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西北地区中职教育千帆竞秀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k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以来,粤东西北地区各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千帆竞秀的景象:一幅幅职教基地的规划蓝图大气磅礴,正在变成现实;一所所中职学校新校区拔地而起,成为各地教育的美丽风景;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粤东西北地区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雙转移”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
  
  加快基础能力建设,造船出海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各市党委和政府的共识。各市通过建校工程、职教基地和实训中心建设,使中职教育“船坚炮利”,拥有发展的底气和实力。
  抢抓机遇,推进中职建校工程
  5月中旬,河源市2000多名初中学生来到在河源理工学校参观。景色怡人的校园,设施先进的实训楼让他们惊叹:“中职学校比大学还漂亮。”据了解,河源理工学校新校区是河源市投资4.5亿元的大手笔工程,2009年9月交付使用。校园依山傍水,人文与自然和谐一体,与以往中职学校的“麻雀校园”有天壤之别。根据河源市的规划,该校所在地将建设为“东江教育教园区”,包括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工业技术学校、河源技工学校和河源卫生学校等职业院校。
  实际上, 不仅河源,粤东西北地区其它各市的中职学校也逐渐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背倚旅游圣地千佛塔,山水交映、欧式建筑风格的梅州职业技术学校是学生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即使是位于农村的高州市石鼓职业高级中学同样也环境幽雅。
  2007-2011年,我省安排的粤东西北地区中职教育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共有25.795亿元。从2008年开始,粤东西北地区各市抢抓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契机,想方设法落实配套建设资金,开展了建校工程攻坚战。如梅州市抓好2所万人中职学校和5所5000人骨干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规划到2010年总投入4.7亿元,建设规模2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1万个;茂名市启动“万人中职航母”工程,争取在2011年前力促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等10所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1万人,10所中职学校达到5000人,10所中职学校达到3000人;汕尾市列入200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有汕尾理工职业学校、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陆河县职业技术学校、汕尾市城区红草职业技术学校、陆丰市职业技术学校等五所中职学校,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据统计,2008-2009年,粤东西北中职学校新建校舍186.7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达26.26亿元,新增学位15.56万个。
  抢占先机,推进职教基地建设
  珠三角地区响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建设“1 9”职业教育基地,粤东西北地区的湛江、清远、阳江、梅州、河源、云浮和韶关等市在推进建校工程的同时,也把基地建设作为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梅州市、清远市先后与省教育厅签订了共建山区职教基地协议书和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验区协议。湛江市今年5月也开始动工兴建职教基地,基地规划占地6000亩,包括新建湛江石油化工学校、湛江钢铁学校、湛江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易地重建市内部分优质职业院校,引进大型企业、省内外职业院校在基地内兴办分校或开展联合办学。河源市“东江教育园区”包括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理工学校、河源市卫生学校等4所职业院校。2008年,该市启动建设河源理工学校万人职校工程,征地40万平方米,投资4.5亿元,去年9月1日建成开学,在校生达5000人,预计至2011年在校生将达1万人。云浮市也制定了《云浮市教育园区建设方案》,在市区规划2650多亩,投资9.51亿元,建设高标准教育园区。位于园区内的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53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按1万人的办学规模规划建设,计划投入建设资金4亿多元,首期建设工程将于今年8月前完成并投入使用。阳江市阳西县则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新建阳西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校由工业园区提供用地,阳西县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再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学生免费入学,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在园区实习,毕业后直接为园区服务。2009年9月,该校首次招生1000人。
  贴近产业,加快实训中心建设
  加强实训中心建设,重视技能教育,搞好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岗位能力,也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保障。2009年,粤东西北12个市中职学校实训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新增实训设备6.8亿元,共有国家级实训中心10个,省级实训中心41个,省专业实训中心17个。
  去年年底,我省中职教育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资金首次试行竞争性分配,下达的近亿元专项资金预计将带动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其中,河源、梅州、湛江、茂名、清远、揭阳、云浮7个市16所中职学校17个专业获得省财政专业实训中心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湛江市计划到2011年,两个实训中心年培训能力达到10万人次,设备和专业设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中,以湛江机电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为基础,建设以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品牌的,面向重化工业企业的大型实训中心。
  
  借“双转移”东风,扬帆奋进
  
  粤东西北地区中职教育开始发力,但也面临着师资、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等困境,他们清醒地看到了与珠三角等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幸好,省委省政府的“双转移”战略带来了一股春风。根据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战略结构调整的统一部署,省属和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粤东西北地区学生就读,并负责推荐在当地就业。同时鼓励各市积极探索“2 1” “1 2” “1.5 1.5” “2.5 0.5” “1 1 1”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粤东西北地区利用珠三角优质的职教资源,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得以扬帆奋进。
  突破地区界限,推进转移招生
  粤东西北地区各市充分认识到“转移招生”是一个借力发展的大好机遇,是解决本地中职教育资源不足,提高本地区人力资源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因而积极主动组织输送生源。
  如清远市鼓励各县(市、区)把初中毕业生输送到珠三角地区就读中职学校。2006年至2009年,该市与佛山市顺德区合作开展“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与佛山市建立了劳动力对口转移就业合作机制,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7万人次。
  2009年,湛江市中职教育转移招生任务为6000人,实际输送生源22938人,完成任务的382%;清远市中职教育转移招生任务为5100人,输送生源12823人,完成任务的251%;茂名市中职教育转移招生任务为7000人,输送生源15510人,完成任务的222%;阳江市中职教育转移招生任务为6400人,输送生源10031人,完成任务的157%;河源市中职教育转移招生任务为7500人,输送生源8615人,完成任务的115%。
  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粤东西北地区共转移输送学生近45万人,其中,2008年转移15万人,2009年转移17万人。全省职业院校有70%的学生来自粤东西北地区,其中的80%在珠三角地区就业。
  突破资源制约,推进联合办学
  2007年,在省教育厅的统筹推动下,省属和珠三角地区47所中职学校与粤东西北地区86所县级中职学校结成对子,充分发挥珠三角职业教育在设施设备、实习就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1 1 1” “2 1”“1.5 1.5”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生在三年中分阶段分别在粤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中职学校就读。
  如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联办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第一年在潮州学习文化基础课,第二、三年到广州学习专业理论和顶岗实习。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与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省属重点中职学校联合办学。
  粤东西北地区还以优惠条件吸引省属、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到粤东西北设立分校区和办学点。如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拥有恩平校区、禅城校区等7个校区以及29个联合办学点,在校生达5026人。
  突破常规做法,推进师资建设
  今年5月,珠三角地区30多所优质中职学校迎来了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校长们。与以往听报告、参观校园的学习方式不同,这一次他们将接受为期3个月的岗位挂职锻炼,全程参与挂职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据了解,我省将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组织180多所中职学校的300多名校长到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挂职学习,以提升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提高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除了安排校长到珠三角挂职培训,省教育厅还优先选送粤东西北中职学校校长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修班。并通过加大国家级骨干教师选送数量,通过开设职教“师资班”、到企业锻炼等方式,建立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计划,健全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如揭阳市利用名校资源,组织校长到北京师范大学脱产培训45天,并成立了北师大教育研究中心揭阳教育研究院,与北师大合作培训教师队伍以及联合举办教育硕士研究生班,培养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
  
  推进内涵发展,勇立潮头
  
  内涵建设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要素。粤东西北各市在加快基础能力建设,借力发展的同时,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据统计,粤东西北地区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9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7所,重点专业建设点55个。
  对接产业,加快专业建设
  粤东西北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接产业,根据区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经济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创新教学环境、专业设置、教材应用、教学方式、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如湛江石油化工学校和湛江钢铁学校旨在为湛江钢铁、石化等重点项目培养技术人才,将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类和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当地政府打造“商贸名城” “中药名城”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药材市场发达的特点,开设了中药制剂、药物制剂两个专业;抓住中石油世界级大型炼油厂落户揭阳的契机,开设环境设施运营管理、企业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监测等专业。河源市和平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当地钟表产业转移园用工需求,新设钟表专业。茂名市高州农业学校根据茂名的农业和种养业经济特色,开设了园艺、园林、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淡水养殖专业。潮州卫生学校结合潮安县庵埠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开设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开门办学,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粤东西北各职业院校积极开门办学,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充分依托企业,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岗位优势,探索校企双方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如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先后与澄海金天数控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办学,组建数控技术中心实训基地,由企业负责开展专业教学;与澄海西华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学校合作办学,设立汽车维修专业;与锐科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与广东工业大学、骅威玩具工艺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三方建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学研基地”,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把脉”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潮州市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2007年,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分别与潮州市創佳集团、艺葩木雕厂和潮州宾馆三家企业签约,对符合入学条件的贫困学生实施“零学费入学、零距离就业”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
  清远市佛冈县职业技术学校与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合作开办电机与电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与佛冈县宇通模具厂合作开办模具、数控专业,与顺德纺织集团合作开办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2011秋护理(1)班《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学生中扮演社会各种职业的角色,特别是扮演医学类职业角色,学生特别感兴趣,提高学生将来的职业就业能力,在教学中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职业生涯规划  传统教学对于“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的认可是根深蒂固的。我
娇小秀丽的总统千金阿罗约于1947年4月5日出生于菲律宾邦加锡南省,她身世显赫,父亲是菲律宾已故总统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母亲是马卡拉博士.她从小在菲律宾南部北兰佬
本文对网络管理专业的实训模式进行了探析,指出设计具有实效性的项目,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流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收获经验,培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3月1日,全省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出席会议并讲话。  肖志恒指出,开展校园对接工作,是深入实施“双转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强调,要积极探索创新和丰富对接模式和形式,努力实现对接规模化、多元化、当地化、高端化和系统化;要着力完善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行校企双制育
“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双零”模式)是广东省教育厅为解决本省农村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2006年开始实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机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主导作用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几乎面向所有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初看起来简单易教,没有太多深奥的内容,但对学生来说,由于本课程主要是要求學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所以上机教学是重点。在机房中教学,
摘要: 有效性教学是取得成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先学、后交、再教”教学模式以及构建有效评价体系,以活泼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教学    有效性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有效性教学的核心体现在教学效益上,即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课堂没有达到
泰国诗丽吉王后于2000年10月16日至31日代表普密蓬国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泰国国王和王后33年来第一次正式出访,充分显示了泰国王室对泰中友谊的重视,该年也是普密蓬国王和
一、东亚经济合作的困境与现实选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世界贸易的55%~60%是在贸易集团内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