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超越:论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改编

来源 :戏曲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拥蓝关”故事,历来被学者当作韩湘子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察,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它从发轫起到定型再到成熟,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累积和衍变,至明清时更是成为剧作家改编的重要题材来源.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改编,主要是通过运用次序调整、情节增删等方法,使戏曲无论是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还是在人物形象上都有着与小说明显的不同之处.而明清戏曲能够改编成功的原因,无不与明清时期的戏剧环境以及小说与戏曲之间的共通性有着很大关系.
其他文献
当我们重新审视梅兰芳为期十八个月的新编戏实践时,我们发现,新编戏作为其职业生涯中一段整体经历,不仅在梅兰芳成名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助力作用,而且从不同维度参与了梅兰芳的京剧改革探索和理论建构.重新审视和思考梅兰芳排演新戏的经历,既成为我们解读梅兰芳之为“梅兰芳”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进行京剧改革和现代戏创作的必要准备.
由民国年间的新闻界所撰写的报道、剧目评论和人物特写可知,自“传字辈”开始实习演出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他们为昆曲的振衰起敝、存亡续绝,作出了顽强的努力;他们对昆曲艺术始终持敬畏的态度,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也不论是赚还是赔,只要演出,都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因而博得了观众的高度赞扬;他们奋发上进,努力学习,轻财重义,即使戏班没有了,但志趣一致的师兄弟,相互友爱,只要有昆剧演出活动,便迅速地聚集在一起.
陕西易俗社是民国初年成立于西安的一个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集秦腔教育、创作和演出于一体的新型秦腔班社.自1912年成立起,易俗社创始者和后来管理者特别在意班社的教育机关属性,往来公牍中屡次强调该社为陕西省教育厅所属教育机构.1928年,易俗社因印花税缴纳问题多次与省政府和财政厅交涉,表面上看是纳税和经济问题,实际上隐含着对班社教育属性的重申.陕西易俗社作为民国时期一个有影响的戏曲改良班社,培养演员、编演戏曲、营业演出乃至秦腔发展方面颇有成绩,也得到当时观众、其他秦腔班社和省内外各界认可,以著名秦腔班社身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传播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戏曲海外传播过程中,报刊等大众媒介对戏曲海外演出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与记录.其中,作为我国权威官方媒体机构之一的《人民日报》较全面地记录了四十年来我国重要的戏曲海外演出活动.对这些报道资料进行梳理研究,能够呈现出近年来我们对戏曲跨文化传播的探索及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提供数据支持和清晰发展脉络.
《朝阳沟》自1958年诞生以来,屡经修改,主要形成了1958年版、1964年版、1977年版和新世纪版4个版本.《朝阳沟》是大跃进的产物,不可避免受到时代的局限,但杨兰春坚持创作从生活出发,写戏就是写入,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朝阳沟》描绘了农村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人情之美,所以至今仍有生命力.《朝阳沟》的成功,更是音乐唱腔的成功,它坚持了在传统基础上适度创新的原则,观众听起来既是地道的豫剧,又新颖别致,因而深受群众欢迎.
中国戏曲服饰是戏曲舞台要素之一,“行当”装扮程式依据“行头”规制来实现.行头制作的一招一式不仅仅工巧技美,更是做戏做人.戏曲服饰制作中的造物重理法,也是一部物化的中国戏曲工艺美学史.今天,历史悠久、工巧技美的戏曲服饰同样面临对其规制渊源及技艺承续的现实思考.在传承经典与戏曲现代戏题材戏衣制作等方面,围绕“做衣是做戏”这个命题,通过对国家级戏衣非遗传承人的访谈,来探索如何让传统戏衣的绝技服务于当今舞台,是既坚守传统又积极创新的一种态度,既要坚守传统戏衣制作工艺的服务“行当”,又要迎合时代发展中戏曲现代戏创新
神鬼打斗戏是清官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演出规模宏大,而且其在舞台调度、动作编排、武打场面等方面亦表现突出,格外受到统治者的喜爱.清代宫廷大戏《昇平宝筏》演出盛行且多有精彩打斗场景,以前多从其文本方面论述,但少有学者对其打斗场面表演进行关注,本文试以此为例对宫廷神鬼打斗戏的武打演出进行分析研究.
1936年,二十三岁的孙犁离开家乡安平,来到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同口镇位于白洋淀西南方岸边,“人到了同口,所见都是水乡本色:家家有船,淀水清澈得发蓝、发黑;村里村外、房上地下,可以看到土堆海积般的大小苇垛;一进街里,到处鸭子、芦花乱飞……”①在这里,孙犁担任村镇小学教师.尽管只居住了一年,但孙犁对白洋淀生活念念难忘.1939年,他在太行山深处的行军途中,写成长篇叙事诗《白洋淀之曲》.
期刊
“十七年”时期,中国戏曲界与电影界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戏曲电影座谈会,与会专家聚焦戏曲电影本体、戏曲与电影关系等议题展开论争.三次会议既是“十七年”戏曲电影生产经验的总结,又对当时戏曲电影拍摄问题做出了有效回应.座谈会为戏曲电影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推动了“十七年”时期戏曲与电影艺术形态的融合.重返“十七年”三次戏曲电影座谈会“现场”,管窥与会专家“论争”的焦点议题,能够抉发有关戏曲电影本体、戏曲与电影“主次”等问题的理论思辨与观念演进.有关戏曲电影的论争不只关涉电影类型的本体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话
潮剧是广东主要剧种之一,在四、五百年发展史上曾吸收不同戏曲剧种、声腔的艺术.板腔体唱腔兴起,部分戏曲剧种传播至潮汕,潮剧唱腔又逐渐吸收其板式变化.由于地理、经济、文化、民系心理等诸原因,潮剧在我国戏曲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有影响的声腔或者剧种产生交集,兼收并蓄,不断丰富、提高.潮剧是部分地方剧种历史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