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让阅读更加高效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关键要素。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提出疑问、去品味语言、去思考问题、去领悟作者情感,这就是阅读活动中的思辨——思考和辨析。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品质;思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思辨让阅读更加高效,如何利用自己的课堂提高小学生思辨的阅读品质,让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更加高效,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思辨在品词析句中,让阅读走向更深处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失去“触摸文字、品味语言”这一根基,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即使课堂的情境再诗意,即使学生的发言再精彩,课堂也会因缺少语文的味道而不值一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从看似平实的词句中读出丰富的内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四年级的学生能读出这个地方很繁华,但这种理解远远不够,因此我在“大不相同”上做文章。我先让学生说说“大不相同”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别处可能是什么样?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再投影当时的中国别处情景的图片,配以凄凉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朗读: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这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别处——房屋破旧,凄苦冷清;这里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他们——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别处或行或站的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骨瘦如柴、衣衫褴褛……后文中还有这样一句“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我问学生:这个“亲人”可能是妇女的什么人? 学生说也许是她的父母、也许是她的丈夫、也许是她的孩子。我再引导学生朗读:这个被洋人的汽车轧死的可能是她白发苍苍的父母,她悲痛欲绝,原指望……谁知……;可能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她肝肠寸断,原指望……谁知……;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原指望……谁知……。这样,在品词析句中引导学生质疑想象、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思辨在文章的空白处,把阅读引向更广处
  文章的空白处就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或者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地方,它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我们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这些空白处,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与文本更加亲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去年的树》有这样两句:“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两处都是看,鸟儿为什么看了一次又一次?看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作者都没有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学生通过第一处的“看”,感受到鸟儿经过千辛万苦却只看到去年的好朋友大树已变成灯火,他非常伤心。学生通过第二处的“看”,体会到鸟儿信守诺言唱完了歌后舍不得离开灯火。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想象中体会鸟儿对大树真挚的情感。再如《梦想的力量》一文中写瑞恩为了筹集70元钱做了五件事:为地毯吸尘、擦两个小时窗子、给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捡树枝、取得好成绩。我问学生:瑞恩只做了这五件事吗?学生能抓住后面的省略号知道不止这五件,那瑞恩还做了哪些事呢?启发学生想象,学生说:哥哥弟弟做游戏的时候瑞恩可能在拖地;家人一起出去散步的时候瑞恩可能在洗碗;别人在睡午觉的时候,瑞恩可能在帮邻居照看孩子……从而体会到瑞恩为了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把阅读引向更广处。
  三、思辨在文本的冲突点,将阅读推向更高处
  在叙事性的文本之中,作者常常会通过故事情节的冲突来凸显主人公的性格品质,教学时老师要利用这些冲突和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文本冲突与矛盾的漩涡之中,亦思亦辨,进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其思维的效度。如《桥》一文对老汉和小伙子的两处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我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前面要揪下小伙,后面又要推小伙上桥?让学生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从而明确他们是父子关系。在明确了他们的父子关系后,再让学生读揪出小伙子的那一段,把小伙子改成儿子再读,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到这是个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的老支书。再如教学《唯一的观众》一文,我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找到相矛盾的内容:课文开头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一个白痴,而我后来却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谁引领我在音乐的道路上前进的?她又是怎样指导我的呢?这样揭示出文章矛盾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效度,将阅读推向更高处。
  让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利用文章的空白处适时拓展,抓住文本的冲突点对比训练,提高小学生思辨的阅读品质,让阅读更加高效吧!
  (编辑:陈 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倍受人们的重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蓝图的设计者,这个职业伟大而神圣。如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多的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无效性的情形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效率;兴趣  【中图
若干年前,我记得台湾花东地区淹大水,许多灾区亟需款项赈济救灾,当时有关部门允诺尽速拨款。不过你是知道的:公文往返、行政效率。那总需要一点时间。
本文用频谱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冬小麦冠气温差和根层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作物冠气温差在田间一个方向为平稳随机过程,且有某种周期变化的特征。通过信号检测发现,作物
山茶花又名曼陀罗树,耐冬,自古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花,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在唐宋时期就开始由野生进入栽培。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续集记载:“山茶似海石榴。山茶花叶似茶树;高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倍受人们的重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蓝图的设计者,这个职业伟大而神圣。如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多的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自己要积极思考,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赋予我们的枷锁,在新课改的背景
为避免水仙徒长,防止叶片下垂与花箭弯曲,可采取矮化措施。
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所谓“立体作文教学模式”,就是将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原点,引出经典美文的阅读、生活素材的积累、写作方法的针对性训
<正>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又称玉芙蓉、广东芙蓉、海芙蓉、白香菊、白艾、蕲艾、香菊、抹云香,为菊科、芙蓉菊属常绿亚灌木,高30~90厘米,多分枝,
本文论述了用改进排水结构法精细地求解地下厂房区复杂的渗流场的方法,突出地介绍了对厂房,排水廊道及排水孔等孔洞内边界上渗流状态的数学模拟方法,最后以大朝山水电站工程为例
本文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并采用Smar3D与DP Modeler结合的方式对化工企业进行了精细化实景建模。通过列举两个应用实例,展示了精细化实景建模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将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