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思考

来源 :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198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然而,近年来传统文化不受重视,它在国民的心中也逐渐淡化。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为了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提高国民意识,特别是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1 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地得到刷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年轻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的现状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和俗文化更成为强势的文化主流,传统文化则更加弱势,更加式微。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青少年空暇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漂流,以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对自己的父母轻者出言不逊,重则跳楼恐吓,离家出走。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如果一个人缺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明智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和审视眼前的处境,就很有可能缺乏社会责任感。缘于此种现状,我校语文教研组一致认同:当前,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改变现状,要重振传统文化,要采用恰当的途径与策略,导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目的。
  3 传统文化教育弱化的原因探析
  我国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价值、利益、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个人欲求的无限膨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勤俭节约、温恭谦让等做人准则和理想人格,被充斥于现代社会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意识所代替,精神空虚、价值虚无,心理健康、人格不健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小学课程培养中,把实用价值明显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学生一味追求个人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多数学生对将来能获得利益的知识加倍训练,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将来自己能有好的收入,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内容则敷衍了事,而不考虑社会的长远发展,更不愿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人们知识水平提高,价值观念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中小学生内心缺乏持守,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非主流文化和思想意识冲击,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如懒惰、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无仁爱之心、自私自利、个人主义膨胀等等,诸多观念在中小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左右着个人行为,阻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4 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敌入侵,这种抵御外侮的行为无意识地将爱国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了中国民族的团结统一。
  道德建设是一件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培养是非分明,有正确荣辱观的公民是社会祥和稳定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千百年来,我国虽然经历过外族入侵和社会动乱,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
  基于这些认识,古圣先贤选取故事、警句和嘉言懿行,以诗歌的形式专门为儿童编写了《三字经》,《童子礼》,《弟子规》等启蒙经典,使儿童在心灵最单纯的时期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蒙学经典语言浅显,韵律明快,丰富多彩,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故千百年来一直作为启蒙教材,广为习诵。古文经典韵律优美,出口成颂,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中,行住坐卧,随处可读。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养成读书的习惯后往往手不释卷,兴趣盎然地学习更多经典,而良好的品行和道德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而成。
  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和美德的一个新的历史作用就是为我们建设多元文化社会,提升民族素质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保障我们在国际交流中处于主动地位,积极而又有选择地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明,首先就要认真地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和美德,进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开设修身课,撷取古文经典中的优秀篇章编制教材,复读诵经典的教学传统,不仅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一个好方法,而其还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途径,实为一项一举数得的大好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现在,本人对甘肃省白银市旱平川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客观全面地了解平川小学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况,以了解传统文化在乡镇小学中的地位,为推动传统文化在小学中的教育提出更好的建议。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调查对象:白银旱平川小学四、五、六年的学生
  分析结果:
  首先,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形象概念是模糊的,只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认识之上,如过节,收压岁钱等这种物质刺激的形象。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一名小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出传统文化的概念定义。同样,我们在对他们的形象概念的分析时,发现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有的,但是不清晰具体,是不为他们自身察觉的,也是没有人去引导他们的。就判断是否中国传统节日,同学们的回答让人意外。六年级的学生只有20%的同学将节日全部判别清楚,五年级的有30.43%全部回答正确,而四年级的则有31.8%,部分回答正确的六年级学生达75%,五年级学生中有56.52%,四年级则是59.1% 。部分正确的问卷中,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清明和中秋,而端午节则是最少被选择的。之前的韩国对端午节的文化申遗成功事件让不少国民气愤和无奈。大部分人对这种传统节日的不重视才是这场闹剧成功导演的原因。成年人的不重视,更何况乎小孩子?没有社会的正确引导,小孩子也就只能盲目跟从。另外,根据我们对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同学们都知道在五月初五这个节日,但却没有人给他提醒,这是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甚至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屈原这个人,那又怎么会了解屈原的一生,如何理解那段历史文化呢?历史是一个国家乃至我们全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使我们大家了解生活的潜规则,让我们变得聪慧,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最终指引我们走向璀璨的人生——成功。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浅表性。六年级的学生中有将近30%的人错误的理解了端午节的代表风俗,而五年级更是高达60.87%的学生错误地理解了端午节的代表风俗。而当我们对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对古书经典“敬而远之”,爱看或者说看过的学生都是少之又少,许许多多的小学生都受到学校或家长有意无意的影响,认为那些古书经典早已过时,学好科技,跟上潮流才正确。另一方面,有些古书经典比较深奥难懂,没有人引导,小学生难以清晰明白地看下去。学生知道像《千家诗》等,这些古书经典,但是对具体事物的不认识,有时候会阻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小学生应当被正确引导有关古典文章书籍的认识:文言文等古代流传下来的大多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去了解它,仔细品味,不断钻研,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再者,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们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我们看到外国来的可乐汉堡雪糕在小学生中更受欢迎,而传统食品如年糕汤圆粽子等却不大感冒。今天,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西餐厅:麦当劳、肯德基等,而这些西餐厅的主要顾客来源就是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我们的新生一代都更趋向于吃西餐,对于喝早茶品茶点的悠闲自得,恐怕已没有几人记得。纵容他们的正是我们的家长、老师等。试问,有谁在小孩去吃西餐崇尚西方文化的时候,能告诉他们中餐更营养,更有情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都备受呵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家长只要小孩高兴,根本就不会说哪个有营养,更不会注重这么一丝丝小细节。但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细节却十分重要。如果说那是一颗大树,那么细节就是大树底下的土壤,所以,细节决定成败。
  综上所述,小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浅陋以及缺少必要的环境引导,包括认为的和非认为的。我们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改造。例如绝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孔子,并觉得传统节日意义重大,对传统文化还是有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小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各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从我个人的教学感受出发,浅谈我个人偏面的、不成熟的英语教学。  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同学们,当你们听见少数民族用他们的语言讲话时,你们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吗?你们也想学说他们的语言吗?学生回答后,我再问:同学们想学一种国际上最普遍使用的且又有趣的语言吗?它就是英语。  其次,我向学生讲述英语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世界上,英语是使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个性的教学同时,也有不少教师,追求虚伪的美丽,在课堂上故弄玄虚、挖空心思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使语文课变得苍白、肤浅,学生失去兴趣。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实有效。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优势乃至生命。如何发挥实验优势、挖掘实验资源,如何在实验的情景与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趣味性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贯穿中学化学教
期刊
【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我经过八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探究出让学生的书写水平逐步提高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为学校的书写课程探索出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段;写字水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
期刊
高中学生处于探索、确定和进行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是进行生涯发展规划的最佳时期。学习生涯教育对于高中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前进方向,适应未来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涯一词指的是从事某种事业或活动的生活,含有职业之意。生涯的英文为"career",包含经历、履历和职业之意。一般来讲,生涯一词主要侧重在经历之意上,强调过程,而职业则是经历的结果,是水到渠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应使其能体现创新精神,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场所。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小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1 给学生宽松的环境  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创造意识的提高,必须有宽松的环境。教师如果不给学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充满着学习、竞争、创造的知识经济型社会。国际竞争的实质便是科技的竞争,国民创造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指出:我国今后的教育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对此更是责无旁贷。  【关键词】
期刊
课改十年,最大的变革在课堂。从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一言堂,从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满堂问,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尤为重要。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说数学”的方法,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学生通过积极地“说”知识、“思”方法、“辩”疑点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
期刊
【摘要】新课程实施到今天,“个人反思”已成为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实施新课程,不仅提倡教师的个人反思,更应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  “反思”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专用的一个词语,是指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的思索,即指思想的自我运动,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再认识是以不同的时空视点对原有学习经历进行重新思考,运用,抽象,概括,比较,综合,推理等提炼出
期刊
【摘要】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语文新课标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关键词】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设疑;展开联想  1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