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极其对策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逐渐渗透到各大高校,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其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   负面影响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 因此,高校应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增强大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历史虚无主义”,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1] 从理论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石进而肆意扭曲、抹黑、解释历史现象的错误思潮。从实践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学术研究为幌子,通过对历史人物翻案否定中国近现代史、否定党史。从根本上看,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反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的、尤其是历史学的旗号,在研究方法上是根本错误和极其混乱的,它不是任何一种学术思潮,而是伪科学。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侵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用错误言论误导大学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是人民精神的依托和行动的指南。[2]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来,不断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自觉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但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向高校慢慢渗透,向大学生灌输扭曲的历史,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发表一些不负责任、歪曲事实的言论,企图将中国列入资本主义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部分学生对党和国家失去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2、削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则坚持认为我国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之前应该先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等到时機成熟再进入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无视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抨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开历史倒车,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更有甚者宣扬我国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否定。历史虚无主义还大肆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自由、平等,避而不谈其弊端,对于这种错误的思潮,如果不能正本清源,历史虚无主义就会占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学生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的主力军,如果在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侵蚀下悲观丧气,就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失去信心。
  3、扰乱大学生对历史客观性的判断
  历史虚无主义脱离了历史发展的根本事实及具体实践,这是它的本质特征。这违背了马克思所指出的“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3]历史虚无主义妄图通过贬低、否认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积极意义,抹黑中华民族历史和英雄,错误评价历史伟人和革命先烈,诋毁中共党史和领导人,否定历史、否定英雄。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将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归咎于党的执政能力,对于部分缺少成熟理智判断力且思想又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难辨是非。这样不仅使大学生对党治国理政产生怀疑,还会产生错误的历史观。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负面影响的对策
  高校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阵地堡垒,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加强理论教育,树立正确史观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隔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4]一方面,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正确认识历史,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国史教育,使他们辩证看待我们党成立以来的曲折进程、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强化实践育人,培养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调查,实现学思结合,运用所学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形势,加深国情认识,培养理性思维,树立家国情怀。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在实践中求真知、练真行,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搭建网络平台,弘扬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5]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健全舆论常态监测机制,屏蔽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敢于和歪风邪气说不,净化校园风气。另一方面,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不断挖掘高校优秀人物、典型事例,发挥当代大学生榜样的力量,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传播,通过弘扬正能量,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首吉,杨源新,孙志武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名词术语辞典 ,济南出版社,2000.
  [2]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学校的“初中生学习动力机制研究”省级课题组安排我承担其子课题“个人兴趣、个人经历、个人交往对学习动力的影响”的主持人,凭着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厚爱,我欣然应允。回顾几年的探讨与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因越来越清晰: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丰富多彩的个人经历,来自于丰满广泛的兴趣,来自于丰盈广博的与人交往之中。因此,就子课题的主旨,简略地从三个方面作个小结。  1、个
期刊
摘要:快乐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在体育中渗透快乐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体育学习中掌握体育技能,激发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快乐体育教学的概念、特点;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及原则;提出了提高快乐体育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思想;体育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越来越受到重
期刊
摘要:时事热点是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要重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向,将政治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对时事热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及研究。但是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一部分教师直接以简单理论知识的说教为主体,无视时事热点的分析,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和认知相对比较浅显,难以充分的体现这一知识板块教学的实质作用及优势。对此
期刊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质是指需要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关键的能力和品格。目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各个学校、各个学科、各个课堂中生根发芽。高中体育作为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体育教师首先树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根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完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需要在教学实践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社会及各个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实际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实实用性原则,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为主要教学目标。经管类是每个高职院校中重要的专业构成,因此,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深入探析开展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凸显文化育人的功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管类;文化育人  引言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通常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制
期刊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出符合教材教学内容的情境,以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口为此,笔者在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教学  初中新课标中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进行文化方面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且这个时期属于关键的成长阶段。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中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免学生思想出现问题。本文阐述了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并且提出了几点激励策略的
期刊
摘要:学生骨干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民办院校这种特殊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要明确学生骨干群体的特质和总体培养目标,规范设置各类学生群体及部门的构成与管理权限,从而建立科学、严谨的培养模式和机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打造坚实、可靠的学生骨干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民办院校;学生骨干;培养  一、民办院校的学生概况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很多院校都放
期刊
摘要:道德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学习到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正确的认识,对于青少年的在以后的成长与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较为重要的督促作用,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成才之路,能够有效的帮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的这种教育制度下,初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的担当引路人的角色。那么初
期刊
当今时代,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时代,但作为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大多数受到来自边远山区,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父母外出务工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养成都有待提高。以2019年文山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例:参考总人数50643人,总分220分以下的学生有9454人。连同300分以下的学生累加起来有18801人之众,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也就说明将近两万的学生未达到总分600分的一半分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