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北京纪事》“北京精神”专栏宣讲会召开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北京精神”,1月11日,北京纪事杂志社召开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北京纪事》“北京精神”专栏宣讲会。
  《北京纪事》于2012年特别开辟了 “北京精神”专栏,通过对具备“北京精神”的事件、个人和群体的生动展现,弘扬了城市文化和北京人对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追求。
  宣讲会上,邀请了征文的主人公来到现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了生动的注解。《北京纪事》“北京精神”栏目的作者和近百名来宾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
其他文献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这篇《筝赋》乃汉魏时期建安七子阮所作,但道这筝的种种好处,赞筝为众乐之冠,其声合乎天地。第一次见到张晓红老师,便让我觉得阮当年所赋绝非虚言。张老师谈吐温雅、待人谦和,于喧嚣浮躁的大世界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委婉不失率真,平易而不平凡。想到张老师与古筝为伴三十余年,古筝一定给予了她很多很多……  “小红花”结缘古筝
期刊
赵燕侠这个名字充满传奇,85岁的她度过了80年的京剧舞台生活。她在继承荀派艺术的基础上,“出荀入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被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称为“赵派”。  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的四个剧团和原马、谭、张、裘、赵领衔的北京京剧团合并为北京京剧院,因此,梅、程、荀、尚和马、谭、张、裘、赵九位老团长被称为北京京剧院的奠基人,他们首创的九大流派也就形成了北京京剧艺术的主体风格。这
期刊
1932年11月,鲁迅赴北平探望母亲期间,分别应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之邀,发表了著名的“北平五讲”:在北京大学讲《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在辅仁大学讲《今春的两种感想》(以上均为11月22日),在女子文理学院讲《革命文学与遵命文学》(24日),在师范大学讲《再论“第三种人”》(27日),在中国大学讲《文艺与武力》(28日)。前两篇经鲁迅修改,收入《集外集拾遗》,其
期刊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市私立艺培戏曲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市戏曲学校。著名表演艺术家郝寿臣、马连良、孙毓敏等曾任学校校长。2002年12月,学院成立,正式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学院合并,充实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60年来,几代艺术家辛勤耕耘,为学院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从单一的戏曲专业发展到京剧、地方戏曲、音乐
期刊
他原是《人民画报》副总编辑,研究瑞典文学的专家,翻译出版的瑞典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多次获得瑞典文学院、瑞典作协的翻译奖。他荣获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鲁迅文学(翻译)奖。他是国内比较熟悉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之一,他和诺贝尔文学奖资深评委、汉学家马悦然私谊甚笃。他便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李之义先生。  专注翻译,甘于清贫  1940年,之义先生出生于京郊昌平一个贫寒农家,1961年考取北京外语学院瑞典文
期刊
前一段时间本人组织几个好友家庭聚会,上有60多岁的父辈长者,下有我那刚蹒跚学步的宝贝儿子,老老少少近20个人,如约相聚“祖母的厨房”。选择来这里,我是有底气的。交通方便自不必说;初闻店名,有些不知所云;大家平时遍尝中餐,偶尔换个口味,普遍欢迎;家庭式的氛围正是我们一行所需要的感觉。新、奇、特,味、感、意,全部搞定!  世界烹饪界公认有三大主流风味流派:中餐、西餐、清真餐,广泛代表这三大派的分别是中
期刊
2012年底,北京京剧院和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举办了赵燕侠舞台生活80年的庆祝活动,她的艺术传人在长安大戏院连续演出了赵派经典剧目《白蛇传》《花田八错》《潇湘夜雨》和《沙家浜》,发行了大型画册《赵燕侠》、《赵燕侠唱片专辑》和传记《自成一派赵燕侠》。今年元月14日,北京京剧院为剧院九大流派的奠基人塑像揭幕,赵燕侠的塑像作为唯一的健在者和唯一的女性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张
期刊
孙毓敏身着一袭中式对襟红衫,衬得气色甚佳,袖口处露出一截纤细的手腕,手指上的两枚戒指流光闪烁。她总是精心装扮着自己,无论在何种场合相逢,她都如今天这般神采奕奕。那宛若银铃般脆生生的音质让人忽略了她的年龄。风趣、直爽、快人快语,这是孙毓敏身上最显著的特征。恍惚间,笔者似乎又看到了舞台上那个精灵古怪的红娘。  曾经红极一时的荀派名旦孙毓敏,如今有着长长的一串头衔——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
期刊
鲁迅与爱罗先珂的合影一共三张。一张是1922年5月23日在北京世界语学会的合影。另两张是1923年4月中旬为欢送爱罗先珂回国所拍摄。  爱罗先珂(1889~1952),诗人,童话作家,出身于乌克兰一户农民家庭,幼年因患麻疹而失明,曾在莫斯科盲童学校学习,凭借自己的勤奋和音乐天赋,靠弹唱有些积蓄,在国际世界语协会的帮助下,转赴伦敦皇家盲人师范学校学习。25岁离开俄罗斯,先后在暹罗(今泰国)、缅甸、印
期刊
有一位画家,舒乙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持之以恒和慢工出细活……还得益于他能博采众长,而不拘于一支一流。看他的作品能隐约地感到他是踏着许多前人大师的脚印在前行,而又不刻意地专习某一家,把自己框在某个专门的技法里,从而进入了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有了一种自如飘洒和活泼轻松的灵气……他的作品颇有美感,好看,不怪诞,绝不让人不懂,同时又不乖巧,不俗,不落匠气,有一种从容大气的魄力。”  他
期刊