,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药物进行分析,得到中药的频次分布、药物功效、归经、核心药物组成等.结果 单味药以白鲜皮、海桐皮、乌梅等使用频率最高;药物功效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归经以肺、脾、肝为主.结论 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以疏风解表为主,兼顾扶正护脾、养血活血,同时注意驱邪而不伤正.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之一,饮食与其发病、治疗及转归密切相关;随着对肠道菌群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的深入,将饮食、肠道菌群、银屑病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该文从肠道菌群与银屑病关系及饮食调控肠道菌群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银屑病相关研究及临床饮食指导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