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化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群的喧闹声,嬉戏追赶的孩子,躺在两个座位上的游客,将一只腿放到座位上抠脚的参观者,脚踩栏杆地台打电话的游客……在重庆三峡博物馆的游客意见簿上,有多名游客都表示了对于“不文明参观行为”的不满,“感觉像在逛农贸市场”“参观时总会被他人的说话声打断思绪”。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富的当下,对高品质生活、对精神家园厚度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在公众欣赏水平、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博物馆热”的出现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尤其是假期,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成为不少家长暑假安排的热门选择。
   然而,博物馆的游客素質良莠不齐,参观景象千姿百态也愈发引起争议。一些游客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将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纯粹的放松和享乐,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自己怎样舒服怎样做,热衷于自说自话,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参观博物馆“像在逛农贸市场”。
   博物馆里人头攒动,固然是让人欣喜的文化图景,而游客权利意识强烈、规则与文明意识“慢了一拍”的“文明剪刀差”却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让游客有尊严地享受游览的过程”,离不开旅游文明的建构。
   1.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作用。博物馆一端连接着深厚的历史和广阔的世界,另一端连接着渴望求知的人们,走进博物馆,就是开启一次时空对话。和一般旅游景点不同,博物馆需要参观者多一些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那种浅尝辄止的“到此一游”,说到底也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没有发挥博物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2.提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想让博物馆真正地“活起来”,除了提升游客素质之外,博物馆的服务意识要跟上来,创新的脚步要动起来。不论是细化观众的参观诉求,从而通过预约制度、区分专业团体场和社会大众场来提供精细化服务,还是灵活设计开放时间来对接需求,抑或设置一个复制品专场让小朋友有机会现场体验,让高涨的精神文化诉求找到出口,让公众更加体面、优雅地欣赏文物、走进文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其他文献
考题连线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
期刊
2019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新中国诞生70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很容易让人回忆起我们祖国经历的沧桑岁月,联想到每位国人身后的缕缕屐痕……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影响的国度里,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自然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因为我们的语文考试,绝非单单考查考生的语
期刊
范本呈现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后回到老屋小院,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
期刊
样式雷是属于中国、更是属于世界的璀璨记忆,应该获得全人类的承认和共享。我做了36年,为了就是让世界知道中国建筑的价值。   “我出门被汽车撞死都不后悔,因为(样式雷)这个图可以解读了。”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其亨。从任何人嘴里听到这样的表达,我们也许都会大吃一惊。但从王其亨嘴里说出,却让人觉得再正常不过。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
期刊
“人生就是一场充满例外的旅行。”抓住例外造就的机遇,抓紧例外中的有利因素,才能绽放人生之花。  生活中的例外,既有机遇,也有陷阱;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这些例外可能会使你一步登天,也可能会使你落入深渊。但成功者无一不是在这些例外面前认真分析,冷静思考,理智对待,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精彩。沈从文的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无法再写小说的例外,然而,他却潜下心来写出了《中国服饰史》,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史
期刊
1.科教报国不是简单地喊口号,实际上这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2.要学会自己查找文献,找老师、找同学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困难,然后取得成绩,不要轻易说自己不行。   她是生物学领域的一员“老将”,更是一位自强不息、科教报国的生物学家。从“一无仪器,二无设备,三无经费”的“三无助教”到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波谱研究的带头人,再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华丽转身,她把
期刊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出,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加强对外交流。世界文化多种多样,碰撞在所难免,人与人之间的碰撞也不少见。可以说,时时事事皆有碰撞。  碰撞不是武力斗争、拳脚相向。首先,碰撞与暴力无关,暴力只能带来损失,而碰撞是可以有所收获的:其次,发生碰撞的前提是双方有所“异”之处。两者相异会有碰撞,朱熹和陆氏兄弟的天鹅湖之会便是如此——理学和心学的“斗争”,自然之理与人之本心的
期刊
阅读指要  论述类文本是通过证明或反驳,直接阐述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是论述类文本必不可少的三个因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考点,一直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语文试卷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针对论
期刊
范本呈现  冬 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
期刊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今天能与你们交流我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我备感荣幸。古代文人一直在挫折与奋斗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莱昂纳德·科恩曾有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中国古代文人便是如此,他们几经磨难,但心态乐观,憧憬阳光,他们将自己的樂观融入到诗文中,造就了不朽的经典。   王尔德说:“每件赏心悦目的东西背后,总有一段悲哀的隐情,连最不起眼的小花要开放,世界也要经历阵痛。”作为中国古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