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冷轧连续退火炉冷却段支撑辊压入痕缺陷治理

来源 :宝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轧不锈钢带钢在连续退火酸洗线生产过程中,带钢下表面在退火炉的冷却段产生压入缺陷,经确认为冷却段1#支撑辊辊面因冷却不良产生金属结瘤所致。因此,对该结瘤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现场环境、设备与生产工艺等实际特性,采取对应的改进、优化措施。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结合实际环境情况,进行科学地生产计划和组织按排,增大产生压入缺陷的支撑辊冷却水流量,对退火炉闭循环水系统进行化化和维护管理等综合治理,可以经济有效地消除、减轻、预防和应急处理压入缺陷。
其他文献
针对钢球磨煤机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和非线性等特性使其面临监测精度低、难度大、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首先设计了现场参数采集实验并利用灰熵关联理论对球磨机料位及其辅助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结构参数、优化准则以及参数距离出发对传统证据理论进行改进,提出了具有鲁棒性和自适应性的新型证据k-NN(Robust Adaptive Evidence k-Nearest Neighbors,RAEk-NN)分类器,再以RAEk-NN分类器构建料位的证据回归多模型,并结合非线性偏最小二乘(Nonlinear Parti
针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磁悬浮车模态,根据频率和振型得出磁悬浮车的振动特点.依据青城山曲线段线路,得出前三个悬浮模块在四种速度下的横向位移、垂向位移、电磁铁所受横向力与垂向力比值以及空气弹簧处横向力等动态响应.选取受载严重的悬浮模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获得关键位置的载荷时间历程,为之后准静态应力分析法计算寿命做准备.结果表明:三个悬浮模块均随着运行速度增加,各项指标参数增大,第一个和第二个悬浮模块受力情况相似且受力明显大于第三个悬浮模块,可选第一个或第二个悬浮架作为疲劳评估对象
使用SEM、EDS等试验手段研究了热镀锌汽车板表面小黑点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小黑点缺陷位置镀层局部偏厚,在镀锌后容易与顶辊产生摩擦,所以造成表面形貌与正常镀层有差异;锌渣、基板麻点和小翘皮三类缺陷容易造成镀锌后镀层局部偏厚,导致小黑点缺陷形成,通过对这三类缺陷的改善可有效控制小黑点缺陷的产生;其中,由于小翘皮缺陷的遗传性,需对其重点管控和监督。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技术是实现城市分区电网互联的新技术,针对目前双联接变压器半桥子模块MMC和单联接变压器混合子模块MMC的柔性互联装置造价高和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变压器混合子模块MMC的供电分区柔性互联装置.分析了装置连接的分区电网间零序电流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针对电网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抬升对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指出了一种降低直流电压的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电网故障时直流电压参考值和
G115是钢研院与宝钢联合开发的应用于600~650℃的超超临界锅炉用管。将G115热挤压管在625℃、130 MPa应力条件下进行蠕变试验,并在蠕变的不同阶段分别取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蠕变曲线表明,G115钢在该试验条件下进入稳态蠕变阶段后有较长时间稳态蠕变速率持续增加但并不发生断裂;扫描组织分析表明,随着蠕变试验的进行,组织中的马氏体板条未发生明显的退化,马氏体板条宽度增加;透射组织观察表明,随着蠕变的进行,M23C6和Laves相析出物增多长大,但尺寸长大并不明显,析出物主要在晶界处和马氏体板条处聚
为实现层冷辊电动机由预防性批量更换向预测性定点维修转变的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电流数据形态识别的故障智能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电流采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分类故障的各关键特征形态图形集;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故障下各特征的异常形态,建立以误报率和漏报率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通过以异常形态为基因片段的遗传算法寻优不同故障类型的各特征形态组合,建立分类故障形态组合模式库。现场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满足现场漏报率和误报率要求。
钢板在出厂时都要在钢板上表面标明规格、品种、批号等信息标识,同时在钢板侧面喷印侧喷。侧喷包含有板号、规格、批号等信息,方便客户在堆垛后可以准确识别相关信息。但是在堆垛时会因为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钢板会产生锈蚀,造成侧喷无法辨识,影响客户装卸及其他作业。通过开发和应用厚板成品钢板侧面防锈蚀装置及便于清洗的防锈剂,解决了侧喷因锈蚀使用户无法辨识的问题。
选用BES-6160、BES-6180、Na2S、FeSO4和多硫化钙S药剂五种稳定剂对飞灰进行稳定化处理,考察了五种药剂对Cr(Ⅵ)的稳定化效果,遴选出BES-6160作为处理Cr(Ⅵ)的最佳药剂。结果表明,BES-6160处理Cr(Ⅵ)效果显著,且在投加摩尔比为8.0时,Cr(Ⅵ)稳定化效果最佳,浸出液Cr(Ⅵ)质量浓度由初始31.98 mg/L降到0.31 mg/L,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限值(1.50 mg/L),稳定化率达到98%以上,使用范围较广,为
聚脲作为一种涂层或夹层材料被用在爆炸冲击领域,对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为研究聚脲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试验装置对聚脲材料分别进行准静态和动态拉伸加载试验。得到碳化硅与聚脲纳米复合材料在低应变率(0.001~0.1 s-1)和高应变率(1260~4500 s-1)范围内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分析了应变率强化效应和纳米碳化硅颗粒含量对聚脲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超弹性理论构建了含有应变率效应的准静态和动态本构模型,对试样的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应变率越高,试样的流动应力
以弹体在Taylor撞击实验中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载荷的潜在应用为主要关注点,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截卵形弹的撞击变形特点和冲击载荷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经典的平头弹Taylor撞击理论建立截卵形弹体的Taylor撞击分析模型,并对动量冲量守恒方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设计并开展具有相同外径、相同质量的截卵形弹、平头弹的Taylor-Hopkinson撞击实验,对比两种头型弹体在变形模式、撞击载荷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产生不同脉冲形状冲击载荷的原因,讨论弹体在撞击过程中经历的整体高g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