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后三种避孕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当代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及宫内放置节育器和使用阴茎套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并自愿术后口服避孕药的65例女性列为屈螺酮炔雌醇片组,术后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的69例作为IUD组,术后选择男式阴茎套避孕的58例为避孕套组。随访6个月,观察3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转经时间、术后月经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3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出血时间相比较,屈螺酮炔雌醇片组和避孕套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IUD组(P〈0.05);3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的比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ORI)在不同时间点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冬凌卓甲豢作用于T24细胞,利用酶标仪在不同时间点(λ=570nm)测定
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72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3小时为主诉于2008-06—22入我院外科病房。既往有阑尾炎病史三年,腰问盘突出病史一年。查体:全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压痛阳性,反跳
绿色瘤也称原粒细胞瘤或粒细胞肉瘤,是白血病细胞聚集而形成的局部包块,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易造成误
为研究分布式轮边驱动系统垂向动力学特性,结合具体的悬架结构形式建立了1/4悬架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动力学方程,结合实际参数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分布式驱动悬架系统簧下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乳腺癌CR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