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方法论r——重读毛泽东同志《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启示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发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不仅强调了学习研究党史的重要意义,而且给出了学习研究党史的主要方法.《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启示我们:党史学习不仅要做到全面系统,而且要做到历史辩证;既要做到中外贯通,坚持以我为主、以中国为主,贯通中国和外国、己方和彼方来学习研究党史,又要做到史论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和党的发展深度融合,以提升理论水平、推动党史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的艺术,形成了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因此,西方的画家在艺术创作方法上就更偏向再现性;而中国自古遵循意向性思维和主题相结合的艺术思维,所以具有诗性文化的中国艺术更偏向于表现性.故此,以米勒和罗中立为例,分析两人在创作方法上的不同.
《庐山图》是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绝笔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庐山图》中,张大千运用泼墨泼彩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庐山的磅礴气势.探讨《庐山图》如何通过理艺合一展现天人之境,并结合对作品《庐山图》的赏析,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与美学技艺.
随着中国美术的发展进步,很多画家都会在绘画作品中加入符号进行自己的创作,或者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特殊艺术符号,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画家也在不断突破自我,试图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加入最能体现自身艺术特征的符号化语言.通过分析当代美术作品中的符号化现象,以岳敏君的油画作品为例,探析绘画作品中的符号化语言.
张仃拥有艺术实践者与艺术批评家的双重身份.作为艺术实践者,他先后涉及国画、漫画、年画、宣传画、壁画、设计和艺术教育等领域,他用现代主义绘画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情和民间风格的艺术作品,即“毕加索加城隍庙”的彩墨装饰画,同时,所进行的焦墨山水画实验创作,独具创新.他把审美风格扎根在民间,积极介入时代,反映生活.在艺术批评领域,张仃先后参与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问题大讨论”“80年代的中国画穷途末日论”“90年代的笔墨之争”三次讨论,为中国画的发展探寻出路.
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绘画的理论技法在六朝时期达到了时代巅峰.其中,画分疏密二体,是六朝以来绘画领域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语言.“所谓疏、密二体,就是指人物画造型中线条构成的疏密程度.”以顾恺之《女史箴图》为例,可以感受六朝时期密体画的艺术风格.
印象派绘画引发了色彩的解放,后印象派则是在印象派的写生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毕沙罗和塞尚的绘画作品为例,从观看方式、形体构成、色彩构成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更加清晰地探讨塞尚的艺术语言构成.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借助超现实的画面形式和视觉表现,展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思想,他的作品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差异化解读.通过对达利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达利的绘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壁画由东壁、西壁和北壁三部分组成,是金代壁画中的经典之作.这些壁画精致细腻,色调统一,有“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之称.通过对壁画空间布局、色彩技法与风格的研究,探究其所具有的特定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