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揭秘“乱世佳人”费雯·丽:她有怎样的人生?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雯·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影后,曾凭借经典影片《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一角知名度大增,而她在现实中的生活,也如同她在影片或话剧中演绎的那样一波三折。近日,一部传记作品《费雯·丽:永远的乱世佳人》出版,再次勾勒出昔日这位大明星的人生轨迹,依然令人感叹。
  好莱坞女神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费雯·丽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如果从影响力上来看,《乱世佳人》《魂断蓝桥》都可以算作费雯·丽的代表作。《乱世佳人》则无疑是令她名声大噪的一部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畅销书《飘》。在争取女主人公斯嘉丽一角时,费雯·丽还很年轻,是个名气不大的小演员。几经周折,她见到了《乱世佳人》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
  《费雯·丽:永远的乱世佳人》一书中有如下描述:“就在雷电华电影公司先前拍摄《金刚》中的史诗级场景‘燃烧的亚特兰大’的取景地,大卫·塞尔兹尼克终于和他的斯嘉丽相遇了。他后来一再向人们讲起他们邂逅的那一幕—一晾鸿一瞥,浮生若梦。”
  这个场面流传到现在,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以至于很难让人分清哪个才是事实。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费雯·丽得到了想要的演出机会。连《乱世佳人》原著作者都认为她有足够的魅力饰演这一角色。
  为此,她放弃了很多拍摄计划,拿着比较低的薪水——只是“白瑞德”饰演者克拉克·盖博的一小部分……但费雯·丽无法放弃这个机会,最终还是一头扎了进去。
  拍摄期间,她经常超时工作,强迫自己做到极致。身边人感Ⅱ义“为了这部该死的电影,她快把自己累死了”。—部好的影片,在人物演绎上,常常会让观众觉得,演员就是角色本人,难以替代。费雯·丽也做到了这点。有评论家说,她就是为斯嘉丽这个角色而生的。《乱世佳人》相当成功。《费雯·丽:永远的乱世佳人》里说,第1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该片斩获了十项大奖。费雯·丽则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英国演员。
  自此,她逐渐成为一名国际明星,被誉为“好莱坞女神”。
  生活并不如意
  在銀幕上,费雯·丽演活了斯嘉丽,也诠释了一个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可就像演过的一些角色那样,她在现实中的感情生活十分不如意。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律师霍尔曼,1933年两人生有一女。然而,霍尔曼并不像费雯·丽那样对表演艺术充满兴趣,并且希望妻子能像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主妇一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上。随着费雯·丽声名鹊起,他们在生活中的道路也渐行渐远。
  后来,她在一次观看舞台剧的时候,结识了作为主演的奥利弗,两人相爱了。这段感情颇受指摘,因为当时二者都各自有着家庭。经过一番周折,费雯·丽最终如愿嫁给奥利弗,两人在午夜时分举行了结婚仪式。
  他们曾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其间,她拍摄了《魂断蓝桥》,塑造了一个沉静的芭蕾舞演员形象,沦落风尘后无助地离开人世。这部影片让她的知名度获得空前提高。
  不过,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当红影星,费雯·丽拍的电影很少。《费雯·丽:永远的乱世佳人》一书的策划人靳凌说,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她深爱奥利弗,因为奥利弗倾心于舞台表演,所以费雯·丽为了配合奥利弗,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舞台表演上。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费雯·丽过度地投入角色,导致她很多时候深陷角色的情绪无法自拔,最终精神出现了极大问题——她得了躁郁症。奥利弗曾试图帮助她,却没有太大效果,二人的感情逐渐走向破碎的边缘。
  最终,奥利弗以写信的方式提出离婚。同样筋疲力尽的费雯·丽同意了。二十年的婚姻宣告结束。她对别人说,“我很确信,我再也不会结婚了……但只要我的身体情况允许我继续工作,我就会没事”。此时,还是表演,让她的生活留有一丝希望。而床头,也一直放着一幅奥利弗的照片。
  至情至信
  每一段人生都会有尽头,就像每出戏都会有落幕的时候。1966年,她出演了契诃夫的戏剧《伊万诺夫》,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但第二年老毛病犯了:肺上出现了一块阴影。最终由于精神原因和健康状况恶化,不久便离开人世。
  曾有人说,如果她没有太执着于表演艺术、不那么投入地去塑造每个人物,或者对奥利弗的爱不是那么执拗深入,也许结局会好一些。但这种假设不会成立。费雯·丽表达过这样的意愿: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有两件事我依然会做。一是成为伟大的演员,二是嫁给劳伦斯·奥利弗。可能由于岁月的滤镜,费雯·丽不完美的地方会被多少忽略掉。但靳凌觉得,她的确是一位好演员,在生命最后几年,已是病魔缠身、痛苦度日的状态,但当得知自己曾经登台演出的剧院要被拆除时,依然竭尽全力地保住这种见证历史、承载了众多影迷感情的古老建筑,足见对舞台、表演的热爱。
  “她经历过二战。是一个对自己向往之事和所爱之人都非常执着、并把热情发挥到极致的女性;热爱演艺事业,就全情投入;钟情于奥利弗,就全身心付出。”靳凌如是说,费雯·丽的一生,“都活得至情至性”。
其他文献
2015年,施一公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这一成果被业界称为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  走出象牙塔  施一公说,他前四十年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家立业;义用了十年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地发展生命学科,参与创建了两个学院,扩大了一个学院。而这两件事情,都是为了第三件事情,也是这辈子最大的一件事情——创立西湖大学做准备。  2015年
期刊
1978年冬,21岁的单嘉玖走进故宫,从头学起,成为一名书画修复师,这一千就是40年。如今,她已是我国顶级书画修复师,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在书画修复生涯中,数百幅传世书画经由她的手重现生机,延续寿命。  她的父亲单士元(1907-1998)与故宫的缘分,更是具有传奇色彩,有人将之概括为:“溥仪出宫,单士元进宫”-1924年,清逊帝溥仪出宫,民国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17岁的单士元应聘为“
期刊
黄侃尝说外国书太硬,躺着看不方便翻。一次,他还在课上打了一个比喻,他说:“中国线装书就像穿着舒适的布鞋,而外国书就像是硌脚的皮鞋。”为了更加生动,他还一边说一边表演起来:不用手,两脚互踩把脚上的布鞋脱了,义用脚跟一蹭穿了回去。然后,得意地对坐在前排穿皮鞋的学生说:“你们行不?”  又,“五四”前后,黄侃和胡适同在北京大学任教。黄竭力反对胡所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一次,黄对胡说:“你口口聲声说要推广白话
期刊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唐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据《唐诗纪事》,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是他在参加进士考试时,作的一首诗。其实,这首诗只是半首,为什么呢?因为唐代的进士考试,都要求考生要作一首六韵十二句的古言律诗。  而祖咏却在写完这四句后,就搁笔交卷了。监考官说:“不对呀,我们要的是長律,你怎么才写了四句?年轻人,我看你这四句写得着实不错,还有的是时间,
期刊
清华历史上,有三个有名的单身族。因为他们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孙”字,是以义被称为“清华三孙”。  “三孙”中的老大,是字龙荪的著名哲学家金岳霖。他单身的原因,应该早就家喻户晓了吧——与梁思成一起爱上了林徽因,却终因觉得梁比自己更爱林,竟主动选择了退出,但义心里一直爱着林,是以终生未婚,并跟梁家做了一生的朋友,不仪常是梁家的座上宾,甚至人家夫妻吵架,也会找他去调解。  “三孙”中的老二,是清华物理系的
期刊
日前,袖珍计算器发明者之一、自学成才的电气工程师杰里·梅里曼在美国达拉斯去世,享年86岁。据杰里·梅里曼妻子菲莉丝·梅里曼表示,梅里曼的死因是心脏及肾衰竭。此前他就因为安装心脏起搏器出现了并发症,从去年12月底开始住院。  掀起了一场电子革命  1965年,也就是杰里·梅里曼在未获大学文凭的情况下加入得克萨斯州仪器公司两年后,该公司指定他和另两名工程师研发一款可随身携带的计算器。  不到3天,他就
期刊
相对于声称不会做饭却没被饿死的人来讲,会做饭跟会吃饭一样,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这些年来,流行把什么东西都生拉硬拽提升到文化层面上来,食色性也均未免雅。例如去饭馆吃饭,菜系的抉择及点菜时的甄别均是一件考智商、赛学问的事。我是东北人,去东北菜馆吃饭点菜时顺理成章地便会被朋友们拥戴成“资深东北菜代言人”。说实话,菜谱在手一片茫然,大多数菜名我以前在东北闻所未闻。当然,等有些做得了的菜摆在眼前,定睛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是一所中医特色明显,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健康咨询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目前承担着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付国兵说:“我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推拿事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见证了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的成立与发展,也对推拿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回想起当
期刊
近日,记者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见到了湟中堆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应菊。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宽敞的展示厅中间,58岁的乔应菊掀开了一块长长的红布,“这一幅作品是《唐蓄古道》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分迎亲、文成公主和松赞千布见面和送亲三部分,我和徒弟三个多月才完成。”  说着只见长达数米的蓝色卷轴上,一幅色彩艳丽、生动立体的和亲画面展现眼前:身披
期刊
谈恋爱那会儿,有一种女孩我是敬而远之的,说自己不会做饭的那种。  我不相信有人不会做饭。不对,可能也有,但那只能是大富之家的小姐、公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那样的人,我是接触不到的。我能接触到的都是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你说你不会做饭,你跟我装什么装!这谎你撒得有意思吗?也许你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谎言,在我面前树立一个你的“高贵”形象,从而使我自卑起来,在将来与你的交往中,任由你对我颐指气使?但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