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审题立意再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得作文者得语文,而材料作文要想“得作文”,必须先会审题,审对题。“审题决定生死”,牢牢抓住基础等级,才能抵达思维的深度,实现作文的发展等级。
  【关键词】作文;审题立意;基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24-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与表达的要求是: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简单的说,就是考查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考场作文,首先必须要写“对”,合格,拿下基础等级;再求高分,追求发展等级。江苏高考作文自2013年开始,从命题作文转变为材料作文,这就对审题立意提了更高的要求。
  一、不枝不蔓,聚焦于材料的核心原点
  虽然高考作文要求的预设目标并不高远,但是考生往往过于想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襟怀抱负,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所以就容易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脑补”,添枝加叶,写成自己想写成的文章,而不是材料所指向的文章。如这一作文材料: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回家。既控制不住出走的冲动,又抵抗不了回家的诱惑。
  这一作文材料,和近几年上海卷的作文材料风格近似,即在两难困境中如何选择才能趋于平衡。从这样给定的作文材料中寻找并演绎主旨,相对于给定一个哲学话题要求阐述自己的看法,难度要低得多。考生只要把握住材料中“出走”与“回家”两者的对立关系,不是取舍关系,两者都要即可,关键就是如何处理这对人生矛盾。可以侧重回家的角度:(1)出门再远,家是永远(别忘回家) (2)离家越远,思家越切(心与家越近) (3)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比不了家的温暖。就是这一指向明确,又比较浅显的作文材料,也有不少考生不想“落于窠臼”,追求“高远”,于是偏离材料,去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要学会抵制诱惑”、“现象与本质”、“心态最重要”等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是凌驾于任何作文题之上的“母题”,这都反映了考生不明就里,简单套写,最后也只能写出不伦不类的偏题作文。
  实际上考生进入了一个思维怪圈,盲目追求创新、深刻,殊不知,所有的创新与立意深刻都是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之下,一切才有可能。否则,就是缘木求鱼了。所以,考生在对材料解读的时候,要客观审读材料,整体把握材料,切不可断章取义,盲目以某个关键词为材料主旨,也不可强加上自己的想当然,无限拔高材料主旨,去写宏达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而是要不蔓不枝,不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在材料之上,不盲目联想“高大上”的母题。同时整体把握材料内容,不断章取义,一切都源自材料,就材料提炼主旨于作文中自圆其说。简单的說,就是给什么写什么。
  二、切中肯綮,对材料进行针对性思考
  从命题趋势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该代表一种新的写作倾向。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根据材料所提出的“任务”完成作文。因此,考生在审读材料时,要切中问题的关键,针对材料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学生因为习惯于“套路”写作,思考没有针对性,所以往往不能完成“任务”,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
  如下面的作文材料:一位小女孩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让她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女孩紧张得哭了起来,路人纷纷过来围观。有人觉得司机不近人情,劝他不要为难孩子。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是苏州2017年某次的模考作文题,是一道比较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而且给考生提供了多个思考的角度,有足够的发挥空间。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只要把握住不同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如从司机角度思考,则可以写“宽容,不忘理性与原则”;如从路人的角度,可以写“莫让情感影响了理性判断”;或者也可从整体把握,“对于小错不能姑息纵容”、“赔偿事小,育人事大”、“莫让舆论绑架理性认知”等。
  遗憾的是,学生不能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无视“任务”,不会思考,将“担责”泛化到对“责任”“使命”等概念的理解上,写对使命、义务、责任的担当。显然已经脱离材料范围,审题偏差,没有抓住重点,思考没有针对性,这就会造成作文偏题,甚至跑题。
  所以,学生在审“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时,要有“任务观”和“问题观”,带着这两个观念进行针对性的思考,读懂材料中的任务,一般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这样带着明确的任务,文章就会论点明确,不会如上面材料中出现的将几个不同但近似的概念混淆起来。这样方能切中肯綮,解决问题,顺利完成考场作文这一“任务”。
  三、批判思维,对材料的思考能抵达一定的思维深度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作文的基础等级,但又不会满足于此。要想作文在基础等级之上,就要深刻、丰富、有文采。而考场作文的现状是思维的平庸和表达的混乱,思维的深刻为发展等级提供了保障。要想达到思维的深刻,就需要学会批判性思维。
  这些年一谈到高考作文,大家都会提到“思辨”。一般人理解高考作文的“思辨”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实际上,思辨强调的是在不同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一分为二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思考方式。运用“一分为二”很难将作文写得深刻,但是运用评判性思维则可以。
  如这一作文材料:有人说,人生如旅途。慢走者,是为了欣赏别人创造的风景;快走者,则是为了让自己变成别人眼中的风景。
  针对这一材料,如果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先讲“慢走者”的原因、优点,再批判“快走者”的不足,最后总结自己观点;或者先讲“慢走者”的优点,再讲“快走者”的优点,最后“一分为二”地含糊阐述“既要快又要慢”,收束全文。这样的作文不能说不对,但是思维流于表面,毫无深度可言,甚至可以说不应该是高中生应该有的思维水平。因为这两种作文的审题立意,前者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后者是简单的“一分为 二”——都是简单肤浅的思维形式。如果学生能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充分理解“快”与“慢”的内涵,分析我们在不同的境遇之下的不同选择的原因,以及这样不同的选择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这样立意就会丰厚许多。比如我们可以写:创造风景的过程中享受风景,或者快慢相宜让生活更美等等,能够厘定概念与区分概念,并在作文中将道理讲清楚,那么这样的作文的思维水平显然高于简单的“二元对立”与“一分为二”。因此,阐释关于人类生存永恒困境类的材料,审题立意过程中要会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展示思考的过程,表现自己的困惑,才可能显示思考的深度。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21-26日,第八届国际水文科学地下水水质学术讨论会(IAHS)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地下水质量控制(GQ13)。将近200名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本次
为实现子流域划分、编码过程中多汇流编码并达到加密无分叉河段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子流域编码规则——干支拓扑编码规则。它以河网干支流拓扑关系为基础,采用层次继承式编
随着我国科技时代的高速运转,现行的教育部门也对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越来越重视。为了有效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大部分高中院校开展了英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在此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22-01  陕南地处秦岭以南及汉水流域,辐员辽阔,襟山带江,辖汉中、商洛、安康三市,其人口数量、教学布点及中小学学校学生数量在全省均属“三分天下有其一”。粗略统计,陕南地区各中小学4000多所,中小学教师140000名,其中美术教师4600人。约占教师总数的4.2%。  一、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阶段性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163例。均经X线等检查
【摘要】随着现如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创客教育理念作为新式教学理念出现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运用创客教育理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本文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运用创客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创客教育理念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命,而这个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
【摘要】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工具性、人文性科目。中学语文在整个教育课程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学习、研究其他学科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目的:探讨分析3D打印技术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新时代下,我们需要牢牢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利用和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在当代高校,网络平台是高校和思想教育工作者传播思政思想,弘扬政治文化的一个阵地,网络文化对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围绕网络文化展开,分析了当前新时代下网络文化如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